在“百萬(wan) 青年看祖國”研學活動中,港澳青少年在位於(yu) 湖北武漢的中國建築科技館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 杜子璿攝
“這次的交流讓我感到十分幸福,和內(nei) 地大學生互動氛圍很輕鬆,我也從(cong) 他們(men) 身上學到了很多。”在近日舉(ju) 辦的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中,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高一學生黃廣慧說。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在活動啟動式上,黃廣慧與(yu) 浙江的大學生夥(huo) 伴特意準備了名為(wei) 《追尋》的節目,在樂(le) 聲中共同追尋先輩足跡,抒發愛國情懷。近千名港澳青年隨即攜手內(nei) 地青年前往浙江多地參訪交流,由此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wan) 千氣象。
趁著暑期,眾(zhong) 多港澳青年學子紛紛走進內(nei) 地,投入參訪、研學、實習(xi) 等交流活動,在深入了解祖國曆史文化、現實國情的過程中厚植家國情懷,收獲成長進步。
了解祖國發展變化
“本次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動,共有香港15所中學的學生參與(yu) 其中,主要目的就是親(qin) 身體(ti) 驗祖國發展、與(yu) 內(nei) 地青年結下友誼,並以此為(wei) 起點,多來內(nei) 地開展交流。”香港浙江省同鄉(xiang) 會(hui) 聯合會(hui) 會(hui) 長詹洪良說。
在幾天的活動中,港澳青年學子分赴浙江省9個(ge) 市,感受祖國大好河山,領略“詩畫江南”的文化底蘊。有人不禁感歎,從(cong) 前在課本中學到的內(nei) 容,此刻在眼前生動展現,讓他們(men) 領悟到“讀萬(wan) 卷書(shu) ”和“行萬(wan) 裏路”相結合的意義(yi) 。
在近日舉(ju) 辦的第27屆“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活動中,港澳青年在8天營期內(nei) ,於(yu) 北京和山西兩(liang) 地參訪知名企業(ye) 、遊覽風景名勝、聆聽主題講座。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hui) 總幹事蘇祉祺說,交流營活動跨越香港回歸祖國的27載春秋,是一項影響深遠的青年教育活動。他勉勵營員要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複興(xing) 貢獻力量。
“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始辦於(yu) 1994年,是教育部對港澳教育交流的重點項目。截至去年,共吸引來自內(nei) 地、香港和澳門的6500餘(yu) 名青年學子參加,其中港澳學生達3800餘(yu) 名。
在中國法學會(hui) 主辦的2024年“港澳與(yu) 內(nei) 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中,近60名來自港澳的法學專(zhuan) 業(ye) 學生和青年律師,在北京和南京兩(liang) 地與(yu) 內(nei) 地青年切磋交流。參與(yu) 其中的港澳學生紛紛表示,他們(men) 希望通過這次交流周活動,借鑒彼此經驗,努力提升自己,為(wei) 祖國法治建設和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奮鬥。
領略中華文化魅力
乘坐“光穀光子號”空軌列車領略現代科技魅力、把玩鬥栱積木感受中國古代建築智慧……“百萬(wan) 青年看祖國——2024港澳青少年荊楚行研學專(zhuan) 列團”近日來到湖北武漢,近400名來自香港、澳門、深圳的青少年自此展開12天內(nei) 地研學之旅。
“之前隻看到過空軌列車的模型,這是我頭一回搭乘,覺得非常炫酷!”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學校初二香港學生蘭(lan) 天說,這是他第二次參與(yu) 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wei) “尋龍之旅”,他期待多多學習(xi) 深厚的中國曆史文化,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我媽媽是北京人,爸爸是香港人,所以我幾乎每一年都會(hui) 來一次北京。這次和其他香港青少年一起來到北京參加活動,我也給他們(men) 推薦了故宮等景點,希望他們(men) 可以多了解祖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參加“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京滬之行”的香港小學生舒子謙說。
從(cong) 7月持續到10月的2024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中,多批港澳學生先後來到廣東(dong) 廣州研學交流,體(ti) 驗當地非遺傳(chuan) 承、城市風貌和科技創新,感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盛夏時節的秦淮河畔,2024香港青少年南京曆史及傳(chuan) 統文化研學活動也如約而至,近百名來自香港的青少年走進南京中國科舉(ju) 博物館、江南貢院,動手體(ti) 驗剪紙、中國結等非遺項目,開啟曆史文化樂(le) 學之旅。
交流帶來進步,也讓港澳學子與(yu) 內(nei) 地青少年結為(wei) 夥(huo) 伴。“我覺得此次交流活動的最大意義(yi) ,就是讓香港青少年運動員有機會(hui) 走出香港,和內(nei) 地不同地方的人進行交流比賽並成為(wei) 朋友。”在近日舉(ju) 辦的2024年香港青少年體(ti) 育交流團(江西行)活動中,交流團學生組長彭順傑說。
開啟職場沉浸體(ti) 驗
國家發展為(wei) 港澳青年提供成就理想的黃金機遇,暑期實習(xi) 讓他們(men) 親(qin) 身體(ti) 驗內(nei) 地工作環境和成長空間,為(wei) 自己的未來賦予更多可能。
今年暑假,上千名香港學生參加了“百萬(wan) 青年看祖國——香港學生內(nei) 地實習(xi) 千人計劃2024”,他們(men) 分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合肥、佛山、無錫8個(ge) 城市的政府部門及企業(ye) ,投入近2個(ge) 月的工作實踐。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李梓軒說,自己去年在上海交通銀行實習(xi) 時,了解到內(nei) 地的金融行業(ye) 及綠色產(chan) 業(ye) 政策,今年繼續報名參加,希望在政策性崗位上獲得新的視角和經驗,增強投身公共服務的決(jue) 心。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提速,越來越多港澳學生也選擇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一展身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近450名港澳青年學生,近日在廣州開啟為(wei) 期6周的實習(xi) 生活,他們(men) 來到當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央企民企等,進行了職場沉浸式體(ti) 驗。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不少港澳青年也投去關(guan) 注的目光。“今年報名參加實習(xi) 的港澳本地高校學生及在內(nei) 地就讀的港澳籍學生人數較去年翻一倍,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比例約為(wei) 30%。”在介紹2024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港澳大學生暑期實習(xi) 情況時,海南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服務中心招商運營總監吳坤仲說。
在四川大學就讀的澳門學生黃怡禎進入三亞(ya) 崖州灣科技城一家企業(ye) 實習(xi) ,在她看來,這次實習(xi) 不僅(jin) 是職場生活初嚐試,更是深入了解國家發展戰略、體(ti) 驗不同地域文化、增進瓊港澳青年交流的寶貴機會(hui) 。她希望在招商政策、人才引進等方麵深入學習(xi) ,並將掌握的新媒體(ti) 技能應用在實習(xi) 中,幫助企業(ye) 招商引資。“我對海南自貿港未來的發展十分好奇,今年剛好本科畢業(ye) ,希望能在海南尋到發展機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吳欣怡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