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7月29日電(記者徐鵬航、王君寶)“您的座位在這邊。”“您需要幫助隨時找我。”……在巴黎奧運會(hui) 的射箭比賽看台,一位身穿綠色誌願者服裝的中國姑娘在烈日下,時而用中文,時而用英語,時而又用法語解答著觀眾(zhong) 的疑問。
這位“00後”姑娘叫任警怡,來自中國四川,目前在法國裏爾讀研究生。兩(liang) 年前,她作為(wei) 誌願者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兩(liang) 年後,她在巴黎再次成為(wei) 一名奧運會(hui) 誌願者。從(cong) 冬季到夏季,變化的是地點、溫度和季節,不變的是初心。
7月28日,誌願者任警怡在巴黎奧運會(hui) 射箭項目場館外的射箭體(ti) 驗項目旁。(受訪者供圖)
“我就是比較喜歡幫助別人,也願意交朋友,所以看到巴黎奧運會(hui) 招募誌願者,就毫不猶豫報名了。”任警怡說,北京冬奧會(hui) 的經曆讓她結交了許多好友,那段回憶很美好。
不過這次在巴黎,中午的高溫給了任警怡“當頭一棒”。“按照排班,我的工作一般持續上午5個(ge) 小時,或者下午6個(ge) 小時,幾乎都能趕上最熱的中午。”任警怡口中最熱的中午,可謂是射箭賽場的“特色”,在毫無遮擋的看台,太陽可以將座椅和欄杆曬到燙手,而她需要站在看台上數小時。
“雖然擦了防曬霜,但是會(hui) 一直流汗,不過相比辛苦,還是收獲更多。”任警怡介紹,成為(wei) 奧運會(hui) 誌願者需要犧牲一些個(ge) 人時間和安排,但也可以讓她從(cong) 不同角度參與(yu) 奧運會(hui) ,並且在為(wei) 他人提供幫助的過程中收獲快樂(le) 。
“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我的同事大多是中國人,而在巴黎奧運會(hui) ,我要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事一起工作,不僅(jin) 可以了解別人的文化,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她說,“我們(men) 多數時候和觀眾(zhong) 說法語和英語,他們(men) 也不會(hui) 在意我來自哪裏,但是一旦知道了,就會(hui) 問我許多關(guan) 於(yu) 中國食物和文化的問題,能感覺到他們(men) 很希望了解中國。”
7月28日,中國誌願者任警怡(左一)和韓國誌願者(左二)、日本誌願者(右一)在巴黎奧運會(hui) 射箭項目場地。(受訪者供圖)
笑容甜美、熱情周到,任警怡的工作得到了周圍人的好評,也讓很多人記住了看台上的這位中國姑娘。
在任警怡眼中,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中國元素出現在奧運賽場,從(cong) 雲(yun) 服務到特色商品的生產(chan) ,中國元素深入奧運會(hui) 多個(ge) 方麵,當然也包括她自己。
“我很喜歡法國,所以本科選擇了法語專(zhuan) 業(ye) ,現在來到法國讀研究生,也是因為(wei) 想更多了解這裏。我知道交流的重要性,所以之後若有機會(hui) ,我還會(hui) 去不同賽場當誌願者,去感受不同文化,當然也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她說。
結束誌願者工作後,任警怡將回到裏爾繼續研究生學習(xi) 。“畢業(ye) 後,我計劃回國,希望回去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架起中法人民之間交流的橋梁。”她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