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福建三明推進“中國稻種基地”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7-31 09:2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明7月30日電 (記者 雷朝良)眼下,正是雜交水稻製種晚製的插秧時節。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製種農(nong) 戶們(men) 以“人機協作”的方式先後將稻種的父本和母本秧苗插在稻田裏。不一會(hui) 兒(er) ,秧苗整齊挺立,一整片農(nong) 田在綠水青山間生機勃發。

  圖為(wei) 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萬(wan) 畝(mu) 製種基地。雷朝良 攝

  三明市地處福建中北部,是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chan) 第一大市,雜交水稻製種至今已近50年。近年來,三明市每年生產(chan) 水稻種子組合700多個(ge) ,被譽為(wei) “兩(liang) 係雜交水稻製種樂(le) 園”。

  三明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夏祖奎介紹,2023年三明全市雜交水稻製種麵積34.6萬(wan) 畝(mu) 、產(chan) 量7萬(wan) 噸,2024年製種麵積超過35萬(wan) 畝(mu) 。培育了建寧、泰寧、寧化、尤溪4個(ge) 國家級製種大縣,生產(chan) 的水稻種子除滿足本省需求外,95%銷往南方各稻區和越南、泰國、菲律賓、老撾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

  建寧縣是三明種業(ye) 龍頭縣,當地開始雜交水稻製種可以追溯到1976年。去年1月,建寧縣以雜交水稻製種為(wei) 主導創建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認定為(wei) 第五批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今年收成有望實現500斤一畝(mu) 。”有著30多年製種經驗的楓元村村民鄭春華是建寧有名的製種大戶。今年製種80多畝(mu) 的他,剛剛完成稻種早製的收割和晚製的插秧。鄭春華說,當地製種采用訂單化模式,不愁銷路,並實現了從(cong) 播種、插秧、施肥到收割全程機械化。按鄭春華所說7.5元/斤收購價(jia) 計算,他今年可實現收入超30萬(wan) 元。“夫妻倆(lia) 靠製種已經把兩(liang) 個(ge) 小孩培養(yang) 出去,在建寧縣城買(mai) 房安家了。”

  圖為(wei) 三明水稻種子在收割中。陳震 攝

  立足種業(ye) 發展實際,三明市通過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要素保障、做長產(chan) 業(ye) 鏈條、築牢產(chan) 業(ye) 根基,構建起中國稻種基地建設的“四梁八柱”,全力推動種業(ye) 高質量發展。當地通過引智聚力,已建成福瑞華安種業(ye) 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等6個(ge) 院士工作站,累計培養(yang) 種業(ye) 科研、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640餘(yu) 人。全市累計360多個(ge) 水稻新品種(組合)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其中多個(ge) 品種獲全國優(you) 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

  7月26日,在中糧·建寧糧食產(chan) 業(ye) 融合示範園,先正達集團中國水稻種子供應鏈創新中心各生產(chan) 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工廠加工儲(chu) 運總監楊永堅介紹:“目前,3條生產(chan) 線12台包裝機已全部投入使用,可以保證每天100噸至120噸的生產(chan) 加工發貨。”

  2021年,先正達集團中國與(yu) 建寧縣開展縣企共建,投資1.65億(yi) 元打造世界一流水稻種子供應鏈創新中心。該中心占地64.7畝(mu) ,建設6噸每小時水稻種子加工生產(chan) 線3條,采用先進的種子烘幹、熏蒸、精選、自動包裝和智能化立體(ti) 倉(cang) 儲(chu) 等設備,保障水稻種子從(cong) 田間到工廠的無縫銜接,實現年水稻種子加工能力1000萬(wan) 公斤,年種子倉(cang) 儲(chu) 能力300萬(wan) 公斤。

  良好的製種產(chan) 業(ye) 土壤為(wei) 三明吸引了隆平高科、荃銀高科、中種集團等130多家種業(ye) 企業(ye) 在這裏建立穩定的種子生產(chan) 基地。同時,通過實施企業(ye) 培優(you) 、聯合育種、品種獎補等扶持措施,已培育國家級育繁推一體(ti) 化企業(ye) 1家,省級育繁推一體(ti) 化企業(ye) 2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ye) 8家,重點農(nong) 作物種子企業(ye) 5家。

  在做大基地規模方麵,三明市充分發揮雜交水稻製種天然隔離地理優(you) 勢和製種人員技術優(you) 勢,推動基地規模化生產(chan) 。全市11個(ge) 縣(市、區)雜交水稻製種麵積由2015年的16.5萬(wan) 畝(mu) 增至2023年的34.6萬(wan) 畝(mu) ,增幅達109.7%。培育製種麵積超過2萬(wan) 畝(mu) (國家級製種大縣標準)的製種縣7個(ge) (建寧、泰寧、寧化、尤溪、將樂(le) 、沙縣、明溪),萬(wan) 畝(mu) 製種大鄉(xiang) 鎮8個(ge) 、千畝(mu) 製種村94個(ge) 。

  在培育製種主體(ti) 方麵,三明市探索出“整村推進”“村企合作”“公司+農(nong) 戶”等模式,截至目前,共培育專(zhuan) 業(ye) 化製種企業(ye) 27家、製種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14家,製種受托人400多人,製種產(chan) 業(ye) 每年為(wei) 製種農(nong) 戶帶來7.2億(yi) 元的純收入,起到了助農(nong) 增收的作用。(完)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