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新疆】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
“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在我的血液中,無論我走到哪裏都不會(hui) 忘記。這一路走來,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豐(feng) 富多彩、源遠流長,看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的安定美好。”7月26日,在2024“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新疆營閉營儀(yi) 式上,土耳其華裔杜梓瑞戀戀不舍地說。
7月20日,營員們(men) 在烏(wu) 魯木齊文化中心參觀遊覽時合影留念。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攝
7月18日至7月26日,來自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加拿大、西班牙、美國、荷蘭(lan) 等7國的56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領隊老師齊聚新疆,他們(men) 走進烏(wu) 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市及塔城地區,領略中國新疆山水之美,感受曆史人文之韻。
新疆是個(ge) 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色秀麗(li) 的地方
“通過這些珍貴的文物,我們(men) 了解到許多關(guan) 於(yu) 新疆的曆史知識,新疆一直以來在中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哈薩克斯坦華裔沙木哈爾·賽裏克說。
7月19日,在新疆博物館,營員們(men) 看到了先秦時期石器、漢代司禾府印、尼雅遺址出土織錦……一件件展品,講述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新疆景色美麗(li) ,我期待已久。”7月22日,營員們(men) 來到天山天池風景區遊覽觀光。聽著天池美麗(li) 的傳(chuan) 說,欣賞美麗(li) 景色,他們(men) 被人文之韻吸引,被自然之美折服,不時拍照留念。
“天山天池秀麗(li) 溫婉,碧水藍天相互掩映,真的很漂亮。”7月23日,在吐魯番火焰山景區遊覽時,土耳其華裔王梓伊分享了這幾天遊覽新疆自然風光的感受,“吐魯番給人的感覺和天池迥然不同,這裏驕陽似火。新疆景色的秀美雄奇,讓我震撼。”
7月23日,在吐魯番市高昌區火焰山景區,營員們(men) 跟隨解說員了解火焰山的地形地貌。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攝
荷蘭(lan) 華裔葉鵬也有同感。這次吐魯番之旅,他看到了人們(men) 在幹旱的土地上建設美麗(li) 的葡萄溝,參觀了極具勞動人民智慧的坎兒(er) 井,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努力。“有機會(hui) 還要再來一次。”葉鵬說。
新疆是個(ge) 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繁榮的地方
“烏(wu) 魯木齊高樓林立、大路縱橫,這是多少代人努力的成果。”7月20日,營員們(men) 走進烏(wu) 魯木齊文化中心規劃館參觀,當展廳裏巨大的烏(wu) 魯木齊市城市建設沙盤亮起時,大家紛紛為(wei) 新疆的快速發展點讚。
7月24日,營員們(men) 走進額敏縣的田園村鎮,深入鄉(xiang) 村企業(ye) ,了解當地居民真實的生活情況。喀拉也木勒鎮的花毯小鎮在保持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保護性開發,給當地群眾(zhong) 帶來實惠。在甘泉村花海無動力樂(le) 園,營員們(men) 嬉戲打鬧,展露孩子們(men) 的天性。
曾經來過新疆的土耳其營領隊老師楊維佳感慨,沒想到現在新疆經濟發展得這麽(me) 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我們(men) 感受到了人們(men) 的熱情好客,感受到了他們(men) 生活的幸福。”
7月25日,營員們(men) 在塔城市手風琴博物館參觀遊覽。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攝
“聽到琴聲,讓我想起爺爺拉手風琴、媽媽跳舞的場景。”7月25日,營員們(men) 來到塔城市的手風琴博物館參觀,來自土耳其的華裔力強跟隨手風琴表演老師的音樂(le) 旋律,翩翩起舞。力強說,音樂(le) 是沒有國界的,希望中國和土耳其的友誼就像這悠揚輕快的琴聲美好綿長。
“在塔城,我品嚐到了風味獨特的塔塔爾族糕點,更體(ti) 會(hui) 到了民族傳(chuan) 統手藝的傳(chuan) 承。”哈薩克斯坦華裔迪麗(li) 娜孜說,這是一次精彩難忘的旅行。
“新疆少數民族樂(le) 器門類如此多,讓人大開眼界。”西班牙華裔林永祺說,新疆的音樂(le) 和舞蹈展現了這裏的人民熱愛生活的精神麵貌,展示了他們(men) 幸福祥和的生活狀態。
7月26日,營員們(men) 走進塔城市第四中學,與(yu) 各族學生共同體(ti) 驗紮染、剪紙、水墨畫等傳(chuan) 統技藝。
“希望能和這裏的孩子成為(wei) 好朋友,互相學習(xi) 、互相進步。”西班牙華裔金濤說。
新疆是各民族和諧共處、其樂(le) 融融的地方
逛大巴紮、品嚐特色糕點,營員們(men) 在生活中、在煙火氣中感受新疆各民族的和諧相處、其樂(le) 融融。
“大街上人來人往,我看到很多外國遊客操著滿是‘洋味’的中文和商戶討價(jia) 還價(jia) ,很有趣。”7月21日,在新疆國際大巴紮,加拿大華裔劉家希高興(xing) 地向同伴展示手中精致漂亮的羊毛毯,這是她此次搜羅到的“寶貝”之一。
劉家希說大巴紮建築風格獨特,商品琳琅滿目,但最吸引她的還是特色民族歌舞表演和非遺技藝展示,這讓人能深入了解新疆的文化習(xi) 俗,沉浸式體(ti) 驗新疆的獨特魅力。“用一個(ge) 詞形容,就是和諧融洽,感覺大家都很享受這種氛圍。”劉家希說。
7月26日,營員們(men) 走進塔城市第四中學,與(yu) 塔城各族學生互動交流。圖為(wei) 營員們(men) 一起唱歌。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司路路攝
“這次尋根之旅,我們(men) 一路走一路看,看到了祖輩們(men) 曾經生活的家園,讓我知道自己從(cong) 何處來,我身體(ti) 裏流淌的文化血脈根源於(yu) 中國,希望自己能成為(wei) 中外交流的使者,把中華文化傳(chuan) 播到世界各地。”西班牙華裔金傑說。
“在新疆,我看到了各族人民和諧共處、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場景。”美國華裔劉天放說,這與(yu) 我之前聽到的聲音不同,“我會(hui) 把此行所見所聞告訴身邊的人,讓他們(men) 聽到真實的新疆聲音,了解到真實的新疆故事。”
“尋根溯源,華裔青少年們(men) 和新疆各民族同胞,同根同源都是華夏兒(er) 女。”回顧這次新疆之旅,荷蘭(lan) 營領隊老師、荷蘭(lan) 烏(wu) 特勒支中文學校中文教師徐誼梅說,優(you) 秀的中華文化依然是海外華僑(qiao) 華裔不能忘記的民族印記,作為(wei) 一名中文老師,她會(hui) 繼續致力於(yu) 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播,鼓勵更多人到中國新疆來,看一看真實的新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