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一間貴陽市區深巷內(nei) 的小店,來往食客絡繹不絕。69歲的台胞徐華興(xing) 是小店老板,他把眼鏡掛在胸前,熟練地操作著老式刨冰機,不一會(hui) 兒(er) ,燕麥花生冰、八寶雪花冰、鮮果什錦冰就呈現在食客麵前。
“攪拌一下,會(hui) 更好吃呦!”徐華興(xing) 把燕麥花生冰遞上桌時,小聲地提醒食客。濃鬱的花生醬混合著燕麥的清香,搭配入口即化牛奶雪花冰,年輕食客端著散發絲(si) 絲(si) 涼意的刨冰大快朵頤。
“店鋪開了15年,從(cong) 選材到製作,每一個(ge) 細節都親(qin) 力親(qin) 為(wei) ,隻為(wei) 把最純正的台灣味道帶給每一位食客。”徐華興(xing) 說,店鋪每日11時營業(ye) ,但自己總會(hui) 提前2小時到店裏準備當日食材,確保每一道食品的新鮮與(yu) 品質。
在台灣長大的徐華興(xing) ,不僅(jin) 熱愛美食,更擅長製作。2009年,年過五旬的他,在妻子的家鄉(xiang) 貴陽市白雲(yun) 區,將美食愛好轉化為(wei) 事業(ye) 創立“食乃客”,實現了晚年開一間小店的願望。
徐華興(xing) 的小店主推各式台灣風味的刨冰和鹵肉飯。他根據貴州食客的偏愛,在冰磚中加入牛奶,再搭配秘製調味醬。店內(nei) 招牌“燕麥花生冰”是徐華興(xing) 根據貴州特色與(yu) 台灣風味相結合的“特製款”。
烘花生、煮燕麥、調製花生醬……為(wei) 了這一口特製刨冰,徐華興(xing) 每天一進廚房便要待上幾個(ge) 小時。閑暇時,他經常與(yu) 大陸食客交流,分享台灣的風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周邊居民和學校學生是徐華興(xing) 小店的常客,“讀書(shu) 時就常去的冰店,現在閑暇便會(hui) 驅車前往,它開在那裏15年就送走了旁邊中學15屆學生。”在社交平台上,常有食客分享自己與(yu) 冰店的美好回憶。
如今,徐華興(xing) 的小店不僅(jin) 有許多本地回頭客,也有外地遊客和海內(nei) 外美食博主來探店嚐鮮。
“2022年開始,許多自媒體(ti) 博主知道了我的小店,現在店裏的生意更忙了。”在徐華興(xing) 眼裏,刨冰不僅(jin) 是店鋪特色,更是他想與(yu) 大陸食客分享的美味。
徐華興(xing) 每天都會(hui) 在店裏忙碌,於(yu) 他而言,吾心安處是故鄉(xiang) 。“可以巧妙融合兩(liang) 岸美食文化的精髓,並根據當地市場需求創新,我會(hui) 一直用心經營下去。”徐華興(xing) 深信大陸充滿了機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