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鴨綠江畔築起“生命之堤”——吉林臨江黨員幹部奮戰防汛一線見聞

發布時間: 2024-08-05 20:47:0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8月5日電(記者司曉帥、薛欽峰、張楠)鴨綠江今年第1號、第2號洪水於(yu) 7月27日、28日相繼襲來。地處鴨綠江流域的吉林省臨(lin) 江市洪水倒灌,城鄉(xiang) 內(nei) 澇,防汛形勢嚴(yan) 峻。緊要關(guan) 頭,基層黨(dang) 組織在防汛一線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dang) 員幹部挺膺擔當、攻堅克難、日夜奮戰,在鴨綠江畔築起“生命之堤”。

  轉移——一刻不能耽誤,一人也不能落下

  近兩(liang) 天,鴨綠江吉林段水位逐漸回落,臨(lin) 江市城區已基本完成排水和清淤,轉移群眾(zhong) 陸續安全返回家中。鬆了口氣的臨(lin) 江市建國街道台興(xing)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孫愛武回想起前幾天的情況,仍然心有餘(yu) 悸。

  7月29日,在吉林省臨(lin) 江市,建國街道台興(xing)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孫愛武(右)和同事在怡景花園小區排查人員安置情況。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大雨下了一夜,7月27日天剛亮,孫愛武已撐著傘(san) 在社區居民樓旁的一處山體(ti) 下排查是否有滑坡隱患。隻見一處擋牆有些變形,孫愛武上前一看,“不好,擋牆滲水了”,於(yu) 是馬上向相關(guan) 部門報告。27日晚,經過專(zhuan) 家持續現場研判,山體(ti) 存在滑坡隱患。“所有黨(dang) 員和工作人員馬上到崗,準備疏散群眾(zhong) ,一刻不能耽誤,一人也不能落下!”孫愛武拿起電話打給同事。

  社區黨(dang) 委9名黨(dang) 員帶著十幾名工作人員,在靠近山體(ti) 的居民樓中挨家挨戶通知立刻轉移。午夜時分,居民們(men) 基本都已入睡。社區工作人員王文娟是一名年輕黨(dang) 員,為(wei) 了盡快叫醒大家,她跑步上樓,一邊用力敲門一邊大喊,“快醒醒,有滑坡危險,趕快轉移”。居民王憲懷腿腳不便,孫愛武派專(zhuan) 人用擔架將其運送上車。

  28日下午,鴨綠江洪峰過境臨(lin) 江段。社區內(nei) 三樓及以下居民全部安全轉移。在臨(lin) 時安置點幫忙安頓好居民後,為(wei) 了防止有人偷偷返回家中遇到危險,孫愛武又返回社區和大家一起堅守崗位。“隻要有我們(men) 在,就要讓每一戶居民安安全全。”她說。

  救援——想方設法把受困群眾(zhong) 營救出來

  7月29日中午,天剛放晴,洪峰依舊。洪水漫過G331公路,臨(lin) 江市大湖街道臨(lin) 城村和附近工廠一片澤國。

  遠處,一艘橘紅色的衝(chong) 鋒舟在積水中衝(chong) 出陣陣水花,向公路快速駛來。來到岸邊,白雲(yun) 天指揮6名消防救援人員護送2名群眾(zhong) 到達安全地帶。至此,他和戰友們(men) 從(cong) 這裏救出了9名被困群眾(zhong) 。

  7月29日,在吉林省臨(lin) 江市,白雲(yun) 天(右二)帶領隊員利用橡皮艇轉運受困群眾(zhong)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白雲(yun) 天是臨(lin) 江市消防救援大隊世紀大街消防站副站長,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從(cong) 7月24日晚投入救援開始,白雲(yun) 天已經連續奮戰了五天五夜,每天隻休息三四個(ge) 小時。

  孕婦被困,白雲(yun) 天駕駛衝(chong) 鋒舟,和戰友用擔架把孕婦從(cong) 居民樓中抬了出來;高齡老人轉移,白雲(yun) 天背起老人,在齊腰深的積水中步行近1公裏,將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高層居民食物緊缺,他和戰友駕駛衝(chong) 鋒舟駛進小區,船上劃一段下水推一程,把麵包和礦泉水送到居民手中……

  麵對洶湧洪水,不僅(jin) 是消防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基層幹部等多方力量迅速集結,以最快速度營救受困群眾(zhong) 。

  “第一我是黨(dang) 員,第二我是指揮員。不管救援多長時間,總感覺有用不完的力氣。心裏就想著,不管用什麽(me) 辦法,一定要盡快把被困群眾(zhong) 救出來。”白雲(yun) 天說。

  重建——盡快恢複城鄉(xiang) 生產(chan) 生活秩序

  洪災過後,社區街道清淤、消殺成為(wei) 臨(lin) 江市的頭等大事。當地組織各級力量迅速展開清淤工作,各鄉(xiang) 鎮(街道)統籌安排力量,組建工作隊和誌願服務隊92支、劃分黨(dang) 員責任片區131個(ge) 、成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16個(ge) ,加快恢複生活生產(chan) 秩序。

  在建國街道解放社區,人們(men) 正拿著鐵鍬清理小區淤泥。驕陽下,大家的臉曬得通紅,不時滴落豆大汗珠。“洪水過後,黨(dang) 員來了,誌願者來了,機關(guan) 工作人員也來了。大家都在緊張地忙碌著,攜手渡難關(guan) 。”解放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娟眼泛淚花。

  大湖街道臨(lin) 城村受災較重,洪水退去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金勇誠一直為(wei) 村民用水奔走。7月31日,他帶著臨(lin) 江市水利局專(zhuan) 家踏查了受損供水管線的具體(ti) 位置。專(zhuan) 家很快確定了搶修施工方案,同時啟用村中的備用深井為(wei) 村民供水。

  7月31日,在臨(lin) 城村,金勇誠(右二)帶領臨(lin) 江市水利局的專(zhuan) 家查看受損的供水管道。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勇誠家也遭受了洪水侵襲,但他忙著村上的事,很少回家。“老金身體(ti) 不好,抗洪工作又這麽(me) 忙,真怕他累倒了。”金勇誠的愛人譚道梅說,“我說不出啥大道理,隻能做好後盾,讓他放心工作。”

  目前,臨(lin) 江市正全力以赴加快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和因災受損房屋的修複進度。8月5日,社會(hui) 各界捐贈的大米、豆油送到了臨(lin) 城村,發放到村民手中。“洪水退了,大夥(huo) 臉上也有笑模樣了。這幾天正在核報每戶房屋的受損情況,咱的日子一定會(hui) 好起來!”金勇誠說。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