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雲(yun) /新疆日報記者 任江
夜幕降臨(lin) ,白天的暑熱還未散盡,精彩的演出就上演了。炫彩燈光、絢麗(li) 華服、如潮歌舞打造出如夢如幻的一幕幕場景,讓遊客們(men) 沉醉在旅遊演藝之中。如今,精彩紛呈的旅遊演藝項目遍布天山南北,在景區景點、劇場劇院、休閑街區……各種旅遊演藝百花齊放,把新疆的夜晚變成不夜天。
8月6日,和田地區和田縣約特幹故城景區裏的行浸式演藝《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許曉龍攝
近年來,新疆旅遊演藝市場快速發展,旅遊演藝場次增加,進一步提升了遊客體(ti) 驗,深化了文旅融合,成為(wei) 景區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促進了文旅消費升級。
旅遊演藝魅力盡顯
天色逐漸暗下來,約特幹故城中高高低低的月白色建築漸漸沉入夜色之中,一天中最精彩的時刻悄然到來。
遊客們(men) 從(cong) 大門魚貫而入,匯聚到玄奘廣場。突然間,廣場被燈光照亮,遊客們(men) 驚訝地發現,身邊“冒”出一群穿著各式古老服飾的人。音樂(le) 響起,“古人”們(men) 載歌載舞,遊客們(men) 仿佛瞬間穿越千年,來到了古絲(si) 綢之路上的重鎮於(yu) 闐——行浸式超感演藝《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就此上演。“市態於(yu) 闐”“傳(chuan) 絲(si) 魅影”“大漠虎賁”“絲(si) 路互鑒”……遊客們(men) 遊走在約特幹故城各具特色的建築、街區中,還有各時代的“古人”們(men) 或勞作、或歌舞,宛若千年前的場景。各種數字化手段和獨特風土人情營造出的宏大場景,展現了千年絲(si) 路的繁華盛景,讓遊客身臨(lin) 其境地沉浸式體(ti) 驗“一步一景”。
約特幹故城《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演出現場。石榴雲(yun) /新疆日報記者 任江攝
位於(yu) 和田縣巴格其鎮的約特幹故城,是新疆果旅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投資6億(yi) 元打造的集文化、旅遊、商業(ye) 、休閑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小鎮。自2023年3月營業(ye) 以來,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成為(wei) 和田地區旅遊的一張新名片。而以故城建築為(wei) 實景演出的《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旅遊演藝項目,更是以全疆首個(ge) 行浸式演藝項目而聞名。“今後,我們(men) 將繼續深入挖掘約特幹故城的文化內(nei) 涵,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旅遊項目,積極尋求與(yu) 研學旅遊等新興(xing) 業(ye) 態融合,與(yu) 周邊景區、城市形成聯動效應,共同打造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chan) 品。”新疆果旅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陽帆說。
現在,一批有影響力有市場的旅遊演藝項目在新疆各地不斷出現,成為(wei) 新疆旅遊業(ye) 發展的亮點之一。
千年古韻匯一劇,絲(si) 路風姿在眼前。在新疆國際大巴紮演藝大劇院,《絲(si) 綢之路·千年印象》每天都在上演,這一大型歌舞演藝劇目集歌、舞、樂(le) 、多媒體(ti) 影像、舞台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為(wei) 一體(ti) ,展現新疆豐(feng) 富的地域文化和悠久曆史文化,精湛舞蹈、優(you) 美樂(le) 曲以及濃鬱的人文風情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觀眾(zhong) 。
盡展新疆歌舞魅力,集聚歌、舞、樂(le) 、戲等各種藝術手段,《千回西域》巧妙地運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將新疆歌舞和胡楊、大漠、雪山、草原等場景一一展現在舞台之上。自今年“五一”複演以來,大型室內(nei) 實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將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新疆風情畫卷鋪展在觀眾(zhong) 眼前。
“目前,新疆旅遊演藝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旅遊演藝劇目增多、場次增加、高水平劇目層出不窮。”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產(chan) 業(ye) 發展處處長湯文表示,以多藝術品類、多表現形式為(wei) 特點的演藝新業(ye) 態不斷出現,使得新疆旅遊演藝市場日漸火爆,徹底改變了“白天看景,晚上睡覺”的舊有旅遊模式,為(wei) 新疆夜間經濟增添了亮色。
是風口更是機遇
“新疆的旅遊演藝經曆了3個(ge) 發展階段,目前已走向成熟。在一些方麵已實現了趕超。”新疆歡樂(le) 盛典旅遊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忠益說。
2011年,林忠益牽頭組建公司,打造“絲(si) 綢之路盛典係列+”旅遊文化演藝品牌,相繼開發了《吐魯番盛典》《喀納斯盛典》《敦煌盛典》《絲(si) 路花雨》《西夏盛典》等多個(ge) 旅遊演藝項目,企業(ye) 已從(cong) 新疆走到全國多個(ge) 省份,形成“盛典”係列演藝集群。
《千回西域》演出現場。資料圖
新疆的旅遊演藝,從(cong)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歌舞表演,到大型宴會(hui) 廳、劇院裏的歌舞演藝,再到以《吐魯番盛典》為(wei) 代表,大量聲、光、電乃至數字技術、數字舞美等現代手段介入的演藝項目,逐步成長。近年來,新疆旅遊演藝熱度空前,新業(ye) 態、新場景、新劇目層出不窮。以《昆侖(lun) 之約》《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等為(wei) 代表的一大批新疆旅遊演藝項目,通過實景演出、沉浸式演出等方式,把舞台搬到景區中、草原上、沙漠裏,讓旅遊演藝真正成為(wei) 新疆旅遊的新名片、新亮點。
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新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院院長董觀誌教授認為(wei) ,旅遊演藝已成為(wei) 許多省區市旅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成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的新風口。在北京、西安、麗(li) 江等文化資源豐(feng) 富的地方,旅遊演藝已成為(wei) 吸引遊客的重要手段。
據有關(guan) 市場調研報告預計,2024年底,中國旅遊演藝行業(ye) 的市場規模將接近300億(yi) 元,而相關(guan) 的帶動作用更是日漸顯現。
傍晚時分,烏(wu) 魯木齊縣的一些村民不是急著回家,而是匆匆出門,直奔《昆侖(lun) 之約》演藝中心。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特別的身份——《昆侖(lun) 之約》的群眾(zhong) 演員。今年演出季,烏(wu) 魯木齊縣共有200多位村民當上了群演。演出期間,他們(men) 每個(ge) 月有2000多元工資。從(cong) 2020年5月首演以來,《昆侖(lun) 之約》累計演出超過300場、接待觀眾(zhong) 超過18萬(wan) 人次,還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提供就業(ye) 崗位1990多個(ge) 、向大中專(zhuan) 院校學生提供實習(xi) 崗位2000多個(ge) ,帶動烏(wu) 魯木齊縣旅遊與(yu) 餐飲業(ye) 增收7000多萬(wan) 元。
《絲(si) 綢之路·千年印象》於(yu) 2003年6月首演。21年來,演出上萬(wan) 場,吸引了數百萬(wan) 名觀眾(zhong) 。其中2023年演出季就演出540餘(yu) 場,觀眾(zhong) 近9萬(wan) 人次。每年到旅遊旺季,該劇除了每天晚間演出,還增加午間場次。今年,負責該劇目演出的新疆國際大巴紮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和400多家旅行社簽訂協議,這一劇目成了不少遊客來烏(wu) 魯木齊旅遊必看的旅遊演藝劇目之一,並進入了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2023全國演出市場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優(you) 秀演出項目名單。
“新疆是舉(ju) 世聞名的歌舞之鄉(xiang) ,旅遊演藝IP非常豐(feng) 富,處在金字塔尖,完全有可能走在中國旅遊演藝發展的前列。”董觀誌認為(wei) 。
用成長告別“成長的煩惱”
快速發展的新疆旅遊演藝,也不可避免地麵臨(lin) 著“成長的煩惱”。
“旅遊淡旺季差異明顯,淡季暫停演出的現象普遍;旅遊演藝專(zhuan) 業(ye) 人才短缺;部分旅遊演藝產(chan) 品存在內(nei) 容同質化、形式單一;一些優(you) 秀的旅遊演藝產(chan) 品由於(yu) 營銷推廣不足,知名度不高,難以吸引更多遊客等。”湯文坦言。
《絲(si) 綢之路·千年印象》演員傾(qing) 情出演。 新疆國際大巴紮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供圖
破解發展瓶頸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歇過。多年前,《吐魯番盛典》就在演出淡季走出新疆,赴疆外一些省份演出,“既宣傳(chuan) 了《吐魯番盛典》,推介了新疆文化旅遊,同時,也在淡季產(chan) 生了收入,維持了演出隊伍。”林忠益說。去冬今春,約特幹故城也組織《萬(wan) 方樂(le) 奏有於(yu) 闐》演員們(men) 到烏(wu) 魯木齊等地演出。
林忠益認為(wei) ,目前,新疆的大型旅遊演藝項目普遍存在運營壓力大的問題,尤其在旅遊淡季舉(ju) 步維艱,應在市場準入、規範以及扶持等方麵給予相應傾(qing) 斜,讓其能更好地發展。
董觀誌建議,新疆旅遊演藝應盡快形成“上有天下有地,中間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天’,是要盡快形成一個(ge) 或幾個(ge) 能夠代表新疆實力和形象的旅遊演藝項目;‘地’,是指新疆各地景區景點以及鄉(xiang) 村等,都要有旅遊演藝項目,充分發揮新疆‘歌舞之鄉(xiang) ’的優(you) 勢,向八方遊客展示新疆最有活力和生機的一麵;‘頂天立地’,是指新疆各地州市都應該有一個(ge) 有代表性有市場號召力的旅遊演藝項目。形成了這樣的發展格局,旅遊演藝在新疆不僅(jin) 是星羅棋布,更是大有可為(wei) 。”
“新疆的旅遊演藝需不斷創新和提高,以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湯文表示,首先,要突出特色,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演藝產(chan) 品,提高旅遊演藝產(chan) 品的創新能力和吸引力。其次,要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把旅遊演藝和旅遊景區、旅遊線路相結合,打造綜合性的旅遊產(chan) 品。還要加強營銷推廣,提高旅遊演藝產(chan) 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目前,自治區文旅廳正在實施一係列措施,拓展旅遊演藝發展空間,發展特色旅遊演藝項目,推動旅遊演藝提質增效。包括推進新業(ye) 態模式創新,提升創作生產(chan) 水平。鼓勵根據不同場所的特點發展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定製類的旅遊演藝項目,支持使用數字藝術、交互體(ti) 驗、觀演互動等新形式,將演藝活動與(yu) 旅遊線路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旅遊演藝經營主體(ti) 和相關(guan) 企業(ye) 在創意策劃、市場營銷、品牌打造、衍生品開發等方麵發展,形成文創設計、展覽展示、餐飲住宿、休閑娛樂(le) 等全產(chan) 業(ye) 鏈,打造更豐(feng) 富的旅遊消費模式。同時,指導各地在發展旅遊演藝過程中,展現多元一體(ti) 的文化內(nei) 涵,融合多民族的藝術形式和表演元素,讓旅遊演藝進一步成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有效載體(ti)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