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指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各地各部門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落細一項項改革舉(ju) 措、一張張“民生清單”,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強化資金政策支持,夯實民生之基
“好消息!200套吉州窯茶具售賣一空,還接了11張訂單,接下來有的忙了。”前不久,張慈慧從(cong) 深圳文博會(hui) 參展回到江西,給團隊成員帶來了好消息。
從(cong) 大一起,張慈慧就加入了吉安職業(ye) 技術學院吉州窯非遺創業(ye) 班。畢業(ye) 後,她和14名同學選擇繼續留在學校創業(ye) 。學校為(wei) 她們(men) 提供了指導老師團隊、免費場地、2萬(wan) 元創業(ye) 啟動資金,以及5年內(nei) 繼續在吉州窯景區落地孵化的機會(hui) 。
“近年來,學院通過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孵化了許多創新創業(ye) 團隊。”吉安職院吉州窯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晨說。
在“職引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ye) 生天津師範大學專(zhuan) 場雙選會(hui) 上,學生現場求職(2024年5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決(jue) 定強調“優(you) 化創業(ye) 促進就業(ye) 政策環境,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ye) 形態”。各地各部門向改革要動力、要辦法,打出一係列政策“組合拳”:
中央財政今年安排就業(ye) 補助資金預算667億(yi) 元;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提出11條穩就業(ye) 政策舉(ju) 措,其中明確整合優(you) 化吸納就業(ye) 補貼和擴崗補助政策,合並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ye) 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四川將強化穩崗拓崗作為(wei) 促就業(ye) 的重點,鼓勵企業(ye) 釋放更多崗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江蘇實施社會(hui) 化崗位拓展行動,開發崗位不少於(yu) 10萬(wan) 個(ge) ;廣西開展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ye) 等技能培訓……
今年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持續低於(yu) 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ye) 人數698萬(wan) 人,同比增加20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須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
投入力度,彰顯民生溫度。
在滬青共建的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學生在打籃球(2024年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上半年,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其中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22697億(yi) 元,同比增長4.2%;城鄉(xiang) 社區支出10472億(yi) 元,同比增長8%;教育支出20291億(yi) 元,同比增長0.6%。
“加大民生投入,應本著取之於(yu) 民、用之於(yu) 民的原則,注重立足長遠、為(wei) 民謀利,尋求最大公約數,以務實管用、可行有效的改革舉(ju) 措,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海波說。
聚焦急難愁盼,回應民生關(guan) 切
首次對連續參保給出激勵政策,放開放寬參保戶籍限製,進一步擴展職工醫保個(ge) 人賬戶共濟範圍……《關(guan) 於(yu) 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製的指導意見》8月1日公布。
病有所醫、醫有所保。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華波表示,指導意見明確了強化常住地參保、健全激勵約束、完善籌資政策等機製,參保人可以享受更多紅利。
老百姓關(guan) 心什麽(me) 、期盼什麽(me) ,改革就要抓住什麽(me) 、推進什麽(me) 。
江蘇海安市曲塘中心衛生院護士在血液透析中心操作設備(2024年7月31日攝)。海安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對基層醫療機構管理、技術等方麵進行幫扶。數據顯示,2023年海安市縣域內(nei) 就診率為(wei) 90.5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占比為(wei) 74.86%。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問題清單”就是“改革清單”。從(cong) 就業(ye) 、增收、入學、就醫、住房、托幼養(yang) 老、生命財產(chan) 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ju) 措,才能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鹹香雞、咕嚕肉、茄子肉絲(si) ……午飯時分,廣州市荔灣區南源街道桐樂(le) 社區飯堂裏飯香撲鼻。
“這裏的師傅做飯特別照顧老年人的口味,飯做得可口,價(jia) 格又實惠。”年過八旬的楊欣慈幾乎每天都在這裏吃飯。
在廣州市荔灣區的南源街道長者飯堂內(nei) ,老年人在用餐(2024年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在桐樂(le) 社區飯堂,老年人吃兩(liang) 葷一素套餐為(wei) 14元。像這樣的長者飯堂、社區飯堂,廣州共有1400餘(yu) 個(ge) ,覆蓋全市街道、村居,“中心城區10至15分鍾、外圍城區20至25分鍾”的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決(jue) 定強調“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製度體(ti) 係,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要求“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優(you) 化基本養(yang) 老服務供給”等。
今年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19.4%,城鎮退休職工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養(yang) 老金;《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醫改“路線圖”;《深入實施以人為(wei) 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今後5年深化戶籍製度改革作出明確部署……
從(cong) 醫療、養(yang) 老到深化戶籍製度改革,一項項暖心舉(ju) 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高質量發展,創造更美好生活
清晨,雲(yun) 南麗(li) 江華坪縣榮將鎮龍頭村村民忙碌在鬱鬱蔥蔥的芒果樹間,龍頭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了芒果。
華坪縣地處金沙江畔,曾是全國100個(ge) 重點產(chan) 煤縣之一。因無序開發,生態一度遭到破壞。如今,通過有序關(guan) 閉礦井,依托光、熱、水資源,推廣芒果種植,華坪實現由“黑”向“綠”的轉身。目前,華坪芒果種植麵積45.9萬(wan) 畝(mu) ,年產(chan) 量44萬(wan) 噸,年產(chan) 值28.6億(yi) 元。
“種芒果後,山綠水清,錢袋子鼓了。”曾是煤礦工人的村民李德福是全村最早種芒果的一批人之一。看著自家的芒果樹,他由衷地說。
市民在由采石場修複治理和綠化建設而成的遼寧北票市山體(ti) 公園休閑遊玩(2024年8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保護生態環境,是創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近年來,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製,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編製重點生態功能區產(chan) 業(ye) 準入負麵清單,劃定並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一項項有力改革舉(ju) 措成績斐然。今年6月1日,《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條例》開始施行,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步入新階段。
山東(dong) 德州寧津縣柴胡店鎮王世英村的泥鰍養(yang) 殖基地,一條條活蹦亂(luan) 跳的泥鰍,寄托著村民們(men) 致富的希望。
麵對安徽、江蘇持續高溫,皖蘇兩(liang) 省的電力工人聯合對省際聯絡線及相關(guan) 配電設施進行檢修,並開展輸變電設施巡視檢查。這是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電力工人運用無人機對500千伏輸電線路進行巡視檢查(2024年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一大早,國網寧津縣供電公司電力運維人員朱建智就開始巡視線路,檢查村裏的生產(chan) 用電設備。“通過電網改造升級,村裏安裝了兩(liang) 條全自動生產(chan) 線,開展泥鰍深加工項目,還集資打造了占地78畝(mu) 的飛蝗養(yang) 殖基地,帶動村民就業(ye) 增收。”朱建智說。
近年來,我國城鄉(xiang) 麵貌發生巨大變化,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不斷下降,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
圍繞完善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支持製度,決(jue) 定指出,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完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投入機製,並對“優(you) 化農(nong) 業(ye) 補貼政策體(ti) 係”“完善覆蓋農(nong) 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製”“加快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等作出具體(ti) 部署。
遊客在重慶市江北區塔坪片區遊覽(2024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改革完善社會(hui) 救助製度,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更好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一項項改革成果,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民生雖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錨定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的改革任務,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必將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
文字記者:樊曦、葉昊鳴、周圓
海報設計:盛瑞麗(li) 、趙怡寧
統籌:張虹生、戚文娟、何雨欣、聶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