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體育不止勝負 精彩不隻金牌!這些動人瞬間讓奧林匹克精神具象化

發布時間: 2024-08-12 15:00: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時間12日淩晨,巴黎奧運會(hui) 落下帷幕。

  回顧這屆奧運會(hui) 賽場上最動人的瞬間,不隻是奪冠的那一刻,一些或溫情或勵誌的故事同樣觸動人心。

  故事的主人公不一定是場上最亮的星,卻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01

  巴黎奧運會(hui) 羽毛球女單頒獎儀(yi) 式,獲得銀牌的中國選手何冰嬌走上領獎台時,手裏始終捏著一枚小小徽章。

  升旗儀(yi) 式後的運動員合影環節,何冰嬌展示了手中的東(dong) 西——一枚西班牙奧委會(hui) 徽章

  半決(jue) 賽時,何冰嬌的對手,西班牙選手馬林因傷(shang) 退出。何冰嬌說,這枚徽章是西班牙隊送的,“馬林是一位傑出的運動員和對手,我希望能把她的精神帶入決(jue) 賽。”

  運動員們(men) 展現的真摯友誼,比獎牌更加耀眼。

  02

  跳水女子3米板決(jue) 賽,中國選手陳藝文奪得金牌,隊友昌雅妮獲得銅牌,澳大利亞(ya) 選手基尼拿下銀牌。頒獎時,三人精心設計的“小節目”可愛又溫馨。

  當主持人念出陳藝文的名字時,她張開雙臂跳上領獎台,領獎台上的昌雅妮、基尼,則伴隨著“one,two,three”的口號,同時擺出歡迎冠軍(jun) 閃亮登場的姿勢

  而在乒乓球混雙決(jue) 賽的頒獎儀(yi) 式上,奪得金牌的中國選手、獲得銀牌的朝鮮選手、獲得銅牌的韓國選手,在全世界的見證下共同完成了有愛的自拍。

  韓國選手林鍾勳舉(ju) 起手機和大家合影,孫穎莎熱情地組織大家站位,還主動讓出C位,讓身後的頒獎嘉賓也一同入鏡。

  賽場上,是旗鼓相當的對手,賽場外,是彼此欣賞的朋友。這一刻,奧林匹克精神具象化了。

  03

  當37歲的德約科維奇拿下網球男單金牌,那一刻,他跪倒在場地上,渾身顫抖,失聲大哭。

  截至目前,德約科維奇已經贏得了24個(ge) 大滿貫冠軍(jun) ,是曆史上第八位全滿貫選手,也創造了史無前例的“三圈全滿貫”紀錄,職業(ye) 生涯累計獲得101項賽事冠軍(jun) 頭銜。

  然而,未曾獲得奧運金牌始終是德約科維奇的遺憾。德約科維奇來自塞爾維亞(ya) ,奧運冠軍(jun) 既是他職業(ye) 生涯榮譽的最後一塊拚圖,也是他要獻給家鄉(xiang) 的禮物。

  為(wei) 了這塊金牌,他連續參加了五屆奧運會(hui) 。從(cong)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hui) ,德約科維奇終得圓滿。

  04

  巴黎奧運會(hui) 上,43歲的德國乒乓球老將波爾完成了在國際賽場的“最後一舞”。

  賽後,現場大屏專(zhuan) 門播放影片,觀眾(zhong) 們(men) 起立鼓掌,向波爾致敬。這場謝幕持續了很久,波爾拿起白毛巾擦臉,眼眶紅了,鼻頭也紅了。

  波爾與(yu) 中國隊淵源頗深,從(cong) 劉國梁,到王勵勤、王皓,再到樊振東(dong) 、林高遠、王楚欽……他對抗了數代乒乓國手,也打敗過不少國乒主力。

  時間就像一個(ge) 巨大的舞台,足以讓英雄衰老。但心懷熱愛,奮鬥者永遠年輕。在許多觀眾(zhong) 眼裏,老將站在賽場,就是令人鼓舞的風景

  05

  61歲的倪夏蓮,在巴黎完成了屬於(yu) 她的第六次奧運會(hui) ,也創造了奧運會(hui) 乒乓球運動員的年齡最大紀錄。

  女單比賽中,倪夏蓮不敵孫穎莎,無緣16強,但她在場上的鬆弛、快樂(le) 卻感染著每個(ge) 人。

  贏球後,倪夏蓮會(hui) 開心轉圈圈,眼睛眯成一條縫;輸球了,她也依然微笑熱情擁抱對手;比賽暫停期間,倪夏蓮還喝可樂(le) 補充體(ti) 力,與(yu) 其他喝運動飲料的選手“格格不入”……主打一個(ge) 快樂(le) 奧運、快樂(le) 乒乓

  而就在這場“祖孫之戰”的前一天,與(yu) 朝鮮選手金琴英有著相似打法的倪夏蓮,還受邀成為(wei) 王楚欽和孫穎莎的陪練,幫助國乒隊備戰,全然沒有顧忌這可能會(hui) 讓自己提前暴露技術缺點。

  倪夏蓮說,“如果沒有祖國的培養(yang) ,沒有中國隊對我的培養(yang) ,我算什麽(me) 呢?個(ge) 人的榮辱得失並不重要,國家利益高於(yu) 一切。”

  24年、六屆奧運會(hui) ,數不清的對手,倪夏蓮已經由一名“老將”變成“更老的老將”,人們(men) 關(guan) 心的不再是她何時告別,而是她能否繼續書(shu) 寫(xie) 新的傳(chuan) 奇

  06

  巴黎奧運會(hui) 閉幕式上,李發彬和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隊長歐紫霞作為(wei) 中國代表團旗手

  此前的舉(ju) 重男子61公斤級決(jue) 賽中,李發彬不僅(jin) 奪得金牌,成功衛冕,還創造了新的奧運會(hui) 紀錄。

  有眼尖的觀眾(zhong) 發現,李發彬的鎖骨上有一塊厚厚的繭。

  麵對關(guan) 心,他說:“從(cong) 小到大都這麽(me) 破過來了,習(xi) 慣了。競技體(ti) 育有點小傷(shang) 小病不算什麽(me) 。”

  傷(shang) 痕是訓練的痕跡,也是榮譽的勳章。

  07

  比賽不止冠軍(jun) ,堅持就是勝利。

  鐵人三項女子個(ge) 人賽,林鑫瑜作為(wei) 唯一一名中國選手,獲得了第28名。

  這個(ge) 成績並不耀眼,在55名參賽選手中排名中遊。但這位00後小將刷新了中國選手王丹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hui) 上創造的第32名最好成績,將中國“女鐵人”的榮耀推向了新的高度。

  過線後,林鑫瑜看了眼大屏幕上的成績,知道自己與(yu) 冠軍(jun) 有接近6分鍾的差距,“這次比賽給了我以後繼續努力的信心,有了去追趕世界水平的動力。”

  與(yu) 鐵人三項一樣,馬拉鬆遊泳比賽同樣在塞納河進行,辛鑫是中國隊在該項目中唯一的選手。

  當冠軍(jun) 選手抵達終點,第23名選手也衝(chong) 過終點,隻剩辛鑫還在拚命地遊,盡管此時她早已注定是最後一名。

  當她的身姿出現在比賽終點,現場觀眾(zhong) 紛紛起立喝彩鼓掌,向這位意誌堅定、堅持到底、拚搏向前的中國姑娘致敬。

  08

  在遭遇挫敗後能夠重新站起,繼續以拚搏姿態前進,同樣值得尊敬。

  女子自由式小輪車決(jue) 賽,中國選手孫佳琪第一輪出現失誤,摔倒在地。第二輪比賽,孫佳琪再次失誤。

  在這個(ge) 項目中,很多選手會(hui) 在失誤後直接放棄比賽。但孫佳琪立刻起身,捶打歪掉的車座,將其修正後繼續出發,完成了接下來的動作。

  “祖國把我送到奧運會(hui) 賽場,不是為(wei) 了讓我開始比賽,而是為(wei) 了讓我完成比賽。”

  這是坦桑尼亞(ya) 馬拉鬆運動員阿赫瓦裏在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hui) 上,留下的經典語錄。如今,20歲的孫佳琪用自己的堅韌,再次印證了這句話。

  體(ti) 育不止勝負

  精彩不隻金牌

  為(wei) 奮力拚搏的運動員們(men)

  點讚!

  監製丨李浙製片人丨馬文佳編輯丨楊惠珺校對丨高少卓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