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又一條民資參與(yu) 投資運營的高鐵項目——杭溫高鐵啟動試運行,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與(yu) 之比鄰,中國第一條民資控股高鐵,杭台高鐵已開通運營滿兩(liang) 周年,客流節節攀升,今年一季度運送旅客超23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61%。
從(cong) 杭台高鐵的誕生過程中,我們(men) 能看到中國政府破除市場壁壘、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的持續努力。
2016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杭紹台高鐵(杭台高鐵舊名)列為(wei) 首批社會(hui) 資本投資示範項目。此次改革,試圖構建一套完整製度體(ti) 係,對民資入鐵項目後續運營、盈利、退出等機製做出明確安排。
首先,明確了民資的控股權。正如時任杭紹台鐵路籌建協調小組組長焦旭祥表示,控股地位打消了民企“隻能出錢、不能決(jue) 策”的顧慮,吸引更多民企參與(yu) 基礎設施建設,也豐(feng) 富了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
最終,杭台高鐵作為(wei) 一項優(you) 質資產(chan) ,由杭紹台鐵路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控股股東(dong) 為(wei) 複星集團牽頭的浙商民營聯合體(ti) ,占股51%;國鐵集團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紹興(xing) 和台州市政府合計占比20.4%。
其次,探索製定投資回報機製,讓民資“進得來、能賺錢、能退出”。
根據協議,杭台高鐵合作期限34年,其中建設期4年,運營期30年。運營期內(nei) ,杭台高鐵可以通過“線路使用費”等獲得部分客票收入。統計數據顯示,杭台高鐵日均發送旅客量已由開通初期的0.89萬(wan) 人次增至2.14萬(wan) 人次,單日最高達4.6萬(wan) 人次。2023年客流量達1500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00%。客流穩增,帶來收入穩升。
與(yu) 此同時,杭台高鐵還設計了收益保底方案。作為(wei) 基礎交通設施,高鐵可以有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杭台高鐵運營兩(liang) 年來,對紹興(xing) 和台州沿線旅遊業(ye) 的貢獻率約為(wei) 4%,對沿線地區新增就業(ye) 人口的貢獻率約為(wei) 3%,對GDP貢獻率約為(wei) 2%。因此,在杭台高鐵30年內(nei) 運營期內(nei) ,省、市兩(liang) 級政府將按照協議約定對項目運營進行可行性缺口補貼。
一條杭台高鐵,有效帶動了社會(hui) 資本投資,也為(wei) 鐵路投融資體(ti) 製改革探索了新模式。這之後,民資入鐵有了更多案例。以杭溫高鐵為(wei) 例,其一期項目義(yi) 烏(wu) 至溫州段,依舊采用民資控股模式,民營資本方百盛聯合集團占股51%。
不隻是高鐵。在核電領域,中國同樣已經邁開向社會(hui) 資本開放的步伐:今年6月1日,三澳核電站聯網一階段工程順利竣工投運。這是中國首個(ge) 允許民資參股的核電項目,創造了核電企業(ye) 混改的新模式。
近年來,中國政府穩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深入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市場環境更加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截至2023年底,登記在冊(ce) 經營主體(ti) 達1.84億(yi) 戶,其中民營企業(ye) 超過5300萬(wan) 戶,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2.3倍和3.9倍。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將讓民營企業(ye) 獲得更多市場機會(hu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堅持和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製經濟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特別是提出“推進基礎設施競爭(zheng) 性領域向經營主體(ti) 公平開放”。未來,隨著改革措施的細化落地、相關(guan) 製度的不斷完善、市場壁壘的進一步打破,民企參與(yu) 重大項目的意願、能力和水平還將繼續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