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世遺“北京中軸線”,彰顯恒久生命力(國際論道)

發布時間: 2024-08-12 18:40: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京中軸線上的鼓樓。  宋家儒攝(人民視覺)

  故宮角樓。  宋家儒攝(人民視覺)

  近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申遺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上通過決(jue) 議,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始建於(yu) 13世紀,形成於(yu) 16世紀,此後經不斷演進發展,形成全長7.8公裏、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如今,古老的“北京中軸線”日益煥發新生機,外媒從(cong) 中國對“北京中軸線”的保護過程,感受中國曆史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對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持久努力。

  為(wei) 世界城市規劃史作出重要貢獻

  南起永定門,北至鍾鼓樓,貫穿中國首都北京的城區中心,“北京中軸線”構建了北京城的空間規劃之軸和文化之軸。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在《北京——都市計劃中的無比傑作》一文中描述:“一根長約8公裏,全世界最長,也最偉(wei) 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chan) 生。”

  近日,“北京中軸線”進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引發外媒的廣泛關(guan) 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稱,“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wei) 北京老城的“靈魂與(yu) 脊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近日發布題為(wei) 《展現中國首都理想秩序的建築群》的文章,對“北京中軸線”進行了詳細介紹。文章稱,“北京中軸線”上的15個(ge) 遺產(chan) 構成要素共同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並展示了中國王朝製度變遷和城市規劃傳(chuan) 統的演變。

  《世界旅遊畫報》刊文介紹,北京中軸線體(ti) 現了文化遺產(chan) 的“整合”特征,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早在中國先秦時期,《周禮·考工記》就描述過中國理想都城的規劃範式。‘北京中軸線’是元、明、清和現代發展的結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反映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傳(chuan) 承”。

  西班牙埃菲社報道,這條城市軸線的起源可以追溯至700多年前,如今依然是中國首都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這條中軸線上的多個(ge) 景點已被列為(wei) 世界遺產(chan) ,但專(zhuan) 家們(men) 強調,必須將“北京中軸線”視為(wei) 一個(ge) 完整的建築群組,因為(wei) 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的哲學思想。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認可“北京中軸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保護管理狀況,及其作為(wei) 文化和政治中心對中國社會(hui) 發揮持續的作用,認為(wei) “北京中軸線”代表了世界城市曆史中的一種特有類型,其所體(ti) 現的中國傳(chuan) 統都城規劃理論和“中”“和”哲學思想,為(wei) 世界城市規劃史作出重要貢獻。

  吸引外國遊客旅遊打卡

  “在走過30多個(ge) 國家之後,2004年,我和妻子將家安在了北京東(dong) 城區的鍾鼓胡同裏,走路幾分鍾就能到景山公園。這麽(me) 多年,我們(men) 一家人喜歡在景山公園遛彎,到鍾鼓樓廣場玩耍,孩子在永定門附近學芭蕾,我們(men) 的生活沿著‘北京中軸線’展開。每當來了朋友,我總會(hui) 帶他們(men) 登上萬(wan) 春亭,向他們(men) 介紹北京中軸線深厚的曆史文化。”原聯合國人居署專(zhuan) 家、外國友人唐華德在接受采訪時動情地講述著他與(yu) “北京中軸線”的故事。

  細數“北京中軸線”相關(guan) 的生動故事,許多外媒認為(wei) ,“北京中軸線”不僅(jin) 是中國璀璨曆史文化的集中體(ti) 現,也是北京城市現代生活中充滿活力的組成部分。

  美通社在報道中講述了來自塞爾維亞(ya) 的留學生尤瓦娜遊覽天壇的故事。報道稱,尤瓦娜遊覽了圜丘壇、丹鼻橋、七十二回廊等天壇美景,聽完幾位來自中國的專(zhuan) 家老師講解,尤瓦娜意識到,作為(wei) 千年古都,北京一直崇尚文明禮儀(yi) ,不遺餘(yu) 力地傳(chuan) 承禮樂(le) 文化。她明白了,中國的祭祀文化蘊含著古人對天地、自然、宇宙的觀察與(yu) 聯想。“中國的祭祀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她不禁感歎。“‘北京中軸線’遵循了‘依山傍水’的理念,通過曆史演變不斷影響城市發展,展現出中國傳(chuan) 統規劃理念的生生不息。”報道稱。

  埃菲社報道稱,在“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之際,中國正在努力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並宣布對多個(ge) 國家實行免簽政策。

  瑞典遊客說:“‘北京中軸線’附近景觀很有曆史厚重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加拿大遊客說:“我發現北京到處都很幹淨,任何時候都覺得很安全!”美國遊客也說:“北京是一個(ge) 國際化城市,人們(men) 很友好,我對北京的喜歡溢於(yu) 言表。”“北京中軸線”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再度引燃外國遊客旅遊打卡的熱情。

  中國積極推動世遺保護國際合作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指出,2012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an) 預備名單》。經過12年的努力,隨著“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中國世界遺產(chan) 總數達到59項,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包括15項世界自然遺產(chan) 和4項文化與(yu) 自然雙遺產(chan) ,世界自然遺產(chan) 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作為(wei) 世界遺產(chan) 大國,中國在保護文化遺產(chan) 與(yu) 自然遺產(chan) 方麵作出的持續努力獲得國際社會(hui) 認可,受到外媒關(guan) 注。俄新社等媒體(ti) 在報道中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高度讚賞中國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方麵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績,高度肯定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工作。

  美通社報道稱,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聯合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共同打造的“數字中軸·小宇宙”上線,是全球首個(ge) 超大型城市曆史景觀沉浸體(ti) 驗產(chan) 品。“數字中軸”采用先進技術,將“北京中軸線”文化元素融入音樂(le) 、視頻、動畫、手機遊戲等多種場景中,用於(yu) 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和研究。例如,數百萬(wan) 年輕人以富有創意和創新的方式參與(yu) “北京中軸線”知識產(chan) 權授權的遊戲,這為(wei) 文化保護營造了良好的公眾(zhong) 情緒。

  “在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領域,中國擁有豐(feng) 富經驗和專(zhuan) 業(ye) 知識,希望中國與(yu) 各國分享保護文化遺產(chan) 的經驗和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中心主任拉紮赫·伊倫(lun) 都·阿索莫說。

  從(cong) 緬甸蒲甘地區佛塔震後修複工程,到尼泊爾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九層神廟震後修複工程,再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曆史文化遺產(chan) 遺跡修複工程……近年來,中國與(yu) 多國分享在世界遺產(chan) 保護方麵的技術與(yu) 經驗,成為(wei) 世界遺產(chan) 保護國際合作的中堅力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瀚說,中國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方麵取得重大成就,在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guan) 於(yu)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公約》方麵作出巨大貢獻,為(wei) 實現世界永續和平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中國的有關(guan) 經驗正在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分享給其他國家。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