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福建常口村:因“綠”而美 因“綠”而興

發布時間: 2024-08-12 18:37: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宏煒 見習(xi) 記者 盧健

  背靠青山,麵朝綠水,棟棟白屋依次而立,村屋庭院灌木齊整,各條村道幹淨開闊,這是位於(yu) 福建三明將樂(le) 縣高唐鎮的常口村。該村因“綠”而美,因“綠”而興(xing) 。

  將樂(le) 縣常口村鳥瞰圖。董觀生/攝

  近日,記者參加“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時來到常口村,該村是革命老區村,村域麵積13.9平方公裏,轄7個(ge) 村民小組、222戶1036人。2023年,常口村財政收入215萬(wan) 元,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3.3萬(wan) 元。“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我們(men) 村的綠水青山。”高唐鎮駐常口村青年幹部蘭(lan) 熙告訴記者,過去村子沒有幾條寬敞的馬路,沒有幾棟像樣的房子,晚上沒有幾盞會(hui) 亮的路燈。

  如今,常口村發展成為(wei) 享有多項國家級獎項和美譽的“明星”村,最重要的依靠就是這片綠水青山。但要真正守護住綠水青山,還得在保護的基礎上做好發展這篇文章。

  常口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林順告訴記者,常口村林多地少,許多年前,村財收入隻有3萬(wan) 元左右。曾經,有一家筷子工廠找上門,開價(jia) 20多萬(wan) 元要砍掉村裏的一片樹林。最終,考慮到生態保護,大家還是沒有答應工廠的請求。張林順說,這邊大部分是臨(lin) 崖山,如果砍了以後,樹可能再也長不出來,也很難種上去。

  為(wei) 了真正吃上“生態飯”,常口村利用人文地理優(you) 勢,開發了“兩(liang) 山學堂”、雲(yun) 衢山漂流、常上湖觀光竹筏等文旅項目。同時鼓勵村民們(men) 開農(nong) 家樂(le) 、辦特色民宿,不斷推進農(nong) 旅融合發展。常口村現已列入福建省“全福遊、有全福”的旅遊精品線路,當地的常青旅遊區獲得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每年都吸引了不少遊客。

  村裏人氣旺了,村民們(men) 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也好了。常口村老曹土菜館老板楊春富說:“現在環境好了,遊客多了,飯店生意也相對穩定。”

  常口村的臍橙產(chan) 業(ye) 每年也能為(wei) 村裏帶來上百萬(wan) 元的收益。

  來自江西撫州的青年企業(ye) 家徐良輝在2017年經過招商來到將樂(le) 縣。他發現常口村乃至整個(ge) 將樂(le) 縣的生態條件非常優(you) 越,很適宜種植柑橘。徐良輝說,常口村的土壤有機質高達5.0,種植高端臍橙再適合不過。江西老家依靠“贛南臍橙”這個(ge) 產(chan) 業(ye) 帶富了很多鄉(xiang) 親(qin) ,他相信在將樂(le) 縣、在常口村同樣能行。

  種植戶在將樂(le) 縣常口村臍橙種植基地中采收臍橙。董觀生/攝

  徐良輝先是盤活了常口村裏的800多畝(mu) 土地,種上了紐荷爾橙、紅美人等臍橙品種。“青山綠水謂之‘清’。”徐良輝把這裏種植出來的臍橙取名“清語橙”,並注冊(ce) 了商標。

  經過四年努力,徐良輝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包括常口村在內(nei) ,他在將樂(le) 縣4個(ge) 鄉(xiang) 鎮共18個(ge) 村形成了“企業(ye) +家庭農(nong) 場+村集體(ti) +農(nong) 戶”的合作共贏模式,已建成共計4000多畝(mu) (約22萬(wan) 棵果樹)的高標準臍橙園,是將樂(le) 縣村財、鄉(xiang) (鎮)財增收示範基地。果園豐(feng) 產(chan) 期每年可帶動村民及村財增收約400餘(yu) 萬(wan) 元。同時,可提供長期勞動崗位約200個(ge) ,季節性用工700餘(yu) 人。

  生態好了,荷包鼓了,常口村的村莊建設也逐步完善起來。

  蘭(lan) 熙介紹,常口村這幾年先後實施了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讓家家戶戶用上幹淨水廁;率先實現天然氣進村入戶;改造提升路燈景觀,實施房屋立麵改造;在村裏建成了山水廣場、兒(er) 童戶外樂(le) 園等公共活動場所;把後山山泉水引入村中,形成村中有園、園中有水、水中有花的園林式村莊。

  將樂(le) 縣常口村健康主題公園中,孩子們(men) 正在鍛煉身體(ti) 。董觀生/攝

  常口村現在不僅(jin) 村子外觀美,在環保理念上也緊跟時代潮流。

  2021年,在三明林業(ye) 碳票首發儀(yi) 式上,常口村領取了編號為(wei) “0000001”的中國第一張林業(ye) 碳票,自此成為(wei) “中國碳票第一村”。

  據悉,這張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畝(mu) 生態公益林,經第三方評估測算,監測期碳減排量12723噸。2022年,常口村村民收到了首次出售“空氣”的收益,碳票變鈔票,讓空氣變成真金白銀。

  也就在碳票發行的2021年,伴隨著擂茶歌聲,張林順和村民黃清財,用當地傳(chuan) 統禮儀(yi) 為(wei) 各自的女兒(er) 舉(ju) 行了訂婚儀(yi) 式,父親(qin) 們(men) 給女兒(er) 準備的嫁妝之一就是林業(ye) 碳票。

  張林順的女兒(er) 張美玲保留著父親(qin) 給的碳票。她說,自己舍不得用,願意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繼續守護好家鄉(xiang) 的綠水青山。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