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焦點訪談:追逐奧運夢想 傳承中國精神

發布時間: 2024-08-13 07:59:00 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北京時間8月12日淩晨,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落下帷幕,在過去的16天裏,中國體(ti) 育代表團一共收獲了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的優(you) 異成績,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feng) 收,為(wei) 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這其中既有優(you) 勢項目的酣暢淋漓,也有非優(you) 勢項目的意外驚喜;既有終成正果的喜極而泣,也有失之交臂的遺憾惋惜。所有的一切都會(hui) 成為(wei) 關(guan) 於(yu) 這個(ge) 夏天的美好回憶。而在成績之外,中國運動員所展示出來的精神風貌和意誌品質,也將激勵著我們(men) 在未來勇敢前行。

  在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的帶領下,來自五個(ge) 大洲的運動員代表一起吹熄了奧運聖火的火種,為(wei) 期16天的巴黎奧運會(hui) 落下帷幕。閉幕式上,中國奧運代表團再次成為(wei) 了最亮眼的集體(ti) 之一,在旗手舉(ju) 重運動員李發彬和曲棍球運動員歐紫霞的帶領下,運動員盡情享受著奧林匹克的氛圍,也回味著他們(men) 在這個(ge) 夏天優(you) 異的表現。

  40金、27銀、24銅,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hui) 上取得的最終成績單,他們(men) 也創造了境外參加奧運會(hui) 的最好成績。透過這幾個(ge) 簡單的數字,更應該看到的是中國體(ti) 育捍衛傳(chuan) 統優(you) 勢、力爭(zheng) 突破進取的全麵發展。

  首先,我們(men) 在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中展現出了絕對的王者之姿。雖然麵臨(lin) 著很多外國年輕選手的強勢挑戰,中國乒乓球隊最終還是包攬了五個(ge) 項目的所有金牌,並且首次拿到奧運會(hui) 的混雙金牌,捍衛了“國球”的榮耀。

  包攬金牌的不隻有乒乓球隊,中國跳水夢之隊在巴黎也曆史性地實現了這樣的成就。最為(wei) 難能可貴的是,跳水隊和乒乓球隊一樣,在很多單項上都有不止一名有奪金實力的運動員,為(wei) 中國代表團提供了“雙保險”。比如在乒乓球女單、跳水男子三米板、女子十米台的比賽中,中國代表團都是收獲了金銀牌,這種人才儲(chu) 備的深度可見一斑。

  而提到人才儲(chu) 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代表團的另外一個(ge) 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射擊。中國射擊隊在巴黎奧運會(hui) 上大放異彩,共獲得5金2銀3銅,創造了射擊隊的奧運會(hui) 最好成績。

  中國射擊隊不但延續了我們(men) 在步槍和手槍項目的傳(chuan) 統,拿到了手槍項目中此前從(cong) 未拿過的速射金牌,還在此前相對較弱的飛碟項目上也有所突破,獲得1銀1銅,展示出了全麵的進步。而從(cong) 運動員的年齡構成上來看,射擊隊不但有盛李豪、黃雨婷這樣的“00後”,劉宇坤這樣的“90後”,還有李越宏這樣的“80後”老將。老中青三代結合,也體(ti) 現出我們(men) 在優(you) 勢項目上的梯隊建設做得非常紮實。

  此外,中國代表團在其他優(you) 勢項目也有著出色的發揮,比如舉(ju) 重、體(ti) 操和羽毛球。尤其是舉(ju) 重,在單項總數和準入人數都有調整之後,依然能夠頂住壓力,在參加的6個(ge) 單項中拿到5枚金牌。

  除了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之外,隨著中國體(ti) 育綜合實力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hui) 上也開始在越來越多的項目上有所建樹。本次奧運會(hui) ,是中國代表團參加小項總數最多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巴黎奧運會(hui) 的小項總數和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相比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實現的。這其中的一些比賽,比如霹靂舞、小輪車、速度攀岩,中國隊都是首次參賽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突破,這也是巴黎奧運會(hui) 上中國代表團最大的收獲,中國的健兒(er) 們(men) 在很多歐美運動員占主導的運動項目上,創造了曆史性的突破。

  在男子100米自由泳的決(jue) 賽中,當時還不滿20歲的小將潘展樂(le) 橫空出世,勇奪金牌的同時,也打破了世界紀錄。

  3天之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決(jue) 賽上,潘展樂(le) 攜手三位隊友,再次勇奪金牌,打破了美國隊在這個(ge) 項目40年的壟斷,用實力證明了歐美運動員可以做到的事情,亞(ya) 洲運動員也一樣能做到。

  和潘展樂(le) 同為(wei) “00後”的鄭欽文,同樣創造了曆史。在接連戰勝了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強大對手之後,鄭欽文為(wei) 中國網球拿到了奧運會(hui) 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鄭欽文的隊友王欣瑜和張之臻,則收獲了網球混雙的首枚銀牌。中國網球和中國遊泳的多點開花,證明了他們(men) 的崛起並不是依靠某一名天才運動員,而是整體(ti) 的進步。

  突破不單要依靠實力,同樣需要長久的堅持。在幾代人數十年的堅持努力之下,中國花樣遊泳隊和中國藝術體(ti) 操隊,都在巴黎收獲了曆史首枚金牌。和純競技項目不同,花樣遊泳和藝術體(ti) 操都兼具了競技技巧和藝術表達,也在比賽中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在這兩(liang) 個(ge) 打分項目中獲得成功,不但代表世界對於(yu) 中國運動員競技水平的認可,也體(ti) 現了他們(men) 對於(yu) 中國式審美和中國文化的認可。

  中國體(ti) 育的整體(ti) 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讓這樣的曆史性突破在巴黎頻繁地綻放。中國代表團在12個(ge) 小項中,首次獲得金牌,8個(ge) 小項首次獲得獎牌,還有13個(ge) 小項取得了曆史最好名次。

  在女子曲棍球的比賽中,中國姑娘時隔26年之後,再次闖進決(jue) 賽,最終收獲一枚銀牌。女子橄欖球比賽中,曆史性地闖入了前六。在拳擊項目中,以常園、吳愉、楊柳、李倩為(wei) 代表的中國女將拿到3金1銀,創造了中國女子拳擊的曆史。摔跤項目的1銀4銅,柔道、鐵餅和鏈球的獎牌,都證明了中國運動員已經可以在越來越多的項目中追趕上世界領先水平,甚至是完成超越。

  有突破,也會(hui) 有遺憾,競技體(ti) 育的殘酷性不言而喻,並不是每一個(ge) 全情投入,都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是成功的反麵並不一定是失敗,汗水和淚水是對上一個(ge) 四年的注腳,也是下一個(ge) 四年再拚搏的起點。

  獎牌固然可貴,但是因為(wei) 熱愛走上賽場的他們(men) ,沒有失敗者。第五次征戰奧運會(hui) 的老將鞏立姣,本可以在東(dong) 京拿到金牌的最高峰退役,但是因為(wei) 熱愛,她選擇再次出征。雖然沒能登上領獎台,她卻認為(wei) 自己收獲了圓滿。

  同為(wei) 第五次參加奧運會(hui) ,在女子20公裏競走的賽場上,本屆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大的選手劉虹,被後輩楊家玉套圈超越。目送隊友衝(chong) 向終點的她,顯得如此輕鬆淡然。人們(men) 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但誰說前浪不是幸福的呢?畢竟他們(men) 的身後,有著一波波可靠的後浪。

  本屆奧運會(hui) ,“00後”中國運動員挑起了大梁,這批新一代的中國運動員,不但繼承了老一輩的堅持、刻苦和努力,用實力和成績接過了接力棒,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著他們(men) 的陽光和自信,詮釋著當代中國年輕人的形象。不驕且不躁,不卑亦不亢。

  奧運會(hui) 之所以特殊,是因為(wei) 每一個(ge) 走上奧運賽場的中國健兒(er) ,都代表了一個(ge) 國家的形象,背負著十幾億(yi) 人的期盼。這一份國家榮譽,是他們(men) 頑強拚搏的目標,更是他們(men) 奮勇向前的動力。

  從(cong) 1932年中國運動員首次參加奧運會(hui) ,到1984年奪得第一塊金牌,我們(men) 用了52年的時間。從(cong) 第一塊金牌到如今的第303塊金牌,我們(men) 用了40年的時間。而在獎牌和榮耀的背後,我們(men) 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中國健兒(er) 享受著比賽本身,並展現著奧林匹克精神。

  四年,是運動員職業(ye) 生涯一個(ge) 特殊的符號,也是關(guan) 注運動員、關(guan) 心體(ti) 育的人們(men) 生命中,一道道記憶的弧線。一個(ge) 個(ge) 四年,串起了美好,連接著期盼。而這樣的中國代表團,這樣的中國運動員,值得期盼。

  巴黎奧運會(hui) 無數動人瞬間的背後,展現的是中國體(ti) 育健兒(er) 無所畏懼的拚搏,是團結合作的力量,是為(wei) 夢想堅持的信念,是超越自我的衝(chong) 勁和韌勁。健兒(er) 們(men) 大力弘揚中華體(ti) 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堅持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幹淨的金牌,以昂揚的鬥誌、頑強的作風、高超的技能,書(shu) 寫(xie) 了中國體(ti) 育昂揚奮進的嶄新篇章,展現了體(ti) 育戰線改革創新、奮勇向前的時代風貌。以體(ti) 育為(wei) 鏡,中國體(ti) 育代表團的表現,讓我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繁榮富強的中國,有著創造任何奇跡的可能。隨著巴黎奧運會(hui) 的結束,巴黎殘奧會(hui) 也將於(yu) 8月28日到9月8日舉(ju) 行,也祝願中國殘奧健兒(er) 再創佳績,延續輝煌。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