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我沒有想到,大陸鄉(xiang) 村的文化氛圍這麽(me) 濃鬱,在一個(ge) 村子裏能同時體(ti) 驗書(shu) 法、版畫、漆扇等活動,很容易就讓人放鬆下來。”8月15日,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下陳街道橫河陳村,台青吳心妤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
當日,“共享非遺 匠心傳(chuan) 承——兩(liang) 岸青年非遺體(ti) 驗活動”在該村舉(ju) 行,20位台灣青年赴一場“Country walk”(鄉(xiang) 村漫步),在美麗(li) 鄉(xiang) 村體(ti) 會(hui) 濃濃文化味。
“同學們(men) ,楷書(shu) 中所有筆畫都由三部分組成——起筆、行筆、收筆……”在位於(yu) 橫河陳村的墨桐書(shu) 齋,負責人賀媚娜手把手教台灣青年書(shu) 法技藝。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xi) 後,大家在扇子上寫(xie) 下“前程似錦”“無憂無慮”“萬(wan) 事順遂”等字樣,用於(yu) 製作漆扇。
台青李泰誠表示,書(shu) 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此前他沒有練過書(shu) 法,這次初步學習(xi) 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用筆技巧,感覺很有趣,回台灣後可以多加練習(xi) ,寫(xie) 出更好的作品。
隨後,台灣青年們(men) 又學起了版畫,一刀一刻間,大家心儀(yi) 的卡通人物便初具雛形。李泰誠很喜歡“熊出沒”IP,他的版畫作品以熊大熊二為(wei) 原型。
8月15日,台灣青年展示製作完成的版畫。傅飛揚 攝
“大陸的一些動漫作品在台灣很受歡迎,《熊出沒》正是其中之一。這幾年,抖音、小紅書(shu) 等社交平台也吸引了很多台灣年輕人,我相信兩(liang) 岸青年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一定能加深對彼此的理解,越走越近。”李泰誠說。
橫河陳村內(nei) 的丁字老街現存明清建築131間,2021年初,當地創新采用“一元認租”商業(ye) 模式,針對文創、書(shu) 店、咖啡館、直播團隊、設計團隊、藝術策展等類別,吸引年輕人留在古村發展新業(ye) 態。
截至目前,當地累計引入了30家不同形式的新業(ye) 態店鋪,古村也因為(wei) 年輕人和新業(ye) 態“青春”起來。
在書(shu) 店翻閱一本好書(shu) ,在咖啡館點上一杯飲品,大陸鄉(xiang) 村的豐(feng) 富業(ye) 態和鬆弛感給台青們(me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直呼“逛不過來”。
“我已經來大陸五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次鄉(xiang) 村之行讓我明白,了解大陸的發展不能隻關(guan) 注高樓林立的大城市,守護傳(chuan) 統文化、發展旅遊業(ye) 的小村子也很有魅力。”吳心妤表示,回到台灣後,她會(hui) 把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分享給親(qin) 朋好友,推薦大家親(qin) 自來走一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