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以醫者仁心守護健康中國——寫在第七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

發布時間: 2024-08-19 08:32:00 來源: 新華社

  他們(men) 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jun) 。

  2024年8月19日,全國超1400萬(wan) 名衛生健康工作者再次迎來自己專(zhuan) 屬的節日——中國醫師節。

  “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健康服務”,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大力弘揚崇高職業(ye) 精神和“大醫精誠”醫德醫風,築牢14億(yi) 多人的健康基石。

  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實際行動譜寫(xie) 大愛之歌

  2024年7月28日,因山洪引發山體(ti) 滑坡,湖南衡陽南嶽區嶽林村多人被埋,受傷(shang) 人員中有腦出血、失血性休克等複雜病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餘(yu) 波和同事們(men) 24小時“應戰”。

  2024年7月30日,在湖南省湘潭縣河口中學安置點,醫務人員為(wei) 受洪水影響而轉移安置的群眾(zhong) 檢查身體(ti) 。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參與(yu) 這次救援之前,餘(yu) 波剛剛結束湖南嶽陽華容團洲垸洪災後醫療保障任務。

  “在麵對重大傳(chuan) 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lin) 危不懼、義(yi) 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餘(yu) 波難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首個(ge) “中國醫師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許下誌願:“隻要是患者需要,再危險也要一往無前。”

  牢記使命,方能不負重托。

  “醫生就像救火隊員,必須爭(zheng) 分奪秒護生命。”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翁心華,常年與(yu) 細菌病毒打交道,被稱為(wei) 與(yu) 病毒過招的“福爾摩斯”。

  從(cong) 多年堅守一線參與(yu) 傳(chuan) 染病救治,到悉心培育醫院感染科後繼人才……翁心華對後輩言傳(chuan) 身教:傳(chuan) 染病防治事業(ye) 艱苦、有風險,但隻要傾(qing) 力投入就會(hui) 有收獲。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翁心華在工作(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廣大醫務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長期以來,我國廣大醫務人員以病人為(wei) 中心,用實際行動,譜寫(xie) 一曲曲大愛之歌。

  “服從(cong) 祖國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從(cong) 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兒(er) 科專(zhuan) 業(ye) 畢業(ye) ,隻身來到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從(cong) 醫,推廣新法接生、科學育兒(er) 、兒(er) 童計劃免疫,大幅降低當地嬰兒(er) 死亡率。

  病人聽說是“北京來的大夫”,排隊找上門。路生梅白天坐診、出診,夜晚在油燈下看書(shu) 、記筆記,學會(hui) 了婦產(chan) 科、皮膚科技術,又自學針灸,成為(wei) “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

  2022年11月16日,在陝西省榆林市佳縣,路生梅(右)在家中為(wei) 患兒(er) 義(yi) 診。 新華社發(鄒競一 攝)

  從(cong) 芳華到白發,從(cong) 曾經的“小路醫生”到操著一口陝北普通話的“路奶奶”,半個(ge) 多世紀的堅守,她始終初心不改。

  為(wei) 人民健康服務,他們(men) 是救死扶傷(shang) 的英雄,也是一個(ge) 個(ge) 平凡的人。“白衣戰士”的堅守奉獻,換來億(yi) 萬(wan) 人民的健康平安,值得全社會(hui) 尊重和愛護。

  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設立為(wei) “中國醫師節”,廣大醫務人員從(cong) 此有了自己的節日。這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醫務人員優(you) 秀業(ye) 績的充分肯定。

  對於(yu) 醫務工作者群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關(guan) 愛有加——

  “要加強對醫務工作者的保護、關(guan) 心、愛護”“關(guan) 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ye) 榮譽感”“在全社會(hui) 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

  聚焦醫務工作者的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ye) 環境等內(nei) 容,我國通過建立相關(guan) 製度,讓人民生命健康守護者的權益有了保障,也讓他們(men) 有了更多暖心支撐。

  在黨(dang) 的領導和關(guan) 懷下,我國醫師隊伍發展建設成果顯著。2023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1247萬(wan) 人,其中執業(ye) 醫師和執業(ye) 助理醫師478萬(wan) 人,注冊(ce) 護士563萬(wan) 人。

  以大愛和責任,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修醫德、行仁術,努力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用心守護14億(yi) 多人民健康福祉。

  薪火相傳(chuan) ,書(shu) 寫(xie) 大醫精誠的時代篇章

  “崇尚醫德、鑽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寄語,始終激勵著廣大醫務工作者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wei) 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

  50年完成1.5萬(wan) 多例胸外科手術,為(wei) 尋找針刺麻醉最佳穴位在自己身上紮針試驗……已故“七一勳章”獲得者、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為(wei) 人民健康奉獻了一生。

  1980年1月16日,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中)在內(nei) 蒙古結核病院與(yu) 胸外科醫師討論病例(翻拍照片)。 新華社發

  “做白求恩式的好大夫”——辛育齡的身體(ti) 力行,在胸外科副主任馬千裏心頭刻下恒久印記。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zhong) 需要的地方……近三年來,由馬千裏擔任首任隊長的“辛育齡小分隊”活躍在社區、學校和企事業(ye) 單位,為(wei) 群眾(zhong) 開展義(yi) 診谘詢、健康科普,累計服務患者3000餘(yu) 人。

  “醫院組建‘辛育齡小分隊’,就是要像辛老那樣,將黨(dang) 的溫暖和關(guan) 懷送到群眾(zhong) 身邊,將醫學發展的成果帶給基層共享。”中日友好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宋樹立說,“辛育齡小分隊”將進一步對接社區需求,讓優(you) 質醫療服務惠及更多居民。

  “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精心鑽研業(ye) 務,加強醫德修養(yang) ,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解除病患多作貢獻。”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中國醫者踐行使命,書(shu) 寫(xie) 大醫精誠的時代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yi) 的名字出現在“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中。

  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yi) 在上海瑞金醫院為(wei) 病人看病(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成功實現將惡性細胞改造為(wei) 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lin) 床治療新策略,確立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這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致力於(yu) 解決(jue) 患者的疑難雜症。

  他放棄申請藥物專(zhuan) 利,無私公開治療方案,隻為(wei) 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奮戰在醫學教育一線,培養(yang) 大批優(you) 秀醫學人才,隻為(wei) 讓更多年輕人成長起來,接續實現醫學理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後麵的0。

  為(wei) 了更好地把健康這個(ge) “1”夯得更實,醫務工作者一代代接力前行、不懈攀登。

  縣域內(nei) 就診率90%,讓優(you) 質醫療資源更“親(qin) 民”;托育服務位數約480萬(wan) 個(ge)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12.8億(yi) 人次,充分發揮“治未病”優(you) 勢;法定傳(chuan) 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係統覆蓋8.4萬(wan) 家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預警能力……

  2024年6月1日,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新生兒(er) 科病房,護士為(wei) 新生兒(er) 喂奶。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023年,我國孕產(chan) 婦、嬰兒(er) 、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均降至曆史最低水平;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10年來提升近4歲……

  瞄準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獲得感的提升,醫務工作者大力弘揚崇高職業(ye) 精神,精心鑽研業(ye) 務,為(wei) 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zhong) 健康不斷作出貢獻。

  改革奮進,彰顯守護人民健康的新擔當

  今年夏天,由於(yu) 血糖值較高且感覺有點視物模糊,患糖尿病多年的福建三明市民朱先生來到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nei) 分泌科住院治療。

  與(yu) 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次除了醫師開具藥物處方外,內(nei) 分泌科的疾病管理師還出具了一份“健康報告”,對朱先生的身體(ti) 狀態和生活方式進行了詳細評估,其中包含調節日常飲食、運動、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個(ge) 性化處方。

  “這些年的改革讓我們(men) 有真切感受,不僅(jin) 藥價(jia) 降了、醫保報銷多了,而且醫療服務更多元、健康更有保障了。”朱先生說。

  解決(jue)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ti) 係,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依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慢阻肺專(zhuan) 病特色科室,增強早期篩查、診斷治療能力,轄區內(nei) 400餘(yu) 名慢阻肺病患者簽約了家庭醫生,實施“促、防、診、控、治、康”六位一體(ti) 全方位照護。

  “基層醫務人員不是‘隻會(hui) 開藥’,在常見病、慢性病預防診治方麵大有可為(wei) ,我們(men) 要精細化做好居民健康服務,持續增強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什刹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連元元說。

  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為(wei) 病人看病(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深化醫改作出新部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說,深化醫改要為(wei) 到2035年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奠定堅實基礎,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縣級層麵全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預防、治療、康複、健康促進等一體(ti) 化醫療衛生服務;

  全麵提升醫療質量,在全國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ti) 驗”主題活動,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從(cong) 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ti) 係,到深化以公益性為(wei) 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發揮醫改主力軍(jun) 作用。

  2023年3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為(wei) 患者進行CT檢查。 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廣大醫務人員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希望和殷殷囑托,崇尚醫德、提升醫術,必將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為(wei) 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zhong) 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文字記者:董瑞豐(feng) 、李恒、田曉航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籌:楊洋、吳蓉、鄭雅寧、李逾男、王宇軒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