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保護永續利用自然資源 繪就美麗中國“生態基底”

發布時間: 2024-08-21 10:26:00 來源: 人民網

  8月2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自然資源部關(guan) 於(yu) 保護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紮實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發布會(hui) 現場。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發布會(hui) 現場。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優(you) 化國土空間規劃 實現美美與(yu) 共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ti) 。《實施意見》指出,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推動構建主體(ti) 功能明顯、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副局長苗澤表示,國土規劃聯係著民生邦本、劃定了“美麗(li) 中國”的堅實底線。在嚴(yan) 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底線基礎上,引導各地立足比較優(you) 勢有序發展,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

  苗澤介紹,通過優(you) 化城鄉(xiang) 功能布局和空間格局,健全城市規劃體(ti) 係,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xiang) 融合、陸海統籌的空間格局。聚焦“綠色低碳、環境優(you) 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總目標,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如何畫出美麗(li) 中國的“數字底圖”?苗澤表示,要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係統,推進“可感知、能學習(xi) 、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建設,提高治理效率,構建數字化治理體(ti) 係。

  構建保護治理大格局 覆蓋“山頂海底”

  保護自然生態係統,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是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實施意見》指出,開展“大美自然”建設重大行動,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機製。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複司副司長李建中介紹,“十三五”以來,部署實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治理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曆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複480萬(wan) 畝(mu) ,整治修複海岸線近1680千米、濱海濕地超過75萬(wan) 畝(mu) ,紅樹林地麵積已增長至45萬(wan) 畝(mu) 。

  “建設‘大美自然’還要從(cong) 四個(ge) 方麵務實推進。”李建中介紹,一是圍繞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施重大行動;二是科學規範實施生態保護修複;三是完善生態保護修複製度機製;四是深化生態保護修複領域國際合作。通過做強做亮“中國山水工程”品牌,傳(chuan) 播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理順能源資源產(chan) 業(ye) 鏈 推進“綠色勘查”

  《實施意見》提出,推動能源和重要礦產(chan) 資源增儲(chu) 上產(chan) ,大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完善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探產(chan) 供儲(chu) 銷統籌和銜接體(ti) 係。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副司長楊尚冰表示,地質勘查是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產(chan) 業(ye) 鏈的源頭,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正確處理好地質找礦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部署了95個(ge) 綠色勘查示範項目。發布《綠色地質勘查工作規範》行業(ye) 標準,開展培訓和推廣,提升地質勘查作業(ye) 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楊尚冰介紹,近日,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全麵實施綠色勘查的通知》,加快推進綠色勘查工作。

  楊尚冰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完善標準規範,提升管理水平,深入推進綠色勘查工作,在高水平環境保護中更高質量、更高標準推進地質勘查工作,找大礦、找好礦、找國家急需的礦,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搭建數字化治理體(ti) 係 測繪“時空基底”

  《實施意見》指出,提升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e) 轉型升級,加強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建立新一代國家測繪基準體(ti) 係。

  為(wei) 空間地理數據資源“增磚添瓦”。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副司長陳軍(jun) 介紹,2022年以來,為(wei) 了滿足各方麵對實景三維數據的旺盛需求,累計建設了約700萬(wan) 平方千米不同精細度的地形級、城市級、部件級實景三維模型,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提供統一的時空基底。

  推動測繪數據多維度“轉型升級”。陳軍(jun) 表示,通過統籌整合全國自然資源係統的3000多座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基本建成基於(yu) 北鬥的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目前具備為(wei) 各類測繪活動提供全國統一測繪基準服務的能力,服務支撐綠色智慧生活和北鬥導航產(chan) 業(ye) 發展。”

  讓空間地理數據要素“一碼通行”。陳軍(jun) 介紹,在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方麵,發揮地理實體(ti) 碼的作用,推進“一碼管空間”,全方位支撐自然資源業(ye) 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組織開展季度遙感影像監測,助力耕地保護等。

  “數據為(wei) 王、應用為(wei) 本、創新為(wei) 要、安全為(wei) 基。”陳軍(jun) 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以數據之治助力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實習(xi) 生徐皓萱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