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1198公裏的京哈高速鐵路,宛如銀色紐帶,穿越燕山山脈,跨過遼河之畔,抵達北國之城哈爾濱。今年夏天,這條通往寒地的鐵路線異常火熱。
遊人在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的太陽湖上遊覽。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北京持續高溫,哈爾濱涼爽很多,坐高鐵最快不到5個(ge) 小時,就算帶孩子也很方便。”北京市民孟女士一家三口,剛剛結束在哈爾濱的旅行。清爽宜人的天氣、量大味美的哈埠菜、人氣爆棚的中央大街和東(dong) 北虎林園,給她帶來不少驚喜。
今年初,哈爾濱憑借冰雪遊現象級“出圈”,到“爾濱”去看看成為(wei) 不少遊客的心願。炎炎夏日,清涼避暑遊成為(wei) “爾濱”的又一張名片。
遊客在哈爾濱建築藝術廣場遊覽。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從(cong) 中央大街的歐陸風情到太陽島的濕地風光,從(cong) 鬆花江畔的落日餘(yu) 暉到啤酒節的暢快淋漓……美團數據顯示,“爾濱”吸引著越來越多外省市遊客,其中,北京市以6.42%的比重遙遙領先。
“今年夏天,我們(men) 這趟線的客人明顯增多,幾乎趟趟滿員。”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京哈線一組列車長田廣明說,京哈高鐵全線貫通3年多以來,見證了冬天的“冰雪奇緣”,更在夏日續寫(xie) 文旅新篇。
自2007年起,京哈高鐵曆時近14年建設完成,克服了山體(ti) 陡峭、寒地凍土等諸多困難,成為(wei)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這條來之不易的高速鐵路上列車飛馳,縮短的是兩(liang) 地的距離,激活的是人們(men) 對北國風光的向往。
《遇見·哈爾濱》江上沉浸式演藝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據統計,今年2月,從(cong) 外地來哈爾濱的遊客達2829.3萬(wan) 人次;7月,這一數字躍升至3224.4萬(wan) 人次。今年上半年,北京到哈爾濱的鐵路客流量116.5萬(wan) 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2.8%,7月達27.6萬(wan) 人次。
“京哈高鐵洋溢著鬆弛感。”來自北京的遊客齊先生已經二刷“爾濱”。他說,今年初來時,冰城的冰雪美景恢弘又純粹,印象深刻。這次選擇在夏天來,就是為(wei) 了感受不一樣的風情,這座中西交融的曆史名城氣質獨特,“值得”。
人們(men) 在哈爾濱國際啤酒節現場觀看無人機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延續冬日“寵客”,哈爾濱“上新”不斷。哈爾濱大劇院裏劇目不斷,鬆花江上常有無人機表演、帆船燈光秀;7月開園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夢幻冰雪館,讓遊客穿越時空“一秒入冬”;看完江上演出《遇見·哈爾濱》,不少觀眾(zhong) 感慨“更愛這座城”。
哈爾濱馬迭爾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秦曉燕說,哈爾濱持續挖掘文化底蘊,放大資源優(you) 勢,推進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冬夏兩(liang) 旺、四季繁榮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鐵路方麵表示,隨著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各項配套改革與(yu) 服務將不斷深入,進一步助力沿線地區人文交流與(yu) 經濟發展,緊密環渤海地區和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間的聯係,為(wei)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貢獻力量。
從(cong) 北京到“爾濱”,千裏高鐵多拉快跑,北國風光愈發迷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