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達喀爾快速公交係統項目車站和公交車。 新華社記者 王子正攝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以電動載人汽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在全球受到廣泛歡迎,為(wei)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中非綠色能源領域合作持續深化,中國風電、光伏產(chan) 品遠銷海外,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和用得起的能源。以塞內(nei) 加爾為(wei) 代表,雙方綠色合作加速落地生根。
近日,比亞(ya) 迪在塞內(nei) 加爾首都達喀爾舉(ju) 辦首場品牌發布會(hui) ,正式麵向塞內(nei) 加爾市場推出電動車型“元PLUS”,該車型具有續航能力強、技術先進、服務可靠、價(jia) 格合理、維護成本低等特點,能很好解決(jue) 當地傳(chuan) 統車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及空氣汙染問題。該車型的引入為(wei) 塞內(nei) 加爾民眾(zhong) 提供更加環保、高效且智能的出行選擇,受到當地消費者的廣泛關(guan) 注和歡迎。截至目前,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的足跡已遍及南非、摩洛哥、突尼斯等9個(ge) 非洲國家。未來,比亞(ya) 迪將繼續深化非洲市場布局,助力非洲大陸綠色發展。
中國新能源產(chan) 品正逐步走進塞內(nei) 加爾尋常百姓家,如在遍布該國各地的太陽能路燈中,大部分使用的是來自中國的產(chan) 品。此外,由於(yu) 缺乏足夠的儲(chu) 存條件,塞內(nei) 加爾每年的蔬菜水果損耗率很大,已有中國企業(ye) 與(yu) 塞內(nei) 加爾企業(ye) 探討建設太陽能蔬菜水果冷藏庫,減少農(nong) 產(chan) 品的損失,提高農(nong) 民收入。
中塞新能源產(chan) 業(ye) 合作持續深化。中國企業(ye) 在達喀爾承建了非洲第一條使用純電動客車的快速公交係統(BRT),121台18米長純電動客車全部來自中國製造。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20個(ge) 車站和維保基地也都設置有中國製造的光伏係統。
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有效推動當地綠色轉型與(yu) 可持續發展。塞內(nei) 加爾城市和農(nong) 村電力供應不均衡,鄉(xiang) 村地區電力短缺嚴(yan) 重製約農(nong) 村居民生產(chan) 生活。目前已有中國公司參與(yu) 農(nong) 村離網發電項目計劃,在沒有電網通達的農(nong) 村建設太陽能離網光伏電站以及配套的低壓輸電網與(yu) 配套服務,進而提供電力基礎設施和生活用電,解決(jue) 電力覆蓋問題,同時會(hui) 為(wei) 部分村莊配備如水泵、榨油機等生產(chan) 設備,促進農(nong) 村發展。如果項目順利實施,將提升新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偏遠農(nong) 村地區通電率,在偏遠地區創造就業(ye) 。
中國幫助保障塞內(nei) 加爾新能源供應。塞內(nei) 加爾在電力能源和基礎設施方麵有迫切需求,當地光照資源豐(feng) 富,有利於(yu) 發展光伏等新能源項目。今年6月,塞內(nei) 加爾新政府發布能源轉型戰略報告,強調首先是使用本國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多樣化能源結構,以保證塞內(nei) 加爾的能源安全和主權,同時也響應對抗氣候影響的國際承諾,增加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新能源達到40%的能源結構,比目前的水平(31%)提高9個(ge) 百分點。近年來,中國企業(ye) 在塞內(nei) 加爾已開始投資建設光伏發電廠,並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二期光伏儲(chu) 能項目已經開始可行性研究,展現出良好合作前景。一些來塞投資的中國企業(ye) 正在準備建設自用的太陽能發電廠,同時減少重油發電對環境的汙染。中國企業(ye) 也在研究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沿線鋪設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自用或提供給沿線的農(nong) 戶。
塞內(nei) 加爾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在電力領域,非洲擁有豐(feng) 富的水能、太陽能、風能、光能等資源:撒哈拉沙漠位於(yu) 赤道附近,光伏發電的自然條件獨一無二;非洲海岸線長,海洋風力發電資源優(you) 勢明顯。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技術成熟,已在非洲實施了數百個(ge) 清潔能源發電和電網項目,許多已成為(wei) 當地發展清潔能源的標誌性項目,包括南非德阿風電站、肯尼亞(ya) 加裏薩光伏電站、盧旺達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等。中國具有的生產(chan) 技術優(you) 勢同非洲自然環境稟賦形成互補,雙方合作符合各自利益,相信借由南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契機,中國與(yu) 包括塞內(nei) 加爾在內(nei) 的非洲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一定能夠實現共贏。
非洲大陸是一片廣袤富饒、充滿朝氣的熱土,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塞經濟、計劃與(yu) 合作部長阿卜杜拉馬內(nei) ·薩爾表示,塞方願同中方加強配合,擴大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的“大年”。中非合作論壇作為(wei) 中非開展集體(ti) 對話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製與(yu) 平台,已成為(wei) 南南合作和國際對非合作的榜樣。中非新能源領域的互利共贏合作,進一步充實了中非合作論壇的內(nei) 涵,成為(wei) 中非合作新的亮點和增長極。中塞雙方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不斷深化新能源優(you) 質產(chan) 能合作,將幫助當地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實現能源轉型,造福人民,為(wei) 中塞合作開辟更加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