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guan) 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2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5%,成為(wei) 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新勢能。
據海關(guan) 初步測算,2024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2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5%;高於(yu) 同期我國外貿整體(ti) 增速4.4個(ge) 百分點。從(cong) 2018年的1.06萬(wan) 億(yi) 元,到2023年的2.38萬(wan) 億(yi) 元,5年間,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了1.2倍。
我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2023年,海關(guan) 監管的跨境電商、跨境郵件快件達70多億(yi) 件,平均每天2000萬(wan) 件左右。對此,海關(guan) 不斷創新監管方式,開發應用跨境電商進出口監管係統,著力提升跨境電商通關(guan) 效率。同時,采取一係列措施,確保既能通得快、又能管得住。
廣州創新出口集拚模式
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如今,跨境電商已成為(wei) 直接鏈接全球消費者和生產(chan) 者的貿易新橋梁,人人都可參與(yu) 其中。
國內(nei) 消費者在短視頻平台觀看帶貨直播,下單後最快一天就能喝到來自法國的紅酒;
國外消費者在電商平台上輕點鼠標,隻需兩(liang) 三天,就能穿上來自中國的最新款時裝。
廣州作為(wei) “千年商都”,在物流、倉(cang) 儲(chu) 、貨物品類等方麵具有優(you) 勢,吸引了超1000家跨境電商企業(ye) 在廣州開展業(ye) 務,形成了一個(ge) 從(cong) 政策優(you) 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創新的完整跨境電商生態圈。
走進位於(yu) 廣州南部、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位置的南沙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企業(ye) 的倉(cang) 庫內(nei) ,百餘(yu) 種商品正有序上架,成千上萬(wan) 個(ge) 包裹從(cong) 傳(chuan) 送帶上滑過,工作人員正熟練地打包、裝車。
廣州海關(guan) 行郵監管處四級調研員張宇元:目前,廣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主要為(wei) 食品、化妝品、皮革製品,涉及稅號1075個(ge) ,進口來源國和地區達到163個(ge) ,覆蓋全球五大洲。
企業(ye) 在“賣全球”中發展,消費者在“買(mai) 全球”中受益。近年來,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愈發豐(feng) 富,家用洗碟機、視頻遊戲設備、滑雪用具、啤酒、健身器材等熱銷商品,先後加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清單商品稅號達到1474個(ge) 。
廣州海關(guan) 行郵監管處四級調研員 張宇元:目前,廣州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呈現三方麵特點:
進口需求較大,自2015年以來進口規模連續9年保持全國首位。今年前7月,廣州跨境電商進口貨值達162.2億(yi) 元,同比增長6.7%,涉及消費者2370餘(yu) 萬(wan) 人次;
進口主流電商平台占比不斷提升;
商品種類仍以消費品為(wei) 主。
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和跨境電商出口快速發展,國產(chan) 潮流服裝、服飾箱包等“快時尚”零售商品在線訂貨消費模式廣受海外消費者青睞。但快銷品網購常因尺碼不匹配、消費者對穿搭效果不滿意等原因需要退換貨,跨境網購“退貨難”問題一度成為(wei) 困擾消費者和跨境出口企業(ye) 的難題。
廣州海關(guan) 所屬南沙海關(guan) 跨境電商監管科副科長李奇:在綜合保稅區倉(cang) 庫內(nei) 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揀、上架、存儲(chu) 、複運出口等業(ye) 務,還支持企業(ye) 將境外退貨的商品與(yu) 跨境電商出口貨物同倉(cang) 存儲(chu) 、“合包”配送、集櫃運輸,不僅(jin) 降低了企業(ye) 在境外設置退貨倉(cang) 的成本,還為(wei) 企業(ye) 節約管理和物流成本,進一步完善了跨境電商出口產(chan) 業(ye) 鏈。
依托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退貨政策,跨境電商出口企業(ye) 還可將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內(nei) 外的物流倉(cang) 儲(chu) 和管理團隊融合到同倉(cang) 運作,推動集拚出口商品物流管理成本降低30%。今年前7個(ge) 月,廣州海關(guan) 關(guan) 區內(nei) 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拚項目共配送包裹近5000萬(wan) 個(ge) ,相關(guan) 企業(ye) 節約國際物流運輸費用近12.5億(yi) 元。
自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拚模式落地以來,已吸引多個(ge) 跨境電商出口龍頭企業(ye) 入區開展相關(guan) 業(ye) 務,今年前7個(ge) 月,廣州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拚模式下進出貨值超200億(yi) 元,同比增長近5倍,集約使用綜合保稅區內(nei) 倉(cang) 庫麵積33萬(wan) 平方米,帶動就業(ye) 超3000人。
山東(dong) “夏日經濟”
火熱跨境電商新賽道
烈日炎炎,“夏日產(chan) 品”成為(wei) 國外消費者搶購的熱門商品,跨境電商季節性商品出口量漲勢明顯,為(wei) 我國外貿再添新活力。
日前,在煙台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24輛集裝箱車輛陸續駛出海關(guan) 監管卡口,滿載“清涼夏裝”“防曬霜”“戶外用品”等應季產(chan) 品,即將搭乘班輪發往韓國。今年夏季,國外消費者紛紛搶購“中國造”,跨境電商出口包裹量明顯增加。
供應鏈公司總經理戰肖斌:現在各大電商平台夏日商品銷售火爆,場所貨量大增,平均日發貨量接近10萬(wan) 單,日均周轉集裝箱貨車20輛。今年7月份,我們(men) 已累計對韓出口跨境電商215萬(wan) 單,貨值4300餘(yu) 萬(wan) 美元,同比增長13.7%。今年8月份,我們(men) 預計將突破220萬(wan) 單。
出口單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跨境電商時效要求也明顯提升,海關(guan) 等部門加強科技設備保障力度,提升口岸作業(ye) 和通關(guan) 查驗能力,確保應季電商商品快速出海。
青島海關(guan) 所屬煙台海關(guan) 駐芝罘辦事處稽查四科科長丁生:引入智能卡口電子關(guan) 鎖等科技設備,實現海關(guan) 、場所運營方、港口三方的數據互聯,不斷優(you) 化操作流程,全麵提升物流時效。
2024年前7個(ge) 月,青島海關(guan) 共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9700多萬(wan) 票,同比增長26%;其中7月份進出口1500多萬(wan) 票,同比增長23%。
浙江前7個(ge) 月體(ti) 育用品
出口同比增長26.9%
在這個(ge) 夏季,從(cong) 歐洲杯到奧運會(hui) ,從(cong) 運動器材到周邊產(chan) 品,在大型賽事帶來的體(ti) 育經濟領域中,活躍著大量“浙江製造”的身影。跨境電商作為(wei) 浙江外貿的亮點之一,也在賽事經濟中頻頻拔高,成為(wei) 浙江製造出口“新賽道”。
杭州海關(guan) 所屬義(yi) 烏(wu) 海關(guan) 統計分析科徐曉冰:隨著歐洲杯、奧運會(hui) 等國際賽事的舉(ju) 辦,今年義(yi) 烏(wu) 體(ti) 育用品出口迎來“大年”。1至7月,義(yi) 烏(wu) 體(ti) 育用品及設備出口58.1億(yi) 元,同比增長37.8%。
浙江電商企業(ye) 能夠把握住“賽事經濟”商機,離不開浙江跨境電商行業(ye) 先發優(you) 勢形成的成熟產(chan) 業(ye) 鏈,以及高效運轉的物流網絡。在全國首個(ge)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一批批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運抵杭州保稅物流中心海關(guan) 監管場所,經海關(guan) 快速監管驗放後,這些跨境電商商品將根據貨運航班運力情況,自由選擇通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浦東(dong) 機場等5個(ge) 長三角地區的空港口岸出口。
國際貨運代理公司關(guan) 務經理陳敏:一般來說,海外消費者在跨境平台下單後,5到7天就可以收到國內(nei) 賣家發出的商品,這也促進了更多的海外消費者選擇國內(nei) 的電商企業(ye) 下單。
目前,杭州保稅物流中心日均出口跨境電商包裹突破10萬(wan) 單。物流中心附近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則通過啟用全國首個(ge) “多層結構+智能化”的國際貨站,加密全貨運航線等舉(ju) 措,大幅提升空港貨運“容量”和運貨能力。截至目前,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全貨機航線27條,其中12條航線“綁定”的是貨郵吞吐量排名全球前25的機場,為(wei) 浙江地區跨境電商商品出口提供強大物流支撐。7月底,杭州空港還開通了一條杭州至日本大阪的全貨機航線,出口日本的跨境電商商品實現“次日達”。
杭州海關(guan) 所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guan) 綜合業(ye) 務二科二級主辦鮑敏衛:我們(men) 將海關(guan) 的監管作業(ye) 鏈條嵌入企業(ye) 物流作業(ye) 鏈條中,依托智慧海關(guan) 建設,比如說像使用一些智能同屏比對、智能審圖、智能分揀進一步壓縮海關(guan) 通關(guan) 時長。今年1至7月份,杭州空港岸出貨運量達到9.67萬(wan) 噸,同比增長53.7%,其中跨境電商出口貨運量達到了6.52萬(wan) 噸,占空港口岸出口貨運總量的近七成,呈現“貨運電商化”的特點。
據杭州海關(guan) 統計,1至7月,浙江體(ti) 育用品出口185億(yi) 元,同比增長26.9%,高於(yu) 浙江出口平均增速19個(ge) 百分點,其中對法國出口大幅增長53.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