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巴基斯坦媒體人走進新疆伊犁

發布時間: 2024-08-24 20:25: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伊犁8月23日電 題:巴基斯坦媒體(ti) 人走進新疆伊犁

  作者 陳欣怡

  在印刷機散發出的氤氳墨香中,巴基斯坦網絡媒體(ti) Stratheia總編輯穆爾塔紮·索蘭(lan) 吉鄭重地將一張紙收入信封。這張紙上剛剛打印出了他的名字:左側(ce) 用中文印刷,右側(ce) 則使用一種中國少數民族文字——錫伯文。

  22日,2024年“巴基斯坦媒體(ti) 及智庫人士中國行”活動走進新疆伊犁,來到察布查爾報社。就在這裏,第5874份《察布查爾報》,也是中國和世界唯一的一份錫伯文報紙於(yu) 一天前印刷出版。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約有錫伯族人口19萬(wan) 人,其中能使用錫伯語的約占82.5%。

  《察布查爾報》1946年創刊,至今已有78年曆史。巴基斯坦媒體(ti) 人對眼前這份報紙十分好奇:一共有幾版?發行量是多少?編輯部有幾個(ge) 人?

  《察布查爾報》三版文藝副刊版編輯吳新紅一一作出解答。她說,該報一共四版,全年發行100期,年發行量在24萬(wan) 份左右。目前共有16名員工,大多是錫伯族,負責從(cong) 編輯到印刷出版的全流程。

  “我很驚訝。這隻是一個(ge) 很小的團隊,卻保護傳(chuan) 承了一份民族的報紙。”巴基斯坦《新聞報》《國民報》《今日巴基斯坦》專(zhuan) 欄作家伊姆蘭(lan) ·哈立德說。

  察布查爾報社內(nei) ,收藏著報社曾經使用過的鉛鍋、鉛字模板等印刷設備。圖為(wei) 巴基斯坦媒體(ti) 及智庫人士參觀一台1967年購入的單字自動鑄字機。陳欣怡 攝

  “在新媒體(ti) 時代,該如何麵對電子化對紙質報紙的衝(chong) 擊?”巴基斯坦《國民報》新聞報道記者塔西爾·阿裏問。

  察布查爾報社社長郭新剛指了指報紙上的二維碼:“從(cong) 去年開始,我們(men) 創辦微信公眾(zhong) 號,多語種同步發行內(nei) 容,以擴大影響力。”郭新剛說,“但是,無論新媒體(ti) 如何發展,我們(men) 仍會(hui) 堅持發行紙質報紙。政府很支持,現在研究民族語言文字的人越來越多,伊犁師範大學也開設了錫伯語專(zhuan) 業(ye) ,不愁後繼無人。”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區,擁有47個(ge) 不同民族。僅(jin) 在伊寧市喀讚其民族風情街,就居住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13個(ge) 不同民族的民眾(zhong) 。當日,巴基斯坦媒體(ti) 和智庫人士來到喀讚其街道,他們(men) 在街邊觀看民族舞蹈表演,還邂逅了一場維吾爾族婚禮。

  22日,民族風情街上,巴基斯坦媒體(ti) 人與(yu) 當地維吾爾族居民一起跳起維吾爾族舞蹈。陳欣怡 攝

  “我徹底被現場的氛圍感染了,這裏和西方媒體(ti) 描述得完全不一樣。大家都跳著、舞著,非常開心。還有那場婚禮,我以為(wei) 隻是表演的一部分,沒想到這麽(me) 幸運,遇到了一場真正的婚禮。這裏有著超乎我想象的豐(feng) 富文化景觀。”巴基斯坦《觀察家報》數字編輯阿卜杜拉·高哈爾·馬利克說。

  喀讚其街道在打造風情街的同時,也將傳(chuan) 統民居保留下來。在街道一戶維吾爾族民眾(zhong) 的家中,巴基斯坦媒體(ti) 人受邀品嚐當地特色美食,還親(qin) 身上陣體(ti) 驗了饢的製作過程。

  “我來到這裏就跟回到家一樣。這戶人家的地毯、花瓶、窗簾都跟我們(men) 那非常像。我感到中國和巴基斯坦兩(liang) 國的文化底蘊有太多相通之處。”巴基斯坦《每日團結報》副主編兼首席數字編輯瑪瑞傑·法魯克說。

  當地居民毛麗(li) 旦·庫爾班江用流利的英語招呼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她從(cong)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現在在廣州做外貿生意,暑期回家探親(qin) 。毛麗(li) 旦·庫爾班江說,維吾爾族是熱情好客的民族,要讓每一位客人賓至如歸。

  22日,巴基斯坦媒體(ti) 人乘坐街區特色的電驅動馬車,參觀遊覽民族風情街。陳欣怡 攝

  乘坐街區特色的電驅動馬車,巴基斯坦媒體(ti) 人一行穿過喀讚其街道,路過街邊鮮豔的藍色房子,與(yu) 曬太陽的各族居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互相揮手致意。

  “在我看來,多樣性是中華民族的底色和力量。人是多種多樣的,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些共同的東(dong) 西將它們(men) 聯係在一起,在多樣性中有統一性,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像一束花,有不同品種和花色,但組合起來,共同創造了美麗(li) 的畫麵。”穆爾塔紮·索蘭(lan) 吉說。(完)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