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央廣財評 | 連續11年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中國新質生產力產業正成長

發布時間: 2024-08-24 20:21:00 來源: 央廣網

  近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現場展區內(nei) 人潮湧動,機器人們(men) 也各顯“絕活”,觀眾(zhong) 們(men) 紛紛駐足,觀摩並體(ti) 驗最新的科技成果。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加速突破,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機自然交互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減速器、控製器、伺服係統等關(guan) 鍵部件日益完善,焊接、噴塗等工業(ye) 機器人、手術、物流等服務機器人整機性能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中國機器人自主創新核心技術正逐漸轉化為(wei) 現實的新質生產(chan) 力,引領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截至2024年7月,中國持有的機器人相關(guan) 有效專(zhuan) 利超過19萬(wan) 項,占全球比重約三分之二。與(yu) 此同時,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工業(ye) 機器人市場,近三年新增裝機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服務機器人在家庭服務、醫療康養(yang) 等實現規模化應用,特種機器人在空海探索,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現場,備受關(guan) 注的人形機器人成為(wei) 一大亮點——“天工”實現全球首個(ge) 全尺寸純電驅人形機器人的擬人奔跑後再亮新技能,Walker S Lite已進汽車智能工廠實訓“打工”,幾十秒完成車輛質檢、兩(liang) 秒摘一顆果子,27款功能各異的人形機器人在展廳大顯身手。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加持下,機器人的感知交互、任務理解及執行能力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正逐漸滲透進工業(ye) 、農(nong) 業(ye) 、文旅等多個(ge) 場景應用,一個(ge) 人機共生的智能時代正拉開序幕。相關(guan)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人形機器人產(chan) 業(ye) 進入爆發期,預計到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chan) 業(ye) 規模將突破200億(yi) 元,未來功能型整機將逐步占據主流、發展潛力巨大。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廣泛滲透,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中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起步較晚,仍需克服正向設計能力薄弱,產(chan) 業(ye) 基礎不牢,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融合不足等問題。我國緊盯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堵點問題及時出台有針對性的措施良策,目前已出台《“十四五”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工業(ye) 機器人行業(ye) 規範條件》等政策舉(ju) 措,治理監管日趨完善,完善實踐載體(ti) 、製度安排、政策保障、環境營造,推動我國機器人科技實力加快實現質的飛躍、係統提升,引領我國從(cong)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大國躍升為(wei) 創新強國。

  中國大力推進“機器人+”應用行動,確保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行業(ye) ,實現創新發展的共享與(yu) 共贏。同時,深化國際分工合作,打造高效、優(you) 質、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積極推動中國機器人領域的規則、標準與(yu) 國際接軌,共同構建產(chan) 業(ye) 治理體(ti) 係。未來,我們(men) 應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促進全球先進生產(chan) 要素的集聚,加速構建中國新質生產(chan) 力未來產(chan) 業(ye) 良性發展的生態體(ti) 係。(央廣網評論員 陳越)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