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的洪水在身邊肆虐,他將繩子緊緊地綁在孩子身上,再奮力推向岸邊。三個(ge) 孩子都獲救了,他自己卻被濤濤洪水吞沒……
他叫李清學,是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留給這個(ge) 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事,別管我,保護好孩子!”
8月20日淩晨,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持續降雨,引發嚴(yan) 重山洪。
湍急的洪水中,一名婦女、三個(ge) 小孩被困在一台車上,焦急地等待救援。
洪水還在上漲!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清學接報後,帶人火速趕來,想方設法展開救援。
洪水越來越急。李清學幹脆把自己綁在一根繩子上,衝(chong) 向被困汽車。
一趟,兩(liang) 趟……第三趟時,不斷上漲的洪水已經齊肩深,李清學自己都站不穩了。他趕緊把村民扔來的第二根繩子緊緊綁在孩子身上,再奮力一推,岸上的村幹部和村民順勢把孩子往回拉。終於(yu) ,被困者全部安全獲救。
浪頭越來越大。奮戰了一個(ge) 多小時的李清學,已經精疲力竭。一個(ge) 浪頭打來,一個(ge) 鐵皮水箱重重地砸在李清學身上,瀝青碎塊又壓住了他的繩子,他無法再站起,倒在了滔滔洪水之中……
8月21日,在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村婦聯幹部臧春英講述李清學犧牲經過。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一同施救的村幹部說,李清學把孩子綁得非常結實,讓岸邊的人能夠在洪水中順利將孩子拉上來。
這根繩子,成了被困群眾(zhong) 的“生命繩”。
這是8月21日在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拍攝的李清學犧牲地點。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事後的小台子村沉浸在悲傷(shang) 中。村民說,李清學平時就是個(ge) 熱心腸,誰家裏要有事,他都隨叫隨到。
一位村民哽咽著回憶:“就在前幾天,李書(shu) 記知道我兒(er) 子兒(er) 媳都出去打工了,就我一人在家忙活新房裝修,他就天天過來幫我幹活。”
熟悉李清學的人都說,李清學的心裏,始終揣著一根“繩子”。這根無形的“繩子”,一頭拴在自己心上,一頭連著群眾(zhong) 百姓。
村裏的老黨(dang) 員呂學義(yi) 說,李清學從(cong) 前在村裏當會(hui) 計時,就總為(wei) 村民的各種事兒(er) 跑前跑後,還幫大家尋找增收致富的路子。近年來,李清學帶領50多戶村民綠化荒山荒坡1000多畝(mu) ,栽植新品種大棗約6萬(wan) 株。全麵達產(chan) 後,每戶年均可增收2萬(wan) 元。
“大棗基地建好了,他卻走了。”呂學義(yi) 流著淚道出的這句遺憾,傳(chuan) 遞著村民的心聲。
李清學救人犧牲的消息在網上傳(chuan) 開後,不少網友評論說:“他心裏一直裝著群眾(zhong) ,關(guan) 鍵時刻才這樣勇敢。”“他時時處處都在群眾(zhong) 的身邊,是人民群眾(zhong) 的貼心人。”
因為(wei) 心裏有無形的“繩子”,才能在關(guan) 鍵時刻,把“生命繩”牢牢係在群眾(zhong) 身上。
危難是一麵鏡子,照出了黨(dang) 員幹部的作風成色,也照出了基層幹群的深情聯係。
李清學這樣的基層黨(dang) 員幹部,平時平平凡凡,關(guan) 鍵時刻卻站得出來、衝(chong) 得上去,展現出心係群眾(zhong) 安危的非凡一麵。
這是8月21日在建昌縣黑山科鄉(xiang) 小台子村村委會(hui) 拍攝的李清學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李清學生前的微信名是“勿忘我”。這既是他像勿忘我小花一樣平凡生活、積極奉獻的宣示,也一定會(hui) 是小台子村村民和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他的銘記——銘記他英勇救人的光榮事跡,更要銘記和傳(chuan) 承他植根群眾(zhong) 、愛護群眾(zhong) 的奉獻精神。
葫蘆島的洪水還在肆虐。李清學的名字,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樣,已深深刻在了當地群眾(zhong) 的心中。
記者:許雄、鄒明仲
題圖漫畫:潘紅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