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是蔬菜市場旺季,需求量較大。加之汛情、高溫等因素影響,鮮嫩蔬菜供不應求、價(jia) 格上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加強督促指導,各主產(chan) 區加大生產(chan) 和調運力度,多措並舉(ju) 保障蔬菜市場供應。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統計,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麵積1.06億(yi) 畝(mu) ,同比增加90萬(wan) 畝(mu) ,處於(yu) 年內(nei) 較高水平,穩產(chan) 保供有基礎。
7月以後,北京地區鮮嫩蔬菜的主要供應地北移到河北北部地區和內(nei) 蒙古中東(dong) 部地區。在山西中北部地區和遼寧西南部地區,由於(yu) 連續半個(ge) 多月的陰雨天氣,菜地積水,露地蔬菜采收量減少。
北京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市場協調產(chan) 地保供,擴大采購渠道,積極與(yu) 山東(dong) 、河北南部等蔬菜種植基地及分市場協調,增加輸往北京市場的蔬菜供應量;鼓勵商戶增加土豆、洋蔥、冬瓜等耐儲(chu) 存蔬菜的進貨量。
針對近期災害性天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持續抓好防災減災工作,落實落細各項保供措施,努力保障“菜籃子”產(chan) 品穩定供應和市場平穩運行。一方麵,督促指導各地特別是大中城市抓好穩產(chan) 保供工作,根據市場形勢做好產(chan) 品調運,保證充足供應、價(jia) 格穩定;另一方麵,確保在田蔬菜安全生產(chan) ,推動各地做好秋播育苗工作,合理安排蔬菜品種結構、種植規模和上市茬口。
與(yu) 此同時,推動各地嚴(yan) 格落實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引導主產(chan) 區與(yu) 大中城市進一步加強供需對接,完善跨區域聯動保供和滯銷賣難應急處置機製;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重點區域和關(guan) 鍵環節,加強“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情況調度和市場動態監測,開展部門會(hui) 商研判,及時發布預測預警信息,引導市場穩定預期。
提高周年栽培模式效率,是保障葉類蔬菜生產(chan) 供應的重要舉(ju) 措。湖南省瀏陽市新豐(feng) 、瀏陽鑫聯等商品蔬菜生產(chan) 基地采取周年栽培模式後,菜心等葉類蔬菜由原來一年采收4—5茬增加到一年采收6—7茬,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葉類蔬菜出產(chan) 量,部分緩解葉類蔬菜不耐高溫和長途運輸帶來的短缺。
作為(wei) 中原地區重要蔬菜集散地,河南萬(wan) 邦批發市場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積極號召全體(ti) 商戶聯係產(chan) 地調配貨源,運用直供直銷、增量調運等方式,確保貨量供給穩定充足;組織市場的相關(guan) 部門實時采價(jia) 、精準報送,每天對外發布價(jia) 格信息,穩定市場行情。
山東(dong) 青島等地壓緊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當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多措並舉(ju) 促穩產(chan) 保供應,合理引導蔬菜品種結構調整、種植規模和上市茬口,分區、分類摸排蔬菜等地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的分布、品種和產(chan) 銷等情況,全力抓好糧油、蔬菜、水果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生產(chan) ,重點保障80家蔬菜生產(chan) 基地、69家畜禽養(yang) 殖場、18家屠宰場和55家果蔬冷庫供應。(記者 常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