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岑琛(江蘇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dang) 校基地特約研究員)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那麽(me) ,企業(ye) 該如何激發人才的創造性積極性呢?”這是近期江蘇南京浦口區“浦言樸語”宣講團成員在“區屬企業(ye) 專(zhuan) 場”宣講會(hui) 上,與(yu) 參加宣講活動的黨(dang) 員幹部交流的話題。80多名企業(ye) 黨(dang) 員參加了宣講會(hui) ,積極與(yu) 宣講團成員展開討論交流。這樣的場景對“浦言樸語”宣講團成員而言,再熟悉不過了。自2021年以來,“浦言樸語”宣講團就吸納了來自多個(ge) 領域的宣講骨幹300多名,先後培育20餘(yu) 支宣講分團,開展了2000多場次宣講,用接地氣的方式推動黨(dang) 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浦言樸語”宣講團是當前全國各地開展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一個(ge) 縮影,無數個(ge) 基層宣講團立足現實、探索創新,努力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傳(chuan) 遞給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城市社區到農(nong) 村鄉(xiang) 鎮,從(cong) 企業(ye) 車間到學校課堂,都有他們(men) 的身影。實踐證明,正是活躍在田間地頭、學校企業(ye) 的基層宣講團,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實現了大眾(zhong) 化普及,讓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達到每個(ge) 角落,讓群眾(zhong) 的心聲期盼得到及時反饋。基層宣講隻有接地氣、聚人氣,才能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直抵人心。
接地氣、聚人氣的宣講,首先要有會(hui) 講、能講的人。因此,組建年齡結構合理、專(zhuan) 業(ye) 背景互補的宣講隊伍十分重要。近年來,不少地方注重從(cong) 機關(guan) 幹部、退休教師、大學生等群體(ti) 中遴選宣講骨幹,同時從(cong) 法律、金融、消防、醫療等領域挖掘熱愛宣講工作的專(zhuan) 業(ye) 宣講員,就是一個(ge) 貼近實際的舉(ju) 措。這些宣講員不僅(jin) 富有熱情、熱愛宣講,傳(chuan) 遞黨(dang) 的創新理論,還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提供各類服務。比如,重慶的“渝中”宣講團、江西永新縣的“紅楓”宣講團,以及四川萬(wan) 源市結合革命老區特點組建的“新時代巴山挎包宣講隊”等,在做好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同時,積極向群眾(zhong) 普及網絡防詐常識,解讀法律條文,把義(yi) 診服務帶到居民家門口,幫助村民解決(jue) 養(yang) 殖難題。實踐證明,組建一支既能準確把握政策精髓又有專(zhuan) 業(ye) 技能知識的宣講隊伍,是推動基層理論宣講走深走實的根基。當然,基層理論宣講是一個(ge) 常做常新的工作。宣講隊伍建設不僅(jin) 要將合適的人組織起來,還要不斷提高其宣講能力,適時開展技能培訓十分必要。比如,定期組織學習(xi) 班、研討會(hui) 和經驗交流會(hui) ,組織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將高校、黨(dang) 校、社科院的專(zhuan) 家“引進來”,與(yu) 宣講團成員開展“頭腦風暴”。通過雙向互動提升宣講團成員的理論素養(yang) 和宣講能力,促進理論與(yu) 實踐的深度融合,使得基層宣講工作更接地氣。
靈活多樣的宣講方式更能吸引受眾(zhong) ,提升創新理論的傳(chuan) 播力。比如,有些地方將傳(chuan) 統戲曲、評書(shu) 以及“脫口秀”轉化成為(wei) 豐(feng) 富多樣的宣講形式,有的地方把基層宣講和網絡新媒體(ti) 技術結合起來,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增強互動交流。這些宣講方式提升了群眾(zhong) 的參與(yu) 熱情,讓人們(men) 在喜聞樂(le) 見之中理解理論的深刻內(nei) 涵。此外,注重分眾(zhong) 化傳(chuan) 播,為(wei) 不同受眾(zhong) 量身定製宣講方式,也是提升宣講效率的重要方法。比如,河北衡水故城縣的“走基層”理論宣講隊、四川成都溫江區“向陽花”宣講團等,針對黨(dang) 員幹部,多講黨(dang) 的創新理論及其精髓要義(yi) ,針對普通群眾(zhong) ,就圍繞社會(hui) 熱點話題等開展小型化宣講,讓群眾(zhong) 在潤物無聲中受教育、悟道理。
提升基層理論宣講能力,要在“人”上下功夫,構建一支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的宣講隊伍;在“新”上求突破,不斷創新宣講方式和載體(ti) 。隻有這樣,才能將“理論話語”轉換成群眾(zhong) 語言和樸實道理,用群眾(zhong) 聽得懂、好理解的方式來傳(chuan) 遞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講深、講透、講活黨(dang) 的創新理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