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為秋糧豐收添上“科技色” 多地夯實秋糧穩產基礎

發布時間: 2024-08-27 11:18:00 來源: 人民網

  搶農(nong) 時、趕進度,今年我國夏糧豐(feng) 收、早稻生產(chan) 保持穩定。目前,秋糧長勢總體(ti) 良好,各地各部門增加秋糧生產(chan) 科技底色,全力以赴夯實秋糧穩產(chan) 基礎。

  在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的稻田裏,放眼望去,眼底盡是翠綠。“要采取間歇濕潤灌溉方式,實現幹濕交替。”亭湖區農(nong) 業(ye) 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技術員汪珺正在囑咐種糧大戶周紅俊近期的田管要點。

  今年種了700多畝(mu) 水稻的周紅俊介紹,近期高溫天氣對水稻生長不利,有了農(nong) 機人員的下田指導,今年的收成預計比去年畝(mu) 產(chan) 1350斤還要好。

  眼下,長江流域的水稻已進入抽穗關(guan) 鍵期,為(wei) 了確保水稻在這一時期健康生長,鹽城市各地農(nong) 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把脈問診”,指導農(nong) 戶開展水稻施肥、除草、防蟲等田間管護工作,切實解決(jue) 種糧戶田間管護的技術難題,確保水稻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鹽城市糧油作物指導技術站副站長金鑫表示,今年水稻生產(chan) 前後經曆了低溫陰雨和持續高溫的考驗,整體(ti) 呈現先慢後快的特點,總體(ti) 苗情處於(yu) 一個(ge) 較好年份。

  秋糧占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三,確保秋糧生產(chan) 安全,對完成全年產(chan) 糧目標至關(guan) 重要。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

  在黑龍江,北大荒農(nong) 墾集團九三分公司今年種植了266萬(wan) 畝(mu) 大豆。在“水肥一體(ti) 化”應用示範田裏,地塊被劃分為(wei) 多個(ge) 滴灌區管理,每個(ge) 區域都安裝有土壤溫濕度傳(chuan) 感器,技術人員可通過數字農(nong) 業(ye) 指揮中心或手機端實時查看相關(guan) 數據,適時分區域啟動設備,對作物實施滴灌。

  “今年成功引進‘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ti) 化’技術並在下屬農(nong) 場推廣應用,通過數字農(nong) 業(ye) 指揮中心精準調度,按照農(nong) 作物生長需要補水補肥,為(wei) 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九三分公司負責人介紹。

  科技聚集新要素,為(wei) 秋糧豐(feng) 產(chan) 增添了底氣。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63.2%,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要突出應用導向,加快成果轉化,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表示,科技是我國農(nong) 業(ye) 突出重圍的重要依托,我們(men) 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加強農(nong) 業(ye) 與(yu) 科技融合,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xiang) 、服務“三農(nong) ”,強化先進適用技術的示範推廣,鼓勵發展各類社會(hui) 化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nong) 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裏”。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