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激蕩互聯網向上向善之力,這場論壇信息量很大!

發布時間: 2024-08-29 19:51:00 來源: 中新網微信公眾號

  當前,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文明交流的主要載體(ti) 和重要渠道,如何通過網絡凝聚正能量,在網上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對話合作,已成為(wei) 重要課題。

  8月2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hui) 工作局、中國新聞社承辦,中國新聞網、成都日報社(錦觀新聞)、百度公司協辦的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正能量分論壇在成都舉(ju) 行,中外嘉賓圍繞“匯聚網絡正能量 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主題展開探討。


8月28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正能量分論壇在成都舉(ju) 行。

  01

  共情共鳴:

  探索講好中國故事新範式

  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國際輿論場也在經曆格局之變、話語之變、攻守之變。麵對新形勢新特點,如何不斷提升國際傳(chuan) 播效能,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變得尤為(wei) 重要。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記者 張浪 攝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表示,借助網絡生動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是主流媒體(ti) 全麵提升國際傳(chuan) 播效能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近年來,中新社、中新網結合自身特色,打造國家形象精品工程,注重在“巧表達”中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構建國際輿論統一戰線,注重在“他視角”中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機遇;講好文明交流互鑒故事,注重在“軟著陸”中提升國際傳(chuan) 播親(qin) 和力與(yu) 實效性,把“我的故事”變成“我們(men) 的故事”“世界的故事”。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ti) 中心主任劉曉鵬。記者 張浪 攝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ti) 中心主任劉曉鵬認為(wei) ,壯大網絡空間正能量,首先要注重發揮網絡空間思想引領作用,精準把握網民信息接收方式新變化,打造更豐(feng) 富的網絡內(nei) 容形態;其次要努力在服務與(yu) 互動中同網民達成信息、情感、價(jia) 值的共同體(ti) ,在共情共鳴中擴大主流價(jia) 值影響力版圖;同時要更新傳(chuan) 播語態,用人格化表達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並積極探索最新技術,打造更多智能化時代的網絡精品內(nei) 容。


成都傳(chuan) 媒集團副總編輯、成都日報社黨(dang) 委書(shu) 記高齊強。記者 張浪 攝

  “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關(guan) 鍵在於(yu) 深刻把握中國故事的深層邏輯。”成都傳(chuan) 媒集團副總編輯、成都日報社黨(dang) 委書(shu) 記高齊強表示,要敏銳捕捉時代背景下社會(hui) 民生的進步,用生動鮮活的城市故事,鞏固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勾勒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展現日新月異的中國形象。近年來,成都日報社全麵構建“成都日報+錦觀新聞”時政新媒體(ti) 傳(chuan) 播矩陣,將新聞報道重點落在基層,推出一係列有影響力的作品。


百度集團總編輯李小鳴。記者 張浪 攝

  百度集團總編輯李小鳴以“蘇軾智能體(ti) ”為(wei) 例,介紹如何通過大模型技術實現與(yu) 古人的跨時空對話,體(ti) 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他表示,當前智能體(ti) 湧現多種玩法,形成傳(chuan) 播新生態、新矩陣,如院士通過智能體(ti) 向農(nong) 民傳(chuan) 播新知,各地文旅通過智能體(ti) 介紹美景人文、煙火風味等。李小鳴表示,百度將不斷探索技術賦能傳(chuan) 播,在正能量大潮中激蕩創新的浪花,探索網絡文明新圖景。

  02

  出圈出海:

  讓更多中華文化深入人心

  互聯網深刻改變著中國與(yu) 世界交往的方式,一個(ge) 個(ge) 具體(ti) 的“好故事”通過互聯網贏得共鳴,世界也由此讀懂一個(ge) 絢爛多姿、立體(ti) 豐(feng) 富的中國。


騰訊公司副總裁蔡光忠。記者 張浪 攝

  當下,如何進一步以互聯網奏響正能量?騰訊公司副總裁蔡光忠談到,一是利用平台資源,擴大正能量的觸達半徑;二是豐(feng) 富內(nei) 容層次,打造正能量的多元聲部;三是推出精品力作,搭起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四是借助前沿科技,探索麵向未來的正能量傳(chuan) 播。他表示,未來需要以更強的緊迫感,掌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不斷推進數字化賦能,為(wei) 正能量的傳(chuan) 播注入新動能。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楊興(xing) 蓉。記者 張浪 攝

  讓文化‘活’起來,才能讓城市‘火’起來。”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網信辦主任楊興(xing) 蓉通過“騎駱駝,‘堵’出來的影視大片”“演唱會(hui) ,‘唱’出來的西北浪漫”“老馬家,‘澆’出來的舌尖美食”三個(ge) “出圈”的網絡話題,講述了特色文化對城市名片打造的重要性。敦煌如何讓“網紅”變“長紅”,讓“流量”變“留量”?楊興(xing) 蓉總結道:“千言萬(wan) 語,不如走心一次。追逐流量,不如升級服務。奪人眼球,不如提升內(nei) 涵。”


追光動畫總裁、《長安三萬(wan) 裏》監製於(yu) 洲。記者 張浪 攝

  去年,動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掀起傳(chuan) 統文化熱潮。追光動畫總裁、《長安三萬(wan) 裏》監製於(yu) 洲介紹,他們(men) 希望在尊重曆史的同時,以具有高度藝術表現力的動畫電影形式,向當下的年輕觀眾(zhong) 、家庭觀眾(zhong) 講述他們(men) 的故事,展現中華文化的自信和精神力量。他認為(wei) ,一個(ge) 文化精品不僅(jin) 要取得商業(ye) 成功,還要有藝術高度和文化影響力。


河南衛視總編室主任、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總導演徐娜。記者 安源 攝

  談及如何發掘和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河南衛視總編室主任、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總導演徐娜說,要用敬重態度挖掘傳(chuan) 統文化,用創新表達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用潮流手段激活傳(chuan) 統文化,用延伸轉化拓展傳(chuan) 統文化,吸引年輕人參與(yu) 並成為(wei) 中華文化的接受者和傳(chuan) 播者,用正確的價(jia) 值觀、青春向上的奮鬥精神來陪伴、溝通和引領年輕一代。

  03

  相親(qin) 相通:

  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傳(chuan) 播正能量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ti) 。在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當下,青年人以其充沛的活力、友愛的姿態,成為(wei) 不同文明交流的使者。


全國青聯港區委員、香港立法會(hui) 議員陳穎欣。記者 張浪 攝

  “我的工作是立法會(hui) 議員,我也會(hui) 在網上做一個(ge) 博主,接觸年輕人。”全國青聯港區委員、香港立法會(hui) 議員陳穎欣認為(wei) ,在網絡平台上爭(zheng) 奪話語權非常重要,網上需要有更多講述中國故事的KOL。她談到,接下來會(hui) 繼續做“內(nei) 外兼備”的香港青年,“對內(nei) ”繼續耕耘積累已久的民生領域議題;“對外”麵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中國日報社高級記者、新時代斯諾工作室核心成員聶子瑞。記者 安源 攝

  “我是老外,但我不見外”,中國日報社高級記者、新時代斯諾工作室核心成員聶子瑞分享,18年前他從(cong) 美國來到中國,做了很多之前無法想象的事情,如為(wei) 青藏高原的學生通電,成為(wei)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者,並成為(wei) 新時代斯諾工作室的核心成員等。在他看來,講好中國故事不簡單是一份職業(ye) ,而是一種人生使命。他期待更多人來到中國,創造他們(men) 自己的“中國記憶”,講述更多精彩的中國故事。


中國外文局中東(dong) 歐與(yu) 中南亞(ya) 傳(chuan) 播中心《愛看中國》欄目主編愛麗(li) 克斯·波茲(zi) 達耶娃。記者 張浪 攝

  “作為(wei) 在中國生活8年的外國人,我希望通過我的視頻和文章,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講述更多繽紛多彩的中國故事。”中國外文局中東(dong) 歐與(yu) 中南亞(ya) 傳(chuan) 播中心《愛看中國》欄目主編愛麗(li) 克斯·波茲(zi) 達耶娃表示,她通過采訪參與(yu) 了很多重大活動,站在外國人的視角,記錄中國偉(wei) 大的發展曆程。在她看來,各國民眾(zhong) 間的理解和友誼非常重要,是國際關(guan) 係的重要基礎。


四川屬地短視頻博主萬(wan) 潔。記者 張浪 攝

  漢服作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載體(ti) ,近年來深受年輕人喜愛。作為(wei) 一名國風博主,萬(wan) 潔表示,“小萬(wan) 姑娘”IP堅持用“小切口”講好“大故事”,把漢服和傳(chuan) 統文化從(cong) 博物館、陳列廳帶入大眾(zhong) 視野和尋常生活。在她看來,自己不僅(jin) 是互聯網內(nei) 容生產(chan) 者,也是網絡文明實踐者和維護者。她期待,未來有更多人用更多方式讓世界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當天,論壇還發布了2023年網評工作“創四優(you) ”競賽活動成果,進行爭(zheng) 做中國好網民工程係列活動成果展示及啟動儀(yi) 式。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