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
我國網民規模已近11億(yi) 。網絡文明越來越成為(wei) 衡量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越來越成為(wei) 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準。近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四川成都舉(ju) 辦。大會(hui) 以“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為(wei) 主題,並圍繞網絡文明培育等話題開展分論壇,各界嘉賓說經驗、談思考,為(wei) 網絡文明共建共享注入更多力量、營造更好氛圍。
新一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互聯網深深融入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這對精神文明建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近年來,我們(men) 將網絡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互聯網新風正氣進一步弘揚,良好生態進一步涵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xing) 網越來越成為(wei) 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持之以恒通過互聯網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化解網絡內(nei) 容紛繁複雜的負麵影響,激發網絡傳(chuan) 播的正麵效能,是全社會(hui) 的共同期盼。
網絡空間的文明程度,根本上取決(jue) 於(yu) 網絡空間的文化底蘊。用先進文化滋養(yang) 和引領網絡空間是網絡文明培育的重要任務。從(cong) 打造“理上網來”“理響中國”等宣傳(chuan) 品牌,推動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到運用多種網絡形式宣傳(chuan) 道德模範、時代楷模先進事跡,讓崇德向善成為(wei) 風尚,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說明,廣泛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做好先進典型的網上宣傳(chuan) 、群眾(zhong) 性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才能更好發揮以文化人、以文弘德、以文立心作用,促進全社會(hui) 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是培育網絡文明的源頭活水。一段時間以來,舞劇《隻此青綠》、越劇《新龍門客棧》爆火“出圈”,以東(dong) 方美學盛宴吸引廣大網友“追更”傳(chuan) 統文化;《跨過鴨綠江》《人世間》等劇作備受好評,以時代變遷的大敘事、生活變化的微觀察打動觀眾(zhong) 。滿足億(yi) 萬(wan) 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用好中華文化資源,創作生產(chan) 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網絡文化產(chan) 品,更好滋養(yang) 網絡文明。
人人都是網絡文明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廣大網友自覺遵守公序良俗和道德規範,抵製低俗庸俗和失德失範,網絡空間就能更加文明和諧,群眾(zhong) 上網用網就會(hui) 更加舒適安全。尤其要看到,青年同互聯網天然親(qin) 近,是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力軍(jun) ”。全社會(hui) 應幫助青年提升網絡素養(yang) 、規範網絡行為(wei) ,在社會(hui) 上當好公民、在網絡上做好網民,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廣大青年積極弘揚時代精神、傳(chuan) 遞道德力量、爭(zheng) 當文明榜樣,將為(wei) 互聯網注入更多青春正能量。
網絡文明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係統工程。發揮政府、社會(hui) 組織作用,強化互聯網企業(ye) 主體(ti) 責任,用好科技手段,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推進網絡內(nei) 容建設,多措並舉(ju) 、久久為(wei) 功,定能讓時代主旋律更加高昂,網上正能量更加充沛,文明新風尚更加深入人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