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株平凡的草,平凡到日常生活中不會(hui) 有人過多留意。
它也是一株神奇的草,除了能加工成飼料、肥料,還可以用於(yu) 栽培食用菌和防治水土流失。
化平凡為(wei) 神奇的,正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人民的菌草技術。
2月5日,在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附近的格巴村,中國菌草專(zhuan) 家陳克華(右)與(yu) 村民一起栽種菌袋。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的一處牧場,牲畜食用菌草飼料。
這是8月15日在盧旺達南方省拍攝的一處使用等高線種植巨菌草活籬笆和梯田套種農(nong) 作物模式的水土保持田。
問世於(yu) 1986年的菌草技術是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原創技術。自2001年首次作為(wei) 官方援助項目走出國門以來,菌草技術已經在100多個(ge) 國家落地生根,在脫貧、就業(ye) 、治沙、畜牧、發電等領域釋放巨大潛力,成為(wei) 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非洲是中國菌草技術主要的合作、援助和推廣地之一,我剛來到這裏工作時便開始關(guan) 注菌草。一年間,我在非洲用鏡頭見證了這株“幸福草”的神奇力量。
這是8月15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拍攝的菌草田。
菌草技術在一些非洲國家火到什麽(me) 程度?
就在8月中旬,我飛赴盧旺達采訪。下了飛機,我乘車前往位於(yu) 南方省胡耶區的中國援盧旺達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沿途見到了多家帶有“Juncao”字樣的商戶標牌。
采訪期間,中國菌草技術專(zhuan) 家陳曉斌每天都要接到數十通當地人的來電,其中有谘詢菌草技術問題的學生、有購買(mai) 菌袋的客戶、更有慕名而來想學習(xi) 菌草技術的農(nong) 民……
8月13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的中國援盧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菌草專(zhuan) 家陳曉斌(右二)與(yu) 當地農(nong) 民一起製作菌種培養(yang) 料。
34歲的尼揚博·奧貝德2017年畢業(ye) 於(yu) 盧旺達大學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然而國內(nei) 就業(ye) 形勢對於(yu) 應屆大學生來說也不樂(le) 觀,他下過建築工地、養(yang) 過雞,但都沒有得到較好的收益。2019年,他偶然間接觸到中國的菌草技術,通過不斷學習(xi) 實踐,逐漸掌握了菌草食用菌培育技術。如今,奧貝德在盧旺達的南方省和東(dong) 方省各擁有一家工坊,生活步步向好的同時,還帶動著周邊農(nong) 戶一同改變生活。
44歲的卡納尼·埃納尼開設的菌草食用菌培育工坊,坐落在其家鄉(xiang) 尼安薩區的村裏。12年的從(cong) 業(ye) 經曆,讓他深深熱愛著這項中國技術,采訪期間還開心地向我講述搬進新房後的美好。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穆漢加區,尼揚博·奧貝德在食用菌培育工坊內(nei) 檢查菌袋。曾兩(liang) 次赴中國進行菌草技術培訓的尼揚博·奧貝德在南方省和東(dong) 方省各擁有一家工坊。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尼安薩區的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菌草專(zhuan) 家陳曉斌與(yu) 工坊主人卡納尼·埃納尼交流。
在中非共和國達馬拉市一處貧困村落裏,法蒂姆·阿巴·雷基亞(ya) 正在自家的菇棚內(nei) 收獲鮮菇。
中非共和國因受多年戰亂(luan) 影響,貧困人口多。2022年,法蒂瑪在聽說中國菌草專(zhuan) 家在首都班吉傳(chuan) 授技術後主動前往學習(xi) ,從(cong) 一間小菌棚起步,逐漸擴大為(wei) 如今小有名氣的合作社。她還定期為(wei) 周圍村莊婦女培訓菌草技術,還讓部分村民加入自己的合作社,帶領大家共同就業(ye) 。
2月6日,在中非共和國達馬拉,法蒂瑪在菇棚內(nei) 收獲菌草菇。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郊外,養(yang) 育著3個(ge) 孩子的蘇珊娜·尼庫澤從(cong) 事菌草食用菌培育行業(ye) 已有十多年,收入遠超當地平均水平,但卻並不太滿意自己的現狀。
“我創立的這家工坊裏隻有6名女性員工,還有好多婦女沒工作,而我目前尚無餘(yu) 力幫助身邊更多的女性就業(ye) 。”當我好奇地詢問原因時,蘇珊娜這樣答道。
蘇珊娜表示還想繼續努力擴大工坊規模,讓當地更多女性投身到菌草行業(ye) 中來,共同減貧致富。她說,這是自己最希望看到的。
8月15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蘇珊娜·尼庫澤在自己的菇棚內(nei) 采摘鮮菇。
每一隻菌袋背後,都承載著一個(ge) 普通家庭的衣食冷暖。許多人從(cong) 最初的觀望到如今的熱情參與(yu) ,這一轉變的背後,離不開中國菌草技術專(zhuan) 家和當地合作夥(huo) 伴的耐心指導和持續努力。
看著農(nong) 戶們(men) 自豪地展示他們(men) 培育出的蘑菇,熱情地介紹他們(men) 的菌草食用菌培育工坊以及招聘的職工,我深深地感受到這株“幸福草”的神奇魔力,也看到了這株“友誼草”的非凡力量。
1月26日,當地農(nong) 民在肯尼亞(ya) 納庫魯倫(lun) 吉內(nei) 特村的菌草農(nong) 場除雜草。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一名農(nong) 民抬著采摘好的鮮菇走出菇棚。
記者:韓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