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非洲,有一個(ge) 美麗(li) 的國家叫赤道幾內(nei) 亞(ya) 。雖然與(yu) 我們(men) 相隔萬(wan) 裏,但友誼的紐帶將我們(men) 緊緊相連……”
9月2日,位於(yu) 中國西南邊境雲(yun) 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的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迎來新學年開學日,五年級二班學生資涵在開學儀(yi) 式上,向新生介紹赤道幾內(nei) 亞(ya) ,重溫中國同赤道幾內(nei) 亞(ya) 的深情厚誼。
9月2日,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舉(ju) 行開學儀(yi) 式。冉紅豔 供圖
這所小學始建於(yu) 1918年4月,是金平縣內(nei) 辦學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所縣直屬完全小學,原名為(wei) 金平縣第一小學。
百年學校為(wei) 何更名?故事要從(cong) 9年前講起。
2015年4月,赤道幾內(nei) 亞(ya) 總統奧比昂訪華期間,代表本國政府宣布一筆捐贈,用於(yu) 金平縣第一小學的改擴建。一年多後,一棟5層20個(ge) 教室、10個(ge) 衛生間、5間辦公室,總麵積約2530平方米的新教學樓落成並投入使用。
為(wei) 紀念兩(liang) 國之間的這份情誼,學校遂更名為(wei) 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
“以前是一棟3層的破舊教學樓,教室低矮昏暗,僅(jin) 能容納12個(ge) 班級。”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校長冉紅豔告訴記者,新教學樓建成後,增加了教室、衛生間等,為(wei) 學校麵向山區擴招提供了條件。目前,該校有教學班45個(ge) ,2000多名在校生。
9月2日,位於(yu) 中國西南邊境雲(yun) 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的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冉紅豔 供圖
在新教學樓走廊上,有麵校園文化牆,以蝴蝶和紅樹圖案為(wei) 裝飾。蝴蝶是因金平縣每年夏季均會(hui) 上演億(yi) 隻蝴蝶“大爆發”奇觀,而紅樹則是赤道幾內(nei) 亞(ya) 國旗上的醒目標誌。冉紅豔說,“我們(men) 把蝴蝶和紅樹放在一起,象征著中國和赤道幾內(nei) 亞(ya) 的友誼萬(wan) 古長青。”
如今,這所小學已成為(wei) 中非友誼的徽章。冉紅豔告訴記者,近年來全球有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嘉賓走進學校,他們(men) 皆驚歎於(yu) 赤道幾內(nei) 亞(ya) 對中國邊疆地區教育發展的幫助。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冉紅豔經常向外國嘉賓們(men) 解釋,“這源於(yu) 中國長期以來以真心對待包括赤道幾內(nei) 亞(ya) 在內(nei) 的非洲兄弟。”
建交半個(ge) 多世紀以來,中國同赤道幾內(nei) 亞(ya) 始終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有著深厚的傳(chuan) 統友誼。
自1971年起,中國已派遣33批600餘(yu) 人次的援赤道幾內(nei) 亞(ya) 醫療隊,為(wei) 保護當地民眾(zhong) 健康作出貢獻;赤道幾內(nei) 亞(ya) 在2008年中國遭遇特大地震災害時傾(qing) 力捐款200萬(wan) 歐元……近年來,兩(liang) 國積極對接發展戰略,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援助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成果惠及兩(liang) 國民眾(zhong) 。
為(wei) 讓學生們(men) 銘記兩(liang) 國的深厚友誼,中國-赤道幾內(nei) 亞(ya) 友誼小學每逢開學季和兒(er) 童節都會(hui) 重溫新教學樓的來曆。而在每間教室的黑板報上,同樣記錄著兩(liang) 國的傳(chuan) 統友誼。
“作為(wei) 小學生,我們(men) 能為(wei) 這份友誼做些什麽(me) 呢?”資涵在開學儀(yi) 式上向全校同學發問。
隨後,他給出了答案:我們(men) 可以多了解赤道幾內(nei) 亞(ya) 的文化,向身邊人介紹這個(ge) 美麗(li) 的國家。我們(men) 還可以與(yu) 赤道幾內(nei) 亞(ya) 的小朋友通信,分享彼此的學習(xi) 和生活,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