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觀察中國、感知中國 非洲記者關注峰會進展 感受傳統非遺魅力

發布時間: 2024-09-04 22:05:00 來源: 央視網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已經吸引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注冊(ce) 報名,創曆屆新高。與(yu) 會(hui) 非洲國家記者不僅(jin) 關(guan) 注峰會(hui) 進展,更通過峰會(hui) 感知中國,觀察中國發展。

  

  用料講究、結構精巧的哈氏風箏,獨具北京特色的景泰藍花瓶……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hui) 新聞中心的非遺互動體(ti) 驗區,一件件精美的中國工藝品展示著東(dong) 方美學的獨特韻味。

  非遺傳(chuan) 承人的現場講解、記者們(men) 的嚐試體(ti) 驗,更讓大家直觀感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吉布提《民族報》記者薩利·易卜拉欣·拉亞(ya) 爾表示,中國文化絢麗(li) 多彩,非常棒,非常獨特。

  

  來自吉布提的薩利·易卜拉欣·拉亞(ya) 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感歎於(yu) 中國的進步,此次峰會(hui) 給了他一個(ge) 了解中國的絕佳機會(hui) 。

  薩利·易卜拉欣·拉亞(ya) 爾認為(wei) ,中國尤其在數字化、科技方麵進步迅速。作為(wei) 記者,他希望將在這裏看到的、了解到的介紹給吉布提的人民,能夠讓非洲國家了解並且借鑒中國的發展模式。

  

  在新聞中心,除了體(ti) 驗傳(chuan) 統非遺項目和“古老中國”相遇,在現場也安排了一些特別的“中國禮物”。這些文創產(chan) 品都是利用回收資源製作而成,例如這個(ge) 手機包的製作原料就是回收來的蘋果皮。

  廢棄的塑料瓶變為(wei) 印有故宮藏品樣式的絲(si) 巾,咖啡渣成為(wei) 日常使用的花盆……60款來自故宮的環保文創產(chan) 品以“零廢棄”為(wei) 主題,在保留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底蘊的基礎上,突出功能性與(yu) 可持續性。記者們(men) 感歎於(yu) “中國創意”,更以此了解其背後的中國綠色發展理念。

  

  布隆迪《新生報》記者尼姆博納·阿爾弗雷德表示,此次峰會(hui) 期間,中非雙方將探討許多議題,涉及中非合作之間的方方麵麵,在布隆迪就有許多中國的項目。此次我們(men) 不僅(jin) 報道峰會(hui) ,更有機會(hui) 觀察中國的發展,這裏的一切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索馬裏國家新聞通訊社記者卡達爾·阿韋斯·哈桑稱,他非常期待報道此次峰會(hui) ,因為(wei) 這也是近年來中國舉(ju) 辦的最大規模主場外交。此外,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領域的經驗,他都很感興(xing) 趣。非洲國家可以學習(xi) 中國的這些經驗,實現更好的發展。

(責編: 李一凡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