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非洲國家的交往中,不論國家大小強弱,中國始終堅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贏的原則,這為(wei) ‘全球南方’國家間合作樹立了典範,也讓建立一個(ge) 公平公正、各方利益均受保護的世界成為(wei) 可能。”在即將啟程前往北京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峰會(hui) 前,科摩羅總統阿紮利·阿蘇馬尼在位於(yu) 首都莫羅尼的總統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圖為(wei) 8月29日,科摩羅總統阿紮利在位於(yu) 科摩羅首都莫羅尼的總統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新華社記者王冠森攝)
阿紮利說,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不幹涉別國內(nei) 政原則,同非洲國家在政治、社會(hui) 、經濟、民生等諸多領域都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關(guan) 係。
“中國對所有與(yu) 之合作的國家都平等相待。”阿紮利強調,不論一國領土大小、人口多少,中國從(cong) 不區別對待。中國始終強調合作要滿足雙方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實現雙贏的重要性,這讓建立一個(ge) 公平公正、各方利益均受保護的世界成為(wei) 可能。
科摩羅位於(yu) 莫桑比克海峽北端,人口80餘(yu) 萬(wan) 。明年科中兩(liang) 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阿紮利說,近50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hui) 等領域,中國始終與(yu) 我們(men) 站在一起”。在衛生領域,中國長期派駐援科醫療隊,為(wei) 科民眾(zhong) 提供義(yi) 診,新冠疫情期間,為(wei) 科提供疫苗和醫療服務。在人才培養(yang) 領域,包括行政、衛生、社會(hui) 服務等領域的很多科摩羅管理人員,都在中國接受過培訓。
談及中國幫助科摩羅抗擊瘧疾,阿紮利感觸頗深。科摩羅曾長期飽受瘧疾困擾。數據顯示,2006年,科摩羅瘧疾確診病例曾高達10.8萬(wan) 例。中國抗瘧團隊基於(yu) 青蒿素複方藥,幫助當地大大降低了瘧疾發病率。到2017年,科摩羅實現瘧疾零死亡,發病率大幅下降。阿紮利說,得益於(yu) 中國的幫助,目前科摩羅莫埃利島和昂儒昂島的本土病例已清零,隻有大科摩羅島還存在病例。隨著科中兩(liang) 國新一輪抗瘧協議的簽署,科有望盡早徹底消除瘧疾。中國所做的這一切“受到科摩羅人民的普遍讚賞”。
阿紮利回憶,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主席在與(yu) 他的雙邊會(hui) 晤中表示,中方願將“一帶一路”倡議同科方“2030新興(xing) 國家”戰略對接,繼續為(wei) 科摩羅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些話如今已經落實到行動之中。”
圖為(wei) 8月29日,科摩羅總統阿紮利在位於(yu) 科摩羅首都莫羅尼的總統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新華社記者王冠森攝)
2023年,阿紮利擔任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其間,非盟成為(wei) 二十國集團(G20)正式成員。阿紮利表示這是“非洲的驕傲”,非洲國家曾為(wei) 此長期努力。阿紮利感謝中方為(wei) 非洲贏得國際舞台話語權所作的努力。
阿紮利指出,中國為(wei) “全球南方”共同發展提供了巨大推動力,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各類支持“全球南方”合作計劃,中國讓“全球南方”國家更團結。他強調,科中兩(liang) 國在農(nong) 業(ye) 、能源、漁業(ye) 、旅遊業(ye) 等領域都具有很大合作潛力。在“全球南方”合作框架下,提升科中兩(liang) 國人民福祉,是兩(liang) 國共同努力的方向。
回顧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的成果,阿紮利說,中非合作論壇峰會(hui) 在參與(yu) 廣度、討論內(nei) 容深度、成果豐(feng) 富度、具體(ti) 落實效果等方麵,都堪稱典範。
今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hui) 的主題是“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ti) ”。對此,阿紮利說,現代化對非洲非常重要,非洲擁有豐(feng) 富的土地、礦產(chan) 、動植物等資源,但很多時候隻能出口原材料。隻有實現本地工業(ye) 化,將原料加工產(chan) 業(ye) 留在非洲,才能提高出口產(chan) 品附加值,從(cong) 而為(wei) 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隻有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才能具備加工和儲(chu) 存農(nong) 產(chan) 品的手段,當出現氣候異常時,避免糧食短缺等問題;隻有擁有除化石燃料之外的能源開發能力,包括光伏、水力、風能等,非洲才能更快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
阿紮利對未來構建更高水平的非中命運共同體(ti) 充滿期待。他表示,為(wei) 推動非中關(guan) 係發展、助力非洲成為(wei) 世界多極化中重要一極,中國所作努力“持續且從(cong) 未鬆懈,一直在向前推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