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非洲咖啡豆漂洋過海到中國需要多長時間?
在湖南長沙從(cong) 事咖啡生意25年的景建華說,五年前,至少需三個(ge) 月;而現在,一個(ge) 月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實現。
非洲咖啡豆海運時間提速背後,是中非經貿往來持續升溫,也是中國對非洲一係列貿易便利化措施加速落地。
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地位。今年,中非貿易更上一層樓,繼2023年中非貿易額連續第二年刷新曆史峰值後,今年前7個(ge) 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總額1.1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規模創曆史同期新高。
中非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得益於(yu) 中國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開辟“綠色通道”,實施檢疫審批即申即審、優(you) 先查驗和綠色查驗通道等措施。與(yu) 此同時,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平台,也讓更多非洲產(chan) 品乘著“東(dong) 風”進入中國,咖啡豆便是其中之一。
景建華向中新社記者介紹,非洲是全球重要的咖啡豆產(chan) 區之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海拔高度,讓非洲咖啡豆備受市場青睞。然而,中非相隔萬(wan) 裏,過去大多需要通過中間商做貿易,采購周期長,價(jia) 格不實惠,咖啡豆貨源品質還不夠穩定,這些現實困難往往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轉變起於(yu) 2018年。這一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宣布實施“八大行動”,實施貿易便利行動,擴大進口非洲商品,是其中重點部署。隨後,藍圖迅速變為(wei) 現實: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長期落戶湖南;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任務包括探索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新機製……
“與(yu) 五年前相比,非洲咖啡豆進入中國市場更加順暢,大大節省了運輸時間,也減少了很多溝通成本。”景建華說,如今有政府平台牽線搭橋,自己結識了不少非洲咖啡豆的優(you) 質合作夥(huo) 伴,貨源質量更有保障。
當下,中國咖啡生意孕育巨大潛力。《2024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咖啡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2654億(yi) 元,咖啡產(chan) 業(ye) 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7.14%,預計2024年將增至3133億(yi) 元。
“咖啡目前在中國飲品市場是朝陽行業(ye) 。”從(cong) 業(ye) 20多年的玖秀咖啡創始人肖雍琪說,在眾(zhong) 多咖啡豆裏,非洲咖啡豆品種豐(feng) 富,地域特色鮮明,總體(ti) 口味清爽,夾帶花果香氣,受到眾(zhong) 多消費者喜愛。在玖秀咖啡,非洲咖啡銷量已占據“半壁江山”。
中國林業(ye) 與(yu) 環境促進會(hui) 咖啡產(chan) 業(ye) 分會(hui) 秘書(shu) 長孟東(dong) 煒指出,非洲作為(wei) 咖啡的原產(chan) 地,種植曆史悠久,咖啡豆品質高,在全球享負盛名。而中國消費市場龐大、發展潛力足,機械製造領域優(you) 勢突出。通過合作,非洲咖啡豆能獲得中國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雙方技術合作也有利於(yu) 幫助非洲提升咖啡種植技術,改善加工條件,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助推非洲咖啡產(chan) 業(ye) 現代化。
柑橘、牛油果、辣椒、芝麻……除了咖啡豆,更多非洲產(chan) 品已出現在中國各地商場貨櫃上。中國海關(guan) 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認為(wei) ,中非經貿合作日趨緊密,中國需要更多的“非洲產(chan) ”,非洲也需要更多的“中國造”,雙邊貿易發展前景廣闊。
在中國非洲研究院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看來,中國與(yu) 非洲的人口總和約占全球總人口三分之一,中非合作市場被視為(wei) 全球最大市場。當前,中非雙方均麵臨(lin) 著產(chan) 業(ye) 升級和工業(ye) 化建設的緊迫任務,這將進一步激發建築、工業(ye) 生產(chan) 等多個(ge) 領域市場需求。同時,鑒於(yu) 中非經濟間的高度互補性,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雙方有望打開更多經貿合作新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