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無數奮鬥者堅定不移跟黨(dang) 走,用自己的青春和擔當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把赤誠信仰和實幹精神融入時代的大江大河。未來網推出【奮鬥者筆記 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係列漫評,講述不同領域奮鬥者的精彩追夢故事,激勵廣大青年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力量。
————————————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黑龍江省安達市任民鎮中心小學又傳(chuan) 來了孩子們(men) 悠揚的歌聲,“90後”音樂(le) 教師李平正帶著他的音樂(le) 班學生沉浸在音樂(le) 的海洋之中。自2016年入職任民鎮中心小學至今,李平從(cong) 一名音樂(le) 教育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逐漸成長為(wei) 擁有“百萬(wan) 粉絲(si) ”的網絡紅人,從(cong) 一名普通的鄉(xiang) 村教師成長為(wei) 了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李平的進步與(yu) 收獲有目共睹,“村裏的孩兒(er) ”音樂(le) 班也逐漸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矚目的焦點。
用音樂(le) 幫助農(nong) 村孩子插上追夢的翅膀,是李平簡單而堅定的追求。2016年,李平通過“特崗教師”招聘計劃來到這所學校,懷著對教育的滿腔熱情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但理想與(yu) 現實之間總有落差。他注意到孩子們(men) 對音樂(le) 充滿渴望的眼神,同時也發現一些孩子展現出的音樂(le) 天賦因為(wei) 條件限製未能得到充分開發。“組建音樂(le) 班!”沒有音樂(le) 教室,就自己動手粉刷、布置;缺少樂(le) 器,就從(cong) 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去二手市場“淘貨”……通過他和同事張雨的共同努力,2019年3月,“村裏的孩兒(er) ”音樂(le) 班正式成立。
自此,無論教室操場,無論春夏秋冬,在這所學校時常能聽到他們(men) 的歌聲。李平和張雨帶領著孩子們(men) 創作並演唱了30多首改編歌曲,他們(men) 也在歌聲裏教學相長、共同成長。音樂(le) 給這些質樸的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帶來了更多的自信和快樂(le) ,也激勵著他們(men) 勇敢地展現自我,不斷走向更大的舞台、擁抱更精彩的世界。
李平將“村裏的孩兒(er) ”音樂(le) 班的日常片段分享到短視頻平台後,收獲了許多網友的點讚。音樂(le) 班孩子們(men) 合唱的改編版勵誌流行歌曲一度走紅網絡,吸引全國不少中小學校的孩子們(men) 廣泛傳(chuan) 唱。李平還帶著孩子們(men) 一起登上了央視舞台,純真的童聲把正能量傳(chuan) 遞得更遠,也讓更多關(guan) 心孩子們(men) 的人參與(yu) 到農(nong) 村兒(er) 童的成長和鄉(xiang) 村教育的發展中來——音樂(le) 人為(wei) 孩子們(men) 譜寫(xie) 歌曲,慈善組織捐贈音樂(le) 教室,愛心企業(ye) 讚助樂(le) 器……正如“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yun) 推動另一朵雲(yun) ”,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力量正在匯聚,為(wei) 改善農(nong) 村的教育環境、推動鄉(xiang) 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發光發熱。
“特崗教師”三年服務期已滿,李平選擇了留下,繼續陪伴和守護“村裏的孩兒(er) ”。他說,“希望‘村裏的孩兒(er) ’所蘊含的自信樂(le) 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如蒲公英的種子飄散到全國各地,讓更多鄉(xiang) 村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廣袤的祖國大地上,李平的故事正是無數年輕鄉(xiang) 村教師的縮影,他們(men)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wei) 鄉(xiang) 村教育事業(ye) 貢獻著青春汗水和力量。也期待著,新時代廣大青年能夠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矢誌艱苦奮鬥,錘煉過硬本領,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wei) 大事業(ye) 奮進前行。
策劃:李玥 姚淩
統籌:姚淩 王曉青
漫畫設計:殷雯靜
手繪海報:殷雯靜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中國正能量網絡傳(chuan) 播專(zhuan) 項基金支持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