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國向坦桑尼亞(ya) 桑給巴爾派出首批醫療隊。如今中國醫療隊已累計派醫務人員赴桑33批次,診療患者超過700萬(wan) 人次。
這一天,75歲的哈吉又一次前往奔巴機場,迎接新一批江蘇援外醫療隊的到來。曾擔任阿卜杜拉·姆才醫院院長的哈吉曾兩(liang) 次來中國留學,近60年來,他與(yu) 江蘇援外醫療隊的隊員們(men) 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桑給巴爾阿卜杜拉·姆才醫院原院長 哈吉:我還記得那是1965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桑給巴爾,我們(men) 呼喊著,歡迎歡迎。
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qin) 自部署下,江蘇派出了第一支援外醫療隊,自此開始了60年不間斷的援桑醫療工作。
中國(江蘇)第1批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員 戴傳(chuan) 孝:那是非常艱苦的,連大米飯都吃不著,怎麽(me) 不想家呢,肯定想家。
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隊員們(men) 救治了數以萬(wan) 計的患者。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中國醫生成為(wei) 當地百姓最信任的人。直至今日,在桑給巴爾最大的公立醫院——納茲(zi) 莫加醫院,依舊是由江蘇援外醫療隊員擔任科室主任和主治醫生,負責處理各類危難急症。
中國(江蘇)第33批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 蔣國慶:腹腔鏡手術我們(men) 采用了分離粘連的手術方式,手術過程非常順利。
患者 法蒂瑪·蘇萊曼:以前得了這種病,都要坐飛機到國外的大醫院,才能做手術,沒想到現在在島上也能看好,中國醫生太厲害了。
從(cong) 2009年起,中國醫療隊先後在納茲(zi) 莫加醫院、阿卜杜拉·姆才醫院建立眼科、腹腔鏡、創傷(shang) 、消化內(nei) 鏡、微笑(唇齶裂)等多個(ge) 醫療技術中心,填補了桑給巴爾多個(ge) 醫學領域的空白。醫療隊隊員們(men) 還幫助桑給巴爾建立了完善的醫療衛生人才梯隊。在桑給巴爾,每一名醫學生,都要跟著中國醫生實習(xi) 至少1年,才能正式上崗。一年前的露琪亞(ya) ,還是桑給巴爾醫學院一名剛畢業(ye) 的大學生,如今的她,已經可以獨立完成簡單的外科手術。
醫生 露琪亞(ya) ·姆索瑪:我所有的老師都是來自中國的醫療專(zhuan) 家,我們(men) 從(cong) 他們(men) 身上學到了很多。
桑給巴爾衛生部部長納索爾·馬茲(zi) 伊:很多桑給巴爾的醫生通過培訓學習(xi) ,掌握了必要的醫療技術,都是在中國醫生的帶教下,60年來中桑友誼是如此深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