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台海觀瀾)兩岸鄉村融合發展 福建三明先行先試

發布時間: 2024-09-09 09:14: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建三明9月7日電 (雷朝良)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已是遠近聞名的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示範村。

  這個(ge) 陶瓷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村落,周邊分布著宋、元、明、清古窯址。2019年,台灣民宿客棧協會(hui) 副會(hui) 長蔡幸爵帶領團隊進駐小蕉村,從(cong) 設計、監工到產(chan) 業(ye) 發展,展開陪護式服務。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現已成為(wei) 當地著名的網紅打卡點。 雷朝良 攝

  “我們(men) 用兩(liang) 個(ge) 月為(wei) 村民畫一份藍圖,再用兩(liang) 年陪伴村民將藍圖逐步實現。”蔡幸爵說。

  作為(wei) 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ti) ,鄉(xiang) 村建設吸引許多台青前來參與(yu) 兩(liang) 岸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在三明,蔡幸爵團隊的到來,讓小蕉村先後躋身“國家森林鄉(xiang) 村”“福建省森林村莊”“福建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村”,成為(wei) 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小蕉村的變化,隻是三明市先行先試推進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的一個(ge) 縮影。作為(wei) 大陸首個(ge) 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市官方最近提出,以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為(wei) 載體(ti) ,健全常態化、精準化聯係服務台胞台商機製,完善支持台胞台企參與(yu) 三明鄉(xiang) 村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

  提升清流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永安閩台農(nong) 業(ye) (林竹)產(chan) 業(ye) 園平台,是三明促進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的一個(ge) 發力點。目前,永安閩台農(nong) 業(ye) (林竹)產(chan) 業(ye) 園已引入7家台灣合資企業(ye) 。永安市竹產(chan) 業(ye) 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秀告訴中新社記者,園區年產(chan) 竹木集裝箱底板60萬(wan) 立方米,占全球市場份額30%以上。

  永安是“中國筍竹之鄉(xiang) ”,有全國最大的閩筍交易市場,每年銷售筍幹1萬(wan) 多噸和春冬筍6.5萬(wan) 噸。在這裏,“80後”台青林易達完成了從(cong) 工程師到“新農(nong) 人”的蛻變。

  “惠台政策接連出台,為(wei) 台胞台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林易達瞅準永安豐(feng) 富的毛竹資源,引入國際食品加工技術,讓本地竹筍擁有更加豐(feng) 富的品類與(yu) 口感,適應多元化市場需求。他將台灣鹵肉飯風味跟筍結合開發的台式香鹵筍、台式酸辣筍、阿嫲酸菜筍等“台式小菜”係列,受到市場熱捧。

  福建三明永安閩台農(nong) 業(ye) (林竹)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各種竹產(chan) 品琳琅滿目。 雷朝良 攝

  三明地處閩江之源,有“中國綠都”之稱,是朱子故裏、客家祖地。當地依托生態資源優(you) 勢和豐(feng) 富人文資源,深入推進特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森林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共建共治、交流合作四大融合行動,探索兩(liang) 岸鄉(xiang) 村融合發展模式。

  每年春節期間,清流縣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2000畝(mu) 櫻花次第綻放,吸引成千上萬(wan) 的遊客前來賞櫻打卡。櫻花園的主人簡文通來自台灣新北,“沒有當初各級政府的幫扶和清流鄉(xiang) 親(qin) 的支持,就沒有如今的櫻花園”。

  近年來,清流縣圍繞櫻花季文旅消費市場,建設提升觀光步道、櫻花驛站、櫻花文化交流基地、瞭望塔等;同時,推出特色美食、流動酒席,增設特色民宿、免費接駁車、櫻花印章、非遺體(ti) 驗等,進一步提升遊客體(ti) 驗感。

  如今,簡文通開始將櫻花園的管理交到兒(er) 子兒(er) 媳手中。2023年12月,清流縣台灣農(nong) 民創業(ye) 園籌建海峽兩(liang) 岸融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會(hui) ,發揮台胞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領頭羊”作用,簡文通的兒(er) 媳婦李秋銀當選首任會(hui) 長。

  “大陸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台胞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李秋銀希望借助老一輩台商的經驗,發揮各自優(you) 勢,將海峽兩(liang) 岸融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會(hui) 打造成兩(liang) 岸農(nong) 業(ye) 交流合作平台,推動兩(liang) 岸融合發展。

  三明現聚焦鄉(xiang) 建鄉(xiang) 創、農(nong) 林合作等方麵持續發力,舉(ju) 辦海峽兩(liang) 岸林業(ye) 博覽會(hui) 暨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海峽兩(liang) 岸(三明)鄉(xiang) 村融合發展論壇等多項活動,推進閩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實訓基地、大田茶產(chan) 業(ye) 海峽融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全力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