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本報今日起開設“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欄目,係統盤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
2024年,我們(men) 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偉(wei) 大時刻。
風雨兼程,砥礪奮進。75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依靠全體(ti) 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中國從(cong) 一窮二白發展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數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今天的中國,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一分鍾,可以發生什麽(me) ?
隨著分針的每一次擺動,“複興(xing) 號”動車可以行駛5833米,18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chan) 線,中歐班列運送3.6標箱貨物,快遞小哥收發25.1萬(wan) 件快遞……神州大地上,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流動的時間中,凝固著奮鬥的曆史。
憶往昔,新中國成立前,我們(men) 連火柴、肥皂、煤油、鐵釘都需要進口,許多日用品都帶個(ge) “洋”字。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nei) 建設一窮二白、百廢待興(xing) ,毛澤東(dong) 同誌曾發出感慨,“現在我們(men) 能造什麽(me)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看今朝,中國製造業(ye) 規模已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國工業(ye) 擁有41個(ge) 大類、207個(ge) 中類、666個(ge) 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220多種產(chan) 品產(chan) 量居世界首位。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等重點產(chan) 業(ye) 躋身世界前列,通信設備、高鐵等領域一批高端品牌走向全球。
從(cong) 曆史的變遷看中國,這是一條舉(ju) 世驚歎的躍升曲線——
在國家統計局有記錄之初的1952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僅(jin) 有679.1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為(wei) 119元。即使在1978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也隻有3678.7億(yi) 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大踏步前進,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1986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2000年突破10萬(wan) 億(yi) 元,2006年突破20萬(wan) 億(yi) 元,此後以每1年至2年便突破一個(ge) 10萬(wan) 億(yi) 元關(guan) 口的速度發展。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相繼跨越60萬(wan) 億(yi) 元、70萬(wan) 億(yi) 元、80萬(wan) 億(yi) 元、90萬(wan) 億(yi) 元、10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連續3年超過1.2萬(wan) 美元。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從(cong) 低收入國家向中低收入國家、再到中高收入國家的躍升。
在世界的坐標看中國,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總量相繼超越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2010年起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今天的中國,是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能源生產(chan) 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chu) 備第一大國……
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2006年以來,我國連續多年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達17%左右,經濟增量相當於(yu) 一個(ge) 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ti) 量。據測算,1979年至2023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wei) 24.8%,居世界首位。近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2024年我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發展質量明顯改善
“彝鄉(xiang) 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金燦燦……”7月1日,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懸崖村迎來了一場特別的音樂(le) 會(hui) ,歌聲飛揚頌黨(dang) 情,禮讚美好新生活。從(cong) 垂直於(yu) 絕壁的17條藤梯,到2556級鋼梯,再到住上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樓房——“懸崖村”的今昔巨變,是新時代改革發展的生動注腳。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5年,是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的75年,也是人民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的75年。從(cong) 解放前的衣不蔽體(ti) 、食不果腹到基本解決(jue) 溫飽,再到總體(ti) 小康、全麵小康,我們(men) 曆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194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jin) 為(wei) 49.7元,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218元,扣除物價(jia) 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76倍,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wei) 49.7輛,昔日遙不可及的寬裕生活已經成為(wei) 今天的生活常態。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
創新動能更加強勁。“嫦娥”奔月、“北鬥”組網、“祝融”探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顯著增強,大國重器頻頻“上新”。2023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為(wei) 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我國是世界上首個(ge) 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突破400萬(wan) 件的國家,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
協調發展成效顯著。經濟結構不斷優(you) 化,內(nei) 需拉動作用顯著增強。南水北調、西氣東(dong) 輸、西電東(dong) 送、東(dong) 數西算等重大工程改善了區域發展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培育出更多發展動力源,2023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超過9.3億(yi) 人生活在城鎮,區域城鄉(xiang) 協調發展深入推進。
綠色發展成為(wei) 共識。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13年至2023年,我國以年均3.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1%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開放標識更加鮮明。改革開放以來,從(cong) 興(xing) 辦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nei) 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從(cong) 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到規則等製度型開放,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格局加快形成,已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
偉(wei) 大成就源自艱苦奮鬥
75年,在人類曆史長河中不過彈指一揮間,卻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命運。從(cong) “現代化的遲到國”躍升為(wei) “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中國經濟發展的底氣從(cong) 何而來?
——源自始終堅持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全麵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正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源自始終堅持把發展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經濟發展從(cong) 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無論發展環境如何複雜變化,我們(men) 始終堅持獨立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己力量基礎上,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在新中國成立後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在應對挑戰、戰勝困難中不斷發展壯大。
——源自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從(cong) 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到興(xing) 辦經濟特區,從(cong) 單一公有製到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從(cong) 傳(chuan) 統的計劃經濟體(ti) 製到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從(cong) 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係統集成、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標識。
——源自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75年來,我們(men) 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jue) 人民急難愁盼問題,讓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ti) 人民。
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前進道路上還麵臨(lin) 很多風險挑戰。堅持團結奮鬥,凝聚磅礴偉(wei) 力,中國經濟必將繼續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