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共享單車,穿行於(yu) 北京的車水馬龍之中……這是20歲出頭的穆薩維在朋友圈分享的視頻內(nei) 容。這位中文名叫薑誌浩的摩洛哥小夥(huo) ,不久前剛剛去往北京,開始自己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留學生活。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摩洛哥青年像薑誌浩一樣,選擇去中國求學、求知。
薑誌浩的老師宋卓群告訴記者,新學期裏,在北二外漢語學院學習(xi) 中文的摩洛哥學生數量明顯增加。宋卓群是該校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研究生,曾於(yu) 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在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孔子學院擔任國際中文教育誌願者。
記者注意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吸引著不少摩洛哥青年去中國學習(xi) 。卡薩布蘭(lan) 卡哈桑二世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鄭瓊告訴記者,自她2021年9月赴摩工作以來,就感受到摩洛哥青年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十分感興(xing) 趣。孔院組織的中國文化活動很受摩洛哥學生歡迎,報讀中高年級中文課程的學生人數近年來呈現增長態勢。摩洛哥青年學生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商業(ye) 環境、技術發展等方麵非常關(guan) 注,他們(men) 對涉華高等教育展會(hui) 很感興(xing) 趣,希望前往中國留學交流的人數也逐年增長。
哈桑二世大學中文係三年級學生烏(wu) 邁瑪在該校孔院學習(xi) ,她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xing) 趣。前不久她前往中國參加了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總決(jue) 賽。她說:“在中國的旅程非常棒,如果沒有在孔子學院的所學,我就不會(hui) 有到中國參賽的機會(hui) 。在中國的所見所感,讓我對中國文化的興(xing) 趣更深了。”
近年來,不少中國企業(ye) 到摩進行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投資,越來越多中國遊客選擇摩洛哥作為(wei) 出境遊目的地,中國連續多年是摩洛哥全球第三大、亞(ya) 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越發密切的中摩經貿和人文交流促使不少摩洛哥青年“求知中國”,希望借合作的東(dong) 風尋求個(ge) 人職業(ye) 發展機會(hui) 。
2023年,浙江義(yi) 烏(wu) 工商職業(ye) 技術學院聯合摩洛哥蒙迪亞(ya) 波利斯大學,建設摩洛哥義(yi) 烏(wu) 商學院,為(wei) 摩洛哥學生提供包括跨境電商實務、國際貿易實務等多樣化課程。部分摩洛哥學生獲得來華研學的機會(hui) 。到義(yi) 烏(wu) 後,他們(men) 對這繁華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印象深刻。商學院摩洛哥學生戈馬利表示,中國發達的網絡和物流令人讚歎,他希望以後有機會(hui) 到中國開創一番事業(ye) 。
談及摩洛哥出現“中文熱”和越來越多摩洛哥青年選擇赴華求學,摩洛哥學者納賽爾·布希巴告訴記者:“新時代,我們(men) 應該鼓勵更多中非青年走出國門,積極深入感受和理解中非不同的文化內(nei) 涵和特點,真正做到中國與(yu) 非洲國家之間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摩洛哥赴華留學生已達3500人。目前,摩洛哥有三所孔子學院,分別位於(yu) 首都拉巴特、最大城市卡薩布蘭(lan) 卡和北部城市丹吉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