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第40個(ge) 教師節。
教師節設立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全麵部署下,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廣大人民教師不負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量質並重 打造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隊伍
為(wei) 慶祝第40個(ge) 教師節,各地各校正在開展“城市亮燈”感念師恩尊師活動、教師風采短視頻和“感人瞬間”微視頻展播活動。網絡平台上,句句祝福更將節日氣氛“拉滿”。
1985年,我國決(jue) 定將每年9月10日定為(wei) 教師節。教師工作得到全社會(hui) 進一步重視。
教師節設立以來,我國專(zhuan) 任教師總數從(cong) 1985年的931.9萬(wan) 人,增長至2023年的1891.8萬(wan) 人,這支教師隊伍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ti) 係。
既注重量的增長,也重視質的提升。
頂層設計保駕護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高位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政策陸續出台,大力支持鄉(xiang) 村教師“優(you) 先發展”。
將師德師風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師德考核評價(jia) 貫穿教師準入、培養(yang) 全過程,對師德違規行為(wei) 嚴(yan) 打擊、“零容忍”……“嚴(yan) ”的態勢基本形成。
義(yi) 務教育教師學曆層次穩步提升。2023年,小學、初中階段本科及以上學曆的教師占比分別達78%、93%,有效推動國民素質提升。
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教師為(wei)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要貢獻。高校教師成為(wei) 我國高水平科技創新的主體(ti) 參與(yu) 力量,中高職教師每年培養(yang) 1000萬(wan) 左右的技術技能人才。
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全麵係統部署打造支撐教育強國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
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的大國良師隊伍正不斷壯大,為(wei) 培根鑄魂育新人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渠道拓展 健全建強人才發展體(ti) 係
“做一名好老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九月開學,山東(dong) 學生李穎來到陝西師範大學,成為(wei) 一名本研銜接公費師範生。
今年,國家在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施本研銜接師範生公費教育,將公費師範生的培養(yang) 層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目前,全國已有28個(ge) 省份實施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優(you) 秀學子從(cong) 教。
教師教育是師資建設的源頭活水。我國教師教育渠道不斷拓展、質量不斷提升,已建立起開放、協同的教師教育體(ti) 係。
“國培計劃”推動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製度;“職業(ye) 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搭建了職業(ye) 教育國家、省、市縣、學校四級培訓體(ti) 係;“優(you) 師計劃”每年為(wei) 欠發達地區定向培養(yang) 1萬(wan) 名左右的本科層次的師範生……一項項務實舉(ju) 措,推動教師教育多元開放發展。
隨著教師管理體(ti) 製機製持續完善,教師職業(ye) 發展渠道更加通暢,教師資源配備更加均衡——
資格上,全麵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冊(ce) 製度,規範有效的教師準入機製逐步建成。
評價(jia) 上,中小學設置正高級教師職稱,打破職業(ye) 發展通道“天花板”;職業(ye) 院校“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55%;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ye) 績,持續推進破“五唯”。
編製上,經過20多年努力,2022年全國中小學教職工編製省市縣三級全麵達標,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步入常態化。
此外,精簡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為(wei) 教師減負鬆綁;開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等一係列尊師強師惠師舉(ju) 措推進,助力大國良師更好發展。
尊師重教 切實提高地位待遇保障
9月8日,慶祝第40個(ge) 教師節暨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和先進個(ge) 人表彰活動在京舉(ju) 行。全國585個(ge) 單位、1790人受到表彰。
2012年至今,我國集中表彰的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優(you) 秀教師已達5900餘(yu) 人。
王芬,20多年如一日奮戰在田野考古教學第一線;趙東(dong) 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後“第一站”就是奔到教室給學生上課;張艾平,帶領學生開荒植樹,完成110畝(mu) 荒山綠化;王旭,帶領教育集團助推區域內(nei) 教育發展,對10餘(yu) 所薄弱學校進行幫扶……
隨著教育工作者中一大批榜樣典型湧現,優(you) 秀教師的立德垂範效應持續增強。
既通過精神激勵提升教師榮譽感,也增加教育投入增強教師獲得感。
據統計,2012年至2021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支出33.5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9.4%。各項支出中,一半以上用於(yu) 教師工資待遇。
持續鞏固義(yi) 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yu) 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成果,進一步加強教師住房保障,落實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一攬子惠師舉(ju) 措形成合力。
如今,教師成為(wei) 最受社會(hui) 尊重的職業(ye) 之一,我國優(you) 秀人才競相從(cong) 教、廣大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麵日漸形成。
新時代人民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正有力托舉(ju)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圖偉(wei)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