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全媒+丨解密2024年服貿會“最鋼”的亮點

發布時間: 2024-09-13 09:20:00 來源: 新華社

  在城市難以瞥見重工業(ye) 遺跡的今天,首鋼園保存的四座高爐更顯彌足珍貴。這些鋼鐵巨物穿越時空,於(yu) 無聲處予人以肅然起敬的蓬勃力量,這是新建築所不能及的獨特魅力。

  2024年7月,基本改造完成的四高爐。新華社發(首鋼新聞中心供圖)

  當9月的秋涼再次拂過京西,首鋼園又來到“服貿時間”。徜徉在一眾(zhong) 展館間,頓覺唯有它不同尋常,能一掃與(yu) 會(hui) 嘉賓的行程勞頓,又奉上耐人品味的驚喜。它就是因2024年服貿會(hui) “重生”的首鋼四高爐。

  “高興(xing) 上班 平安回家”——順著至今掛在爐身上的老標語望去,歲月恍惚。鐵水飛濺間,仿佛有一群目光堅毅、手拿鋼釺的鋼鐵工人迎麵走來,開始講述這座功勳高爐的不凡功績與(yu) 堅實可靠。

  2024年9月11日,四高爐懸掛的老標語。新華社記者 夏子麟 攝

  1972年10月,四高爐開爐點火、投入生產(chan) ,大大提高了首鋼服務首都建設的煉鐵生產(chan) 能力。1992年,它又完成原地擴容大修,成為(wei) 首鋼第一座2000立方米級的現代化大型高爐。

  1992年4月,四高爐整體(ti) 推移。新華社發(楊國東(dong) 攝)

  為(wei) 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四高爐毅然熄滅爐火,至此服役36年,累計為(wei) 國生產(chan) 生鐵4259萬(wan) 噸。即使在將要停爐的2007年,它的年產(chan) 生鐵總量仍達到184萬(wan) 噸,創曆史新高。不僅(jin) 煉鐵技術引行業(ye) 之先,四高爐還“鍛造”出6位全國、冶金係統和首鋼勞動模範,為(wei) 行業(ye) 發展留下棟梁之才。

  北京冬奧會(hui) 後,首鋼園“火了”。遊客們(men) 鍾情於(yu) 園內(nei) 的“鏽跡斑斑”,留戀於(yu) 這裏的“硬核體(ti) 驗”,但相較人頭攢動的三高爐、大跳台,地處群明湖大街顯著位置的四高爐卻略顯落寞,隻是一座“隻可遠觀”的拍照點。

  誰能把它再次激活?這是“老首鋼人”關(guan) 心的問題,遊客們(men) 也好奇答案。

  2023年服貿會(hui) 閉幕後,當媒體(ti) 記者、觀眾(zhong) 散去,首鋼園卻沒“閑下來”。首建投公司副總經理李景園很快來看四高爐,他知道,這位“老同誌”將有“新使命”。

  李景園對四高爐有相知相伴之情。他在這裏煉過鐵、修過爐、又將成為(wei) 改造高爐的人,百感交集,但自豪最多。也正是因為(wei) 熟悉,拆改耗時大幅縮短,施工高效推進,讓四高爐在數月內(nei) 華麗(li) 變身成為(wei) 可能。

  2024年9月11日,改造完成即將啟用的四高爐。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如今,四高爐不再是唯一稱謂,它還可以叫作:2024年服貿會(hui) 1號館。四高爐、熱風爐及主控樓等附屬設施整體(ti) 改造為(wei) 地上建築麵積3.45萬(wan) 平方米的國際化會(hui) 展中心。給人最大感受是:“展在高爐裏,高爐也是展”。

  “改造後的爐本體(ti) 分為(wei) 三層,首層是展廳、二層是展廳和會(hui) 議間、三層是多功能空間。同時,爐本體(ti) 東(dong) 、北兩(liang) 側(ce) 建成為(wei) 新的展廳和千人大會(hui) 議廳,與(yu) 爐本體(ti) 相通。”首建投公司設計部建築師朱揚說。

  更絕妙的是,四高爐巨大的爐芯得以保留。伴著紅色燈光照映,爐火仿佛再次升騰而起。年輕人感覺到“賽博朋克”,年長者聯想到“鐵色記憶”,專(zhuan) 業(ye) 人士看到了“城市更新”。這是高爐生命的最好延續。

  2024年8月29日,四高爐保留的爐芯。新華社記者 張驍 攝

  四高爐“活了”。服貿會(hui) 展商們(men) 將在爐邊展示最新的產(chan) 品、媒體(ti) 記者也將以它為(wei) “基站”,傳(chuan) 遞“新出爐”的服貿動態。

  這些年,常有人說:首鋼變化特大,值得好好去轉一轉。

  的確,首鋼一直在變。從(cong) 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實行承包製,為(wei) 我國工業(ye) 企業(ye) 改革探路,到兩(liang) 次因奧運改變命運,實現從(cong) 山到海、從(cong) 火到冰、從(cong) 廠到城的曆史跨越。首鋼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就是變出來的。

  2023年7月,首鋼京唐公司成品鍍鋅板。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dong) 攝

  也有人也覺得:這些年,首鋼好像沒變。

  “敢闖、敢堅持、敢於(yu) 苦幹硬幹”的勁頭兒(er) 還在,成千上萬(wan) 人仍在堅持“雙城生活”。工作日,去曹妃甸的“海上鋼鐵夢工廠”鍛造“尖端的鋼”;休息時,回京西石景山的家,與(yu) 妻兒(er) 團聚;“敢擔當、敢創新、敢為(wei) 天下先”精神頭兒(er) 仍足,園區不搞大拆大建,工業(ye) 遺存也是“金山銀山”。高爐改造玩出了花樣,引來觀者如雲(yun) 。

  曆盡滄桑,麵容依舊。2024年服貿會(hui) ,不妨先去四高爐看看。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