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是指導我國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wei) 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決(jue) 定》中提出的“七個(ge) 聚焦”改革目標,新華網思客推出“黨(dang) 校專(zhuan) 家權威解讀三中全會(hui) 精神”係列,深入探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和改革要求。《決(jue) 定》提出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本期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宋雄偉(wei) 對此進行深度解析。
2021年12月14日,在設在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安區湍口鎮迎豐(feng) 村的一個(ge) 基層人大換屆選舉(ju) 投票站,村民在參加投票,村級監察聯絡員監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新華網思客: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強調要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如何理解新時代背景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nei) 涵?
宋雄偉(wei)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wei) 大創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
全過程人民民主立足於(yu) 中國曆史實踐,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於(yu) “自由主義(yi) 民主”的理論邏輯,它內(nei) 生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緊扣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本質屬性,體(ti) 現在對民主人類共同價(jia) 值追求過程中,融合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的多種形式。
全過程人民民主立足於(yu) 新的曆史方位,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因時因勢製定政策和策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期待,實現黨(dang) 的主張、國家意誌、人民意願相統一,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提供了價(jia) 值理念和製度安排。
“全過程”指的是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jin) 有完整的製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yu) 實踐,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堅持把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斷推進中國民主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
新華網思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於(yu)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有何重要意義(yi) ?
宋雄偉(wei) :現代化不是社會(hui) 某一個(ge) 領域的孤立發展過程,而是一個(ge) 包括社會(hui)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整體(ti) 變遷過程,其中各個(ge) 領域之間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沒有高質量的民主政治,也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貴州省畢節市人大常委會(hui) 德溪街道基層立法聯係點(2023年3月21日攝)。新華社照片,畢節市人大常委會(hui) 提供
人民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價(jia) 值遵循。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完整的製度程序和完整的參與(yu) 實踐為(wei) 我國人民實現當家作主提供了強大保障,為(wei) 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ti) 人民提供了堅實支撐。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使全體(ti) 人民通過各領域民主製度和各層次民主渠道行使國家權力,使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生活各環節、各方麵都體(ti) 現人民意願、聽到人民聲音,使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的訴求和需要,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必須建設高質量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隻有高質量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才能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提供製度支撐和價(jia) 值引領。
新華網思客:怎樣理解以製度體(ti) 係有效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
宋雄偉(wei) :以製度體(ti) 係保障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毫不動搖堅持、與(yu) 時俱進完善我國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重要政治製度,進一步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更好把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全麵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guan) 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製度安排,保證黨(dang) 領導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國家。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人士的偉(wei) 大政治創造,是從(cong) 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dang) 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nei) 容和製度保障,在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等方麵都起到重要作用;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製度,在黨(dang) 的領導下,人民群眾(zhong) 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e) 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成為(wei)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ti) 現。
我國重要政治製度主要包括選舉(ju) 製度、特別行政區製度、立法製度、國家機構組織製度等,這些製度由根本政治製度和基本政治製度派生而來。
實踐充分證明,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體(ti) 係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hui) 治理;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guan) 係,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dang) 關(guan) 係、民族關(guan) 係、宗教關(guan) 係、階層關(guan) 係、海內(nei) 外同胞關(guan) 係,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ye) ,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
新華網思客:如何理解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宋雄偉(wei) :首先,黨(dang) 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yu)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偉(wei) 大實踐。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dang) 是居於(yu) 領導地位的。沒有黨(dang) 的堅強領導,就不可能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也就不可能形成統一意誌,不僅(jin)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無從(cong) 談起,而且勢必出現一盤散沙甚至動蕩不安的局麵。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體(ti) 現在國家政治和經濟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落實到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等各項製度安排之中。依法治國是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
第三,依法治國的實質是要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hui) 事務,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通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guan) 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定憲法和法律,運用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hui) 事務,保障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
2020年6月19日,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的居民代表在村議事廳民主協議社區環境整治問題。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新華網思客: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製。對於(yu) 基層來說,可以從(cong) 哪些方麵推動群眾(zhong) 更好地表達民意民主?
宋雄偉(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民主參與(yu) 實踐越廣泛,意願表達越充分,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就越真實。要進一步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台和載體(ti) ,保證人大各項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完善座談、論證、谘詢、聽證、懇談等工作方式。統籌推進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hui) 組織協商,健全各種製度化協商平台,進一步完善提案、會(hui) 議、公示、谘詢、網絡等多種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民主協商方式,推進協商民主製度化發展。充分了解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訴求與(yu) 真實意願。
完善基層直接民主製度體(ti) 係和工作體(ti) 係,增強城鄉(xiang) 社區群眾(zhong)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完善辦事公開製度,拓寬基層各類群體(ti) 有序參與(yu) 基層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e) 。探索人民建議征集製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jue) 製、街道議事代表會(hui) 議製度等,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