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雄安新區七年蝶變:智能綠色新城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引擎

發布時間: 2024-09-17 16:08:00 來源: 央視網

  作為(wei)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guan) 鍵區域,7年多來,雄安新區地上、地下、雲(yun) 上三座新城已初具規模。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500多公裏數字道路四通八達……雄安新區已實現了從(cong) “一塊地”繪就“一張圖”變為(wei) “一座城”的華麗(li) 蝶變。係列報道《中國新地標》,今天,記者帶您走進集智慧和綠色於(yu) 一體(ti) 的建築。

  “雄安之眼”:智能城市底座 綠色建築樣板

  走進雄安新區,記者看到這座“未來之城”的城市麵貌越來越清晰。在新建成的悅榕公園旁,一座被稱為(wei) “雄安之眼”的方形建築,巧妙地把自然和城市連結在一起。

  總台央視記者宋達介紹,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被市民形象地稱作是“雄安之眼”。它就好像是一隻眼睛,凝望著這座千年之城的發展和變化。它的造型借鑒了河北的千年古橋——趙州橋。從(cong) 天空當中俯瞰,它的屋頂被一層植被所覆蓋,左右兩(liang) 側(ce) 分別與(yu) 公園和城市巧妙地融為(wei) 了一體(ti) 。

  去年7月,“雄安之眼”投入運營,成為(wei) 雄安新區綠色低碳建築的新標杆。夜幕降臨(lin) ,雄安之眼燈光璀璨,靈動之眸與(yu) 湖景水麵光影融合,吸引大批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

  記者跟隨技術負責人袁曉東(dong) 走進這座4萬(wan) 平方米的建築,這裏為(wei) 雄安“雲(yun) 上城市”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算力支撐。

  走進建築下方的機房,我們(men) 看到,龐大的數據被存儲(chu) 在700個(ge) 機架中,而這僅(jin) 使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空間。未來這裏將容納3600個(ge) 機架。數據中心是“耗能大戶”,而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卻是一座超低能耗建築,這是怎麽(me) 做到的呢?

  雄安雲(yun) 網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袁曉東(dong) 介紹,常規的信息化機房,它都有空調從(cong) 兩(liang) 側(ce) 往裏吹風。現在把空調直接布到信息化的機架上麵,這個(ge) 能夠把冷源輸送能耗降低90%左右,在(整個(ge) 建築)空調這個(ge) 專(zhuan) 業(ye) 能減少40%的能耗。

  “無廢城市”理念貫穿雄安建設始終

  像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這樣,在雄安新區的城市建設中,綠色低碳的建造技術被廣泛應用,“無廢城市”的建設理念也貫穿始終。

  總台央視記者宋達介紹,漫步在雄安的一處公園中,這裏的湖水清澈見底,裏麵還有魚兒(er) 在暢遊,空氣也清新怡人,身後的山坡上綠意盎然,市民會(hui) 經常來這裏散步遊玩。這樣優(you) 美愜意的環境讓我們(men) 很難想象,山坡下就是雄安新區目前唯一的垃圾綜合處理設施。山坡是垃圾場的屋頂,景觀塔是垃圾場的煙囪,湖水是經過淨化處理之後的中水。

  這座垃圾場把焚燒的能量轉換為(wei) 電能和熱能,讓處理後的廢水循環使用,把燃燒形成的爐渣做成建材,還把廚餘(yu) 垃圾中的油脂提煉成生物柴油,充分將垃圾變廢為(wei) 寶。垃圾場還執行嚴(yan) 於(yu) 國標和歐盟的煙氣排放標準,實現了“近零排放”的目標。一座綠色、低碳、“無廢”的城市也帶動了廣大市民環保意識的提升。


在雄安白塔幼兒(er) 園裏,美國外教佩雷斯正在教孩子們(men) 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佩雷斯和中國妻子愛上了雄安這座融入自然景觀的現代化城市,決(jue) 定在此定居。

  同樣讓佩雷斯愛上雄安的還有智能、便利的生活體(ti) 驗。記者和佩雷斯登上一輛被納入城市公交體(ti) 係的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

  “雲(yun) 上之城”讓生活更便捷 更智能 更舒適

  讓“智能的車”與(yu) “聰明的路”對話,這是雄安“城市大腦”服務市民生活的一個(ge) 縮影。以雄安城市計算中心為(wei) 基座的“雲(yun) 上之城”讓現實生活更便捷、更智能、更舒適。

  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超過200億(yi) 條城市運行數據匯聚在一起。現實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築、每一條道路、每一根管道,都會(hui) 在網絡平台形成與(yu) 之孿生的數字化模型。

  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梁智昊介紹,雄安是第一個(ge) 把“數字孿生”由未來的一個(ge) 詞匯變成了現實的一個(ge) 詞匯。數字城市和物理城市一起設計、一起建設、一起運行,會(hui) 對物理空間的運行做直接的優(you) 化和迭代。到2035年我們(men) 期待看到一個(ge) 數字技術無處不在,去賦能一個(ge) 成熟的未來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城。

  打造具有深度學習(xi) 能力 全球領先的數字智能城市

  翻開雄安2018至2035年總體(ti) 規劃,我們(men) 可以窺見這座“千年大計、未來之城”將來的樣子:這將是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澱水林田草作為(wei) 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的城市;這將是全麵推動綠色建築設計、施工和運行,構建先進的垃圾處理係統的城市;這還將是智能民生服務係統健全,具有深度學習(xi) 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智能城市。

  總台央視記者宋達介紹,從(cong) “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從(cong) “規劃先行”到“雛形初顯”。7年來,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現代化新城正在拔節生長,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作用也充分顯現,綠色、智能、創新等新理念正在成為(wei) 雄安的亮麗(li) 名片。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