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視點丨文旅消費升溫 市場活力釋放——2024年中秋假期盤點

發布時間: 2024-09-19 10:33:00 來源: 新華網

  丹桂飄香,明月皎皎,又是一年中秋節。

  車站機場熙熙攘攘,熱門景點人頭攢動,影院劇場座無虛席……今年中秋假期,國內(nei) 1.07億(yi) 人次出遊、出遊總花費510.47億(yi) 元,“人潮”帶動“人氣”,匯成一幅流動中國的優(you) 美長卷,折射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傳(chuan) 統民俗活動推陳出新

  9月15日晚6點,北京園博園三號門廣場,以“月映雅樂(le) 中秋情”為(wei) 主題的民俗演出在現場觀眾(zhong) 熱烈的掌聲中開場。民樂(le) 打擊樂(le) 《龍騰虎躍》鼓點鏗鏘,一曲奏罷,觀眾(zhong) 仍沉浸在旋律之中。

  投壺下棋、國風表演……同日晚,正在重慶市梁平區舉(ju) 行的“雙桂攬月·隻此中秋”遊園會(hui) ,吸引不少市民參加。“我和朋友專(zhuan) 門穿著漢服來體(ti) 驗遊園會(hui) ,還親(qin) 手製作了漆扇。”市民陳女士說。

  中秋佳節,全國多地立足傳(chuan) 統民俗、創新文化場景,推出了豐(feng) 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浙江永康方岩風景名勝區舉(ju) 行的方岩廟會(hui) 上,村民們(men) 身著傳(chuan) 統服裝,手舉(ju) 大旗,交叉跳陣,長棍獨練、短棍對拆等武技表演精彩紛呈;

  在黑龍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遊客與(yu) 化身“嫦娥”的巡遊演員對詩,成功者可免費獲得一盞古風燈籠;

  在江蘇揚州,夜色中,瘦西湖上的古橋、古建築被燈光點亮。岸邊,古風遊戲、詩詞互動等沉浸式體(ti) 驗活動,讓市民與(yu) 中式美學來一場月下邂逅……

  出行數據顯示,燈會(hui) 遊園需求旺盛。根據滴滴出行數據,中秋假期,北京園博園、昆明大觀公園、廣州文化公園舉(ju) 辦了中秋燈會(hui) ,打車需求相比端午假期分別上漲340%、155%和82%。河南開封萬(wan) 歲山武俠(xia) 城景區舉(ju) 辦中秋專(zhuan) 場音樂(le) 會(hui) ,打車需求上漲152%。

  9月17日,人們(men) 在江蘇省宜興(xing) 市丁蜀鎮太湖邊賞月(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丁煥新攝)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各地以共度中秋佳節為(wei) 契機,深入挖掘詩詞歌賦、禮儀(yi) 風俗中的文化內(nei) 涵,積極打造文化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推動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消費更趨理性和個(ge) 性化

  今年中秋假期,國內(nei) 消費市場繼續彰顯活力。

  商務部有關(guan) 監測數據顯示,假期3天,全國重點監測餐飲企業(ye) 銷售額同比增長6.5%,重點監測企業(ye) 綠色有機食品、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1%和5.7%;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9%。

  中秋尋古,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今年月餅市場興(xing) 起了“簡約風”,不少禮盒包裝層數不超過三層。月餅在分量上也進行了“瘦身”,小包裝、迷你月餅成為(wei) 市場新寵。

  “散裝的小月餅很實惠,口味和數量可以自由搭配,價(jia) 格也合適。”在安徽滁州一家大型超市,前來購買(mai) 月餅的李先生說。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說,消費者逐漸從(cong) 過去的盲目追求奢華,轉變為(wei) 更加注重品質和口味,月餅這一傳(chuan) 統節日食品正回歸其文化內(nei) 涵和本質意義(yi) 。

  消費市場更趨理性和個(ge) 性化。美團數據顯示,中秋假期,“中秋”“團圓”主題餐飲團購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5倍,餐飲堂食增長近20%;休閑露營訂單量同比增長312%,DIY手工坊訂單量同比增長136.8%。京東(dong) 數據顯示,低糖月餅備受青睞,比如低糖五仁月餅成交額同比增長45%;性價(jia) 比較高的白酒受到消費者追捧,在調研中更多消費者選擇單價(jia) 在100至300元的白酒。

  “節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一扇窗口。中秋假期,理性和個(ge) 性化消費趨勢明顯,表明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逐漸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龐超然說。

  文旅融合趨勢明顯、短途遊成主流

  中秋節期間,在位於(yu) 寧夏中衛的沙坡頭旅遊景區,連綿的沙丘、壯美的黃河吸引著眾(zhong) 多遊客紛至遝來。來自四川成都的崔璐陪同父母在沙坡頭體(ti) 驗了騎駱駝、大漠飛天等項目,“和家人在這裏感受大漠風情,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很是難忘。”

  旅遊市場持續火熱。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中秋節假期,全國國內(nei) 出遊1.07億(yi) 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6.3%;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510.47億(yi) 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8.0%。

  文旅融合是突出亮點。飛豬數據顯示,中秋假期,賞月遊、賞燈遊的搜索熱度同比分別增長61%、267%,北京園博園“京彩燈會(hui) ”、成都武侯祠拜月祈福儀(yi) 式等主題活動成為(wei) 中秋假期賞月遊、賞燈遊熱門景點。

  “微度假”短途遊成假日主流。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中秋假期呈現以中短距離遊為(wei) 主的特點,在市內(nei) 及周邊的“微度假”備受歡迎。攜程數據顯示,中秋假期,同省酒店訂單占比超50%。

  出境遊延續較高增長態勢。飛豬數據顯示,中秋假期出境遊預訂量在端午基礎上繼續增長,境外門票、境外當地玩樂(le) 、國際郵輪預訂量環比端午假期均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速。

  “重視文化體(ti) 驗和個(ge) 性化服務是今年中秋旅遊市場的突出特點。欣欣向榮的假日旅遊市場,彰顯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活力。”許光建說。

  文化市場火熱向好

  中秋假期,電影市場供給豐(feng) 富。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中秋檔(9月15日至1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wei) 3.89億(yi) 元,觀影人次為(wei) 957萬(wan) ,國產(chan) 影片票房為(wei) 3.32億(yi) 元,占比為(wei) 85.35%,《流浪地球2(3D版)》《野孩子》《出走的決(jue) 心》等影片類型多樣。

  “文博遊”熱度持續升溫。中秋佳節,全國各地博物館紛紛“上新”各自展陳: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舉(ju) 辦“夢回古今——博物館中秋之夜”主題遊園活動,通過古今交融的陳列展覽、非遺展演和民俗消費體(ti) 驗,讓市民和遊客沉浸式體(ti) 驗古人夜遊場景;在長沙簡牘博物館,孩子們(men) 身穿漢服,在“古代書(shu) 房”沉浸式感受古人讀書(shu) 氛圍;杭州博物館邀請遊客在中秋之夜親(qin) 手製作蓮花燈。

  9月17日,遊客在北京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內(nei) 遊覽。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攜程數據顯示,中秋假期,各地博物館門票訂單量較端午假期增長15%。美團數據顯示,湖北省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等成為(wei) 假期熱門打卡地。

  以深度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主的“新中式”消費火熱。美團數據顯示,中秋假期,茶館“新中式”主題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550%,“非遺手工”搜索量同比增長373%,“國賓館”搜索量環比上漲11%。

  “總體(ti) 來看,這個(ge) 中秋假期,文化活動多樣、民俗體(ti) 驗豐(feng) 富,消費市場活力足、人氣旺,假日經濟正煥發新的活力。”龐超然說。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