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牽住能源轉型“牛鼻子” 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發布時間: 2024-09-19 19:18:00 來源: 人民網

  【觀點摘要】

  ·能源轉型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牛鼻子”。

  ·以能源“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加快全麵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一度電,足以灌溉大約0.14畝(mu) 的田地,或使一隻節能燈持續亮起約90小時,一度電有著諸多重要用途。

  如今,充分利用資源和實現高效循環利用已成為(wei) 高耗能企業(ye) 的普遍理念。在浙江,一家石化企業(ye) 的調度中心裏一派忙碌景象。該企業(ye) 通過推行“區域一體(ti) 化、工藝綠色化、能量最優(you) 化、設備高效化、管理智慧化”等舉(ju) 措,成功實現了節能、減汙、降碳與(yu) 增效的多贏局麵。

  這一係列的實踐成果,正是我國眾(zhong) 多企業(ye) 積極落實國家全麵綠色轉型部署的生動寫(xie) 照。

  一組令人矚目的數據,見證著我國經濟的綠色之變。十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與(yu) 優(you) 化升級,大力發展節能降碳技術及產(chan) 業(ye) ,全麵提升能源效率。在此過程中,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累計節約能源消費量約達 14 億(yi) 噸標準煤,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 30 億(yi) 噸。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在中央層麵對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進行係統部署。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可持續中心主任、研究員田智宇在做客《中國經濟微觀察·專(zhuan) 家談》時表示,能源轉型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關(guan) 鍵所在。《意見》對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行了專(zhuan) 章部署,強調要持續強化節能、提高能效,推動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並加強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這是從(cong) 源頭上減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降低汙染物和碳排放的根本之策。

  “能源轉型亦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重要驅動力。”田智宇說道,當前,伴隨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的迅速崛起,我國已然處於(yu) 新一輪能源革命和工業(ye) 革命的發展前沿地帶。

  《意見》強調,堅持創新轉型。強化支撐綠色轉型的科技創新、政策製度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推進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為(wei) 綠色轉型提供更強創新動能和製度保障。

  在新形勢下,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重點是什麽(me) ?

  對此,田智宇分析稱,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一項係統工程。《意見》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要求,既體(ti) 現在能源供給側(ce) ,也涵蓋了空間格局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交通運輸和城鄉(xiang) 建設發展轉型以及科技創新等諸多方麵。

  當前,國內(nei) 外發展形勢日益複雜,能源轉型步入攻堅克難的關(guan) 鍵時期。田智宇結合《意見》部署,認為(wei) 應從(cong) 以下兩(liang) 方麵發力:

  一是堅定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定力,加速能源供需一體(ti) 化變革。始終將節能提高能效視作滿足需求增長的首要能源,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推進節能工作,不但要提升能源利用的技術效率,還要提高經濟、社會(hui) 及環境效益。同時,正確認識並把握我國新能源資源、技術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將高質量發展新能源作為(wei) 根本出路,加快推動主體(ti) 能源的更替。

  二是鼓勵探索創新,以能源的“含綠量”提升發展的“含金量”。我國能源需求總量龐大、應用場景豐(feng) 富、市場創新活躍,處於(yu) 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前沿地帶。要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產(chan) 業(ye) 已取得先發優(you) 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綠色低碳科技研發、政策製度、商業(ye) 模式等方麵的創新,不斷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催生新動能,鑄就麵向未來的新產(chan) 業(ye) 、新技術、新優(you) 勢。

  田智宇以白鶴灘水電站為(wei) 例進行深入闡釋。地處川滇交界、長江上遊的白鶴灘水電站全力運轉,令人驚歎的是,僅(jin) 需短短7毫秒,清潔電力便能夠跨越2000多公裏的距離,送達江蘇。得益於(yu) 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投產(chan) ,綠電通過這條“高速公路”實現西電東(dong) 送,年輸送電量相當於(yu) 南京市半年的用電量,為(wei) 江蘇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北京市副中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也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深化能源綠色化與(yu) 數字化融合,積極踐行“引綠、賦數、提效、匯碳”創新路徑,以“分布式光伏+地緣熱泵能源站+引入域外綠電”增綠能源供給側(ce) ,以“綠色建築+交通電氣化+碳資產(chan) 管理”減碳能源消費側(ce) ,以“智能樓宇+智慧能源管理係統”推動節能提效降碳,實現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yu) 新型城鎮化建設、能源電力安全保障水平協同提升。

  能源安全是全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問題。那麽(me) ,如何將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與(yu) 保障能源安全相結合?

  田智宇還表示,能源安全關(guan) 乎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 “國之大者”。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yu) 增強安全保障能力一致,且能不斷增添保障能源安全、生態安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的底氣。例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可降低油氣進口依賴;強化節能提高能效,推進生產(chan) 方式和消費模式綠色低碳轉型,能降低全社會(hui) 資源環境等要素投入代價(jia) ,增強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保障能力。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