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企業(ye) 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視角。透過許許多多的企業(ye) ,可以看到當前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挑戰和機遇,也能夠看到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即日起,新華社推出“中國經濟樣本觀察·企業(ye) 樣本篇”係列報道,選取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企業(ye) ,講述中國企業(ye) 在壓力挑戰下開拓創新、轉型升級、堅韌奮進的鮮活故事,展現中國企業(ye) 在市場潮湧中奮勇拚搏的底氣銳氣和光明前景。
在奔湧的創新浪潮中,這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麵對激流奮勇前進,成立短短4年,躍升為(wei) 全球最年輕的光伏獨角獸(shou) 企業(ye) 。
在宏闊的中國製造版圖上,這是一塊或許還不特別起眼的拚圖,卻標記出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新征程:實現下一代光伏技術產(chan) 業(ye) 化,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出貨量和產(chan) 能均居全球第一。
浪起於(yu) 微瀾。2024年,光伏行業(ye) 經曆下行周期,總部位於(yu) 安徽宣城的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異軍(jun) 突起,訂單增長、產(chan) 能飽滿、銷售暢旺……行業(ye) 凜冬中,華晟何以在成長中突圍?
在堅持中完成“驚險一躍”
2024年9月6日,上海浦東(dong) ,一場關(guan) 於(yu) 光伏新能源的行業(ye) 交流會(hui) 座無虛席。時已入秋,窗外陽光依然灼熱,如同現場熱烈的討論氛圍。交流中,人們(men) 將更多的焦點投向了華晟,這個(ge) 全球最年輕的光伏獨角獸(shou) 企業(ye) 。
4年時間,估值130億(yi) 元,躋身全球光伏一級組件製造商名錄。華晟猶如一匹躍然而出的黑馬,在光伏行業(ye) 的寒冬中,引人注目又引發追問:為(wei) 什麽(me) 是華晟?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景(8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時光倒流,問號拉直。
2020年春天的一個(ge) 夜晚,北京一公園內(nei) ,一群人聚在一起,時而竊竊低語,時而高聲爭(zheng) 論。
“有了那晚的選擇,才有了今天。”華晟董事長徐曉華回憶起“公園會(hui) 議”的豪邁,眼裏依然閃耀著光。那晚,創業(ye) 團隊幾經爭(zheng) 論,最終選擇不做跟隨者,要做新產(chan) 業(ye) 的開創者。
8月20日,工作人員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那時,光伏行業(ye) 爆火,市場上主流技術路線產(chan) 業(ye) 化規模大、投資回報高,是入行的熱門選項,資本蜂擁而上,投產(chan) 能賺快錢。華晟卻放棄眼前的財富,要走一條新路:選擇做下一代異質結光伏電池。
“異質結技術國外摸索了30年,很多都折戟沉沙,一家初創企業(ye) 憑什麽(me) ?”
“放著容易的錢不賺,非要做龍頭企業(ye) 都望而卻步的事,太傻!”
……
這是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展示的光伏產(chan) 品(8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麵對質疑、不解,曾在光伏行業(ye) 摸爬滾打20多年的徐曉華堅信,異質結是突破光伏效率的顛覆性技術。
“用新技術找增量,雖難,卻是一條正確的路。”
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麵臨(lin) “驚險一躍”。創業(ye) 之初,華晟便遭遇“當頭一棒”。
異質結光伏電池樣品下線,幾近廢品,因為(wei) 出現致命的光衰減現象,降低了發電效能,也讓這一技術路線麵臨(lin) 夭折風險。
“事關(guan) 企業(ye) 生死,那段時間徹夜難眠。”回憶當時,華晟首席科學家王文靜感慨萬(wan) 千,“我們(men) 就像駛入深邃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前途是一片未知的宇宙。”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搬運機器人在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沒有現成答案,就從(cong) 源頭摸索。技術團隊找到一種紫外線吸收劑,解決(jue) 了光衰減問題,但組件功率下降的新問題又冒出來。情急之下,王文靜想起讀研時聽說過的一種光轉化材料,但這一材料在光伏行業(ye) 從(cong) 未用過。
“沒人用,我們(men) 試!”在與(yu) 材料供應商反複磨合後,終於(yu) 攻關(guan) 出全新的光轉化材料,不僅(jin) 解決(jue) 了光衰減這一致命難題,電池功率還更高。
一次次峰回路轉,一次次化危為(wei) 機。4年裏,華晟始終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
8月20日,工作人員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選擇異質結技術,沒有先例可循。所有的產(chan) 線設備、生產(chan) 工藝甚至物料供應都要重構。
“幾乎每天都要蹲守到淩晨,將設備拆了,根據新工藝要求一點點改進優(you) 化再調試,如果不行,再拆解再優(you) 化……”華晟工程師孔文濤至今記得,產(chan) 線建設之初,即使在恒溫24攝氏度的廠房裏,他和同事們(men) 每天的工裝都是濕透的。
這是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拍攝的智能化產(chan) 線(8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一期、二期、6個(ge) 月、9個(ge) 月……創業(ye) 前兩(liang) 年,一邊不停投錢投人、改設備改工藝,一邊還要說服客戶接受尚屬“小眾(zhong) ”的異質結新品,尋找訂單活下去。最難時,華晟賬上的流動資金捉襟見肘,公司內(nei) 部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提議,不如趁早放棄,轉向能賺錢的主流技術路線。
“這個(ge) 世界除了滿足我們(men) 基本生活的物質外,總有一些夢想值得我們(men) 去堅持。”華晟的生產(chan) 車間,藍底白字的宣傳(chuan) 標語格外醒目。
“晟,意為(wei) 陽光,也代表日積一功。麵對一個(ge) 個(ge) 困難,我們(men) 沒有放棄,一次次克服,直到現在,未來亦然!”徐曉華說。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工作人員在查看智能化產(chan) 線運行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安徽合肥,全球單體(ti) 產(chan) 能最大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一體(ti) 化工廠,工業(ye) 機器人將一個(ge) 個(ge) 矽片投送到一架白色機器的腔體(ti) ,經過綿延的智能化流水線,狀如手機大小、薄如紙片的光伏電池片便下線了。
“異質結生產(chan) 設備從(cong) 無到有,如今已經全部實現國產(chan) 化。”徐曉華拍拍眼前的這些“大家夥(huo) ”,話語中不無自豪。
“堅持瞄準異質結賽道,通過技術和工藝的持續創新,我們(men) 的異質結電池單片效率2021年就一舉(ju) 追平了世界紀錄,如今量產(chan) 平均效率又再次有了大的提升。”華晟電池事業(ye) 部負責人餘(yu) 義(yi) 說,嚴(yan) 峻的競爭(zheng) 形勢下,公司在行業(ye) 寒冬中迎來春天,今年的訂單量逆勢實現翻番。
在創新努力中穿越周期
2024年,是光伏行業(ye) 優(you) 勝劣汰的洗牌之年。對華晟而言,卻是進入盈利周期的轉折之年。
麵對行業(ye) 的大浪淘沙,華晟選擇的技術路線優(you) 勢日益凸顯。2023年,華晟破局國內(nei) 市場,並迅速擴產(chan) ,大理、合肥、無錫等基地相繼上馬,公司一躍成為(wei) 異質結領域垂直一體(ti) 化龍頭企業(ye) ,產(chan) 銷量居全球第一。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shou) 企業(ye)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異質結行業(ye) 進入工信部光伏行業(ye) 目錄規範的企業(ye) 等榮譽接踵而至。
華晟並不敢稍有懈怠。光伏行業(ye) 快速的技術迭代和激烈的市場競逐如同高懸頭頂的一把利劍,驅動華晟不停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持續保持技術優(you) 勢。
8月24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技術人員在對產(chan) 品進行檢測。
新華社發(徐勇 攝)
控製矽片的薄度,是異質結電池降本增效的關(guan) 鍵。
傳(chuan) 統光伏行業(ye) 認為(wei) ,矽片薄度在130微米左右就很難再有突破。
通過深入研究,徐曉華的技術團隊驚喜地發現,采取一種新的工藝,矽片可以減薄至100微米以內(nei) ,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還有助於(yu) 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工作人員在介紹智能化產(chan) 線。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前景是美好的,但市場上的矽片廠家無一能滿足華晟的需求。
“找不到廠家供貨,就自己幹!”華晟索性自建矽片產(chan) 線,改造設備、創新工藝、不停迭代……經過上百次驗證,最終做出薄度達100微米的超薄矽片,僅(jin) 此一項,材料成本就可節約23%。
步入華晟的產(chan) 品展廳,智能製造管理平台上跳動著的數字實時顯示生產(chan) 車間的運轉情況;大屏幕反複播放著以“喜馬拉雅”“珠峰”命名的各類產(chan) 品介紹,這樣的命名喻意華晟人不斷超越自我、立誌攀登行業(ye) 頂峰的抱負。
“我們(men) 做的是一個(ge) 開創性的產(chan) 業(ye) ,當前麵沒有參照物時,追求物理極限的創新,就是引領我們(men) 的方向。”徐曉華自稱“技術控”,也堅信跨越周期最大的武器是相信技術、堅持創新。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搬運機器人在作業(ye) 中。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迎接新的產(chan) 業(ye) 變革,靠單個(ge) 企業(ye) 獨木難支。
自動化產(chan) 線上,剛“出生”的電池片閃耀著潔淨耀眼的藍色光芒,一根根銀色柵線縱橫排布,仿佛電池的“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品質越好,導電性越好,發電效率就越高。”餘(yu) 義(yi) 指著電池片上縱橫的銀線解釋道,製造銀線的銀漿材料及印刷工藝均源自國外,一度被卡脖子。
8月24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技術人員在對產(chan) 品進行檢測。
新華社發(徐勇 攝)
能不能找到替代材料和新工藝?華晟想到了一群人。
華晟董事長技術助理周肅的手機裏有個(ge) 熱鬧的微信群,群裏活躍著370多位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及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的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這是華晟發起建立的異質結技術產(chan) 業(ye) 化協同創新平台,除了線上隨時討論分享新技術,每個(ge) 季度還會(hui) 舉(ju) 辦線下會(hui) 議,開展技術研討和對接。
在這個(ge) 平台上,華晟找到了創新攀高的夥(huo) 伴。
8月20日,工作人員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我們(men) 與(yu) 華晟攜手,采用導電性能接近的銅與(yu) 銀漿配比,實現成本大幅縮減。”蘇州思爾維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祥浩說,今年7月,思爾維提供的銀包銅漿料交付華晟投入量產(chan) 使用。
成立4年來,華晟把自己變成一個(ge) 實驗室,針對異質結產(chan) 業(ye) 化過程中的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一次次地開展驗證和應用,不遺餘(yu) 力地推動關(guan) 鍵設備和材料的國產(chan) 化。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搬運機器人在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目前,在華晟驗證的新材料、新技術數量超過43項,其中35項已在行業(ye) 推廣。
安徽宣城,一座山清水秀的皖南城市,也是華晟總部所在地。在這裏,以華晟為(wei) 龍頭,集聚著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50餘(yu) 家企業(ye) ,2023年光伏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近300億(yi) 元。華晟總部附近,當地政府立起的“中國異質結光伏之都”標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在出海中開拓“藍海”
陽光灑向保加利亞(ya) 南部城市帕紮爾吉克,大片光伏板熠熠生輝,為(wei) 該市源源不斷供應清潔電力。
這一總計650兆瓦的太陽能園區使用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組件,全部產(chan) 自萬(wan) 裏之外的華晟,這也是目前海外最大的采用異質結技術的太陽能園區。
這是2023年9月7日拍攝的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戴巍 攝)
全球能源轉型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大規模發展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更多國家實現能源自主和減碳目標的選項。
成立4年來,華晟的海外市場出貨量一直保持增長勢頭,得益於(yu) 異質結的技術路線優(you) 勢,華晟從(cong) 產(chan) 品出海走向技術出海,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商找到華晟,希望引進華晟的技術。
8月20日,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工作人員(左)在介紹智能化產(chan) 線。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2024年8月,飛機降落在阿布紮比的紮耶德國際機場,盡管已是夜晚,合作夥(huo) 伴仍在等待著徐曉華一行。
中東(dong) 日照旺盛,是一片光伏市場的“藍海”。此行,徐曉華除了拜訪海外的銷售商,還將與(yu) 合作夥(huo) 伴一起考察投資建廠事宜,洽談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這是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景(8月24日攝)。
新華社發(徐勇 攝)
“新興(xing) 市場國家也在謀求綠色轉型,不僅(jin) 有快速增長的清潔能源需求,而且投資建廠、技術服務的需求強烈。”華晟中東(dong) 及非洲業(ye) 務的銷售負責人說,華晟已經接到多國合作夥(huo) 伴拋來的橄欖枝,希望通過合作,為(wei) 這些國家的異質結組件廠提供異質結電池供應和異質結組件技術服務。
“海外是遠比國內(nei) 更大的市場,走出去是必選項。”徐曉華認為(wei) ,今天中國企業(ye) 出海也是入海,既要國際化也要本土化,隻有做當地發展的助力者和共贏者,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才能在更廣闊的空間中走得穩、走得遠。目前,華晟在海外的銷售合作夥(huo) 伴遍及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這是2021年6月27日拍攝的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
新華社發(戴巍 攝)
在華晟人眼裏,未來的能源競爭(zheng) 不僅(jin) 是資源的競爭(zheng) ,而且是技術的競爭(zheng) 。讓光伏成為(wei) 便宜又可靠的綠色能源,用技術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中,這是華晟人的理想,也是一代代中國光伏人的追求。
華晟的實驗室裏,研究人員步履不停,又在全力攻關(guan) 異質結疊層鈣鈦礦的下一代技術。目前,華晟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4億(yi) 元,申請專(zhuan) 利310餘(yu) 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138項、國際專(zhuan) 利申請17項,公司已集結異質結高精尖人才超過400人。
這是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工廠內(nei) 景(8月24日攝)。
新華社發(徐勇 攝)
日出光芒,澤被萬(wan) 物。追光前行,是人類致力清潔能源的堅定姿勢,也是華晟人不懈奔跑的身影。
2024年初,在一次公司會(hui) 議上,徐曉華毫不諱言,今年整個(ge) 光伏行業(ye) 都會(hui) 很難。“但幾年之後,我們(men) 回頭再看今年,一定會(hui) 感謝這麽(me) 大的挑戰、這麽(me) 大的困難,因為(wei) 通過打贏這一場硬仗讓我們(men) 成長,讓我們(men) 成為(wei) 一家真正的好公司。”
文字記者:楊玉華、王菲、吳慧珺
視頻記者:屈彥、王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