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青春不老,書寫華章

發布時間: 2024-09-23 11:00:00 來源: 澎湃新聞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1935年,中華民族危亡之際,南開大學創始校長張伯苓在開學典禮上向青年學生發出振聾發聵的“愛國三問”。

  89年之後,再聚南開,“愛國三問”穿越時空仍在回響。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說,這三問“我們(men) 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 南開大學”微信公號 圖

  南開有愛國的傳(chuan) 統——戰火紛飛的年代,南開學子投筆從(cong) 戎,一寸山河一寸血;南開有報國的傳(chuan) 承——和平年代,南開師生勇攀人文社科與(yu) 自然科學之高峰,投入國家的發展與(yu) 建設。

  9月21日晚,一場名為(wei) “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的大思政課在南開大學體(ti) 育館開講,一眾(zhong) 先生學者、青年與(yu) 社會(hui) 代表現場講演。

  現場圖。@南開大學 圖

  青春是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都與(yu) 我有關(guan) 。

  張伯苓嫡孫張元龍回憶,爺爺臨(lin) 終時沒有一分存款,他留下了最寶貴的家訓,“私立非私有,留德不留財”,人留給社會(hui) 的,應該是高尚的品德與(yu) 對事業(ye) 的熱愛。

  張元龍的四叔張錫祜在父親(qin) 張伯苓的支持下參軍(jun) ,以身許國。犧牲前,他在家書(shu) 中寫(xie) 道,“陣中無勇非孝也”。

  青春是赤子之心,不墜青雲(yun) 之誌。

  1956年,南開大學畢業(ye) 生,科學家郭永懷放棄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終身教職,攜妻兒(er) 歸國。他把早年在國外的積蓄和認購的公債(zhai) 共48460餘(yu) 元悉數捐給國家,這筆錢,當年可在北京買(mai) 入20座四合院。

  郭永懷 資料圖

  回國後,他潛心專(zhuan) 研“兩(liang) 彈一星”。1968年,在青海基地待了兩(liang) 個(ge) 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ge) 重要線索,他急著趕夜班飛機回北京。未料飛機在距離地麵400多米時失去了平衡,墜毀在1公裏外的玉米地。

  遇難時,郭永懷的懷中緊緊地抱著研究資料。1999年,他被追授“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2018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宇宙中的一顆編號為(wei) 21279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wei) “郭永懷星”。

  青春是芳華雖逝,青春不老。

  77歲的南開大學教授逄錦聚說,那麽(me) 多的頭銜和稱號,我最喜歡的還是“老師”。1984年研究生畢業(ye) 於(yu)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後,逄錦聚留校任教至今。他說,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大任落在青年人身上,“跟你們(men) 在一起,我感覺永遠年輕”。

  逄錦聚教授  “南開大學”微信公號 圖

  年逾八旬的蘭(lan) 長燕是天津市朝陽裏的社區誌願者,全國首個(ge) 誌願者組織就產(chan) 生在這裏。2001年,蘭(lan) 長燕剛從(cong) 單位退休,就當上了樓長。她熟悉樓裏24戶、83位鄰居的姓名、年齡、電話甚至血型。大家信任她,樓裏更換水表、水管需要留人,居民都把鑰匙交給蘭(lan) 姨,大家叫她“鑰匙阿姨”。

  “鑰匙阿姨”蘭(lan) 長燕

  青春是遙遙的對視,是長大後就成了你。

  照片上那張既熟悉又陌生的臉,是阿斯哈爾·努爾太的父親(qin) ,他是一名警察。阿斯哈爾2歲時,父親(qin) 因公犧牲。父親(qin) 是家中照片上的人,是遙遠的符號。阿斯哈爾很長一段時間想不明白,父親(qin) 為(wei) 什麽(me) 要那樣做?

  後來他上了學,從(cong) 舅舅那裏知道更多關(guan) 於(yu) 父親(qin) 的事,他逐漸懂得父親(qin) 。上大學後,阿斯哈爾決(jue) 定報名參軍(jun) 入伍。總是支持他的母親(qin) ,那次投了反對票。

  在阿斯哈爾心中,母親(qin) 是個(ge) 堅韌的女人,丈夫走後,她既當爹又當媽,扛起這個(ge) 家。但那天,她還是哭了。她失去過丈夫,不想唯一的孩子再麵對危險。

  但後來,她還是同意了。她知道,這是孩子的決(jue) 定。

  如今,29歲的阿斯哈爾是武警新疆總隊烏(wu) 魯木齊支隊執勤十八中隊排長,入伍後,他壯實了許多,模樣越來越像父親(qin) 。

  21日晚,他登上了講台,朝著大屏幕上的父親(qin) ,鄭重地敬了一個(ge) 軍(jun) 禮。他之前對我們(men) 說,很想問問父親(qin) :您會(hui) 為(wei) 我驕傲嗎?

  阿斯哈爾·努爾太敬禮  紅星新聞 圖

  青春是心有所向,那就拚盡全力。

  當天的講演,還有在巴黎奧運會(hui) 、殘奧會(hui) 上奮力拚搏的體(ti) 育健兒(er) 們(men) 。

  殘奧會(hui) 冠軍(jun) 蔣裕燕在三歲那年,被一場車禍奪走了右臂和右腿。巴黎殘奧會(hui) ,她共獲7枚金牌、刷新兩(liang) 項世界紀錄和3項殘奧會(hui) 紀錄。

  “命運打破了身體(ti) 上的平衡,但不能打破人生的平衡”,蔣裕燕說,“魚有一條尾巴,而我有一條腿,是遊泳給我了自信、給了我勇氣、給了我人生的動力。”

  而殘奧會(hui) 冠軍(jun) 譚玉嬌說,“一次次超越重量極限之後,我也在超越著人生的邊界。”

  殘奧會(hui) 冠軍(jun) 蔣裕燕和譚玉嬌 @南開大學 圖

  舉(ju) 重運動員李雯雯曾飽受傷(shang) 病困擾,但在巴黎奧運賽場,她再一次戰勝了。看上去總是樂(le) 嗬嗬的她被網友稱為(wei) “大寶貝”,她說還在保持訓練,估計很快就會(hui) 恢複。她的教練吳美錦說,他們(men) 在積極備戰下一屆奧運,洛杉磯見。

  舉(ju) 重運動員李雯雯和她的教練吳美錦。@南開大學 圖

  就像乒乓球奧運冠軍(jun) 陳夢所說,無論在多艱難的時刻,始終堅信自己可以去戰勝。

  乒乓球奧運冠軍(jun) 陳夢 @南開大學 圖

  就像遊泳奧運冠軍(jun) ,那個(ge) 勇敢無畏的年輕人潘展樂(le) 說的,如果你小時候也吹過牛,別怕,實現它。

  遊泳奧運冠軍(jun) 潘展樂(le)   @南開大學 圖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