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中國多地喜迎“豐收季”

發布時間: 2024-09-25 23:40:00 來源: 央視網

  

  金秋時節,中國多地喜迎“豐(feng) 收季”,田野上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各地農(nong) 民收獲豐(feng) 收的喜悅。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獲季節。在黑龍江五大連池,70萬(wan) 畝(mu) 玉米陸續進入收割期。在春紅糧食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當地在原有農(nong) 機具的基礎上,又引進51台套的大馬力農(nong) 機,依靠北鬥導航係統,不僅(jin) 能精準測算作業(ye) 麵積,還能根據地形自主調整收割路徑,提升收割效率。

  在內(nei) 蒙古準格爾旗的鮮食甜糯玉米種植田地裏,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排排玉米被吞入收割機中,不一會(hui) 兒(er) ,金黃飽滿的玉米棒就裝滿了車。為(wei) 確保產(chan) 品“鮮”度,玉米經采摘後被直接運往生產(chan) 車間。一棒棒顆粒飽滿的玉米曆經分揀、清洗、蒸煮、速凍、包裝等一係列流水線作業(ye) 後,被加工成一袋袋獨立包裝的真空鮮食甜玉米,銷往全國各地。

  眼下,新疆辣椒也進入了“豐(feng) 收季”,和田縣的萬(wan) 畝(mu) 辣椒已經陸續開始采收。從(cong) 2018年開始,和田縣在塔瓦庫勒鄉(xiang) 巴克墩村推廣種植色素辣椒,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和引導,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嚐試。當地采取統一育苗、種植、采收和銷售,從(cong) 而降低農(nong) 戶的種植成本和市場風險,提高了色素辣椒的品質和市場競爭(zheng) 力。

  在湖北應城,一場充滿鄉(xiang) 土氣息的農(nong) 民趣味運動會(hui) 在呐喊聲中開賽,男女搭檔兩(liang) 人一組進行5分鍾剝玉米比賽,拇指一頂,手掌一搓,一大片玉米粒便齊刷刷地落入籃中,幾圈下來就能把一穗玉米的籽粒全部搓光。挑送秧苗比賽則比腳快,選手們(men) 挑起兩(liang) 筐秧苗包快步奔向終點。

  江蘇連雲(yun) 港:萬(wan) 畝(mu) 鹽田迎來扒鹽季 “煮海為(wei) 鹽”色彩繽紛

  這幾天,江蘇連雲(yun) 港秋高氣爽,在連雲(yun) 港灌西鹽場1.5萬(wan) 畝(mu) 鹽田裏,工人們(men) 利用晴好天氣加緊曬鹽、扒鹽,到處都是豐(feng) 收的景象。

  從(cong) 高空俯瞰,一塊塊不同濃度的鹽池呈現出繽紛的色彩,有的雪白,有的粉紅,仿佛是大自然的調色盤。經過連日的晾曬,鹽池中的鹵水濃度不斷上升,顏色也緩慢發生變化,逐漸凝結出雪白的海鹽。連雲(yun) 港自古就有“煮海為(wei) 鹽”的習(xi) 俗,是淮鹽主要產(chan) 地。灌西鹽場也是連雲(yun) 港最大的鹽場,以海水製鹽為(wei) 主,每年當地都有春秋兩(liang) 季扒鹽季節。

  安徽黟縣:金秋時節好“豐(feng) ”景 千年古村曬秋忙

  秋風起,“曬秋”忙。在安徽黃山,每到秋天,農(nong) 戶們(men) 便開始把剛收獲的農(nong) 作物進行晾曬,以便長久儲(chu) 存。 正是豐(feng) 收時節,馬上跟隨記者到安徽黃山黟縣的西遞村,去看看那裏的曬秋有什麽(me) 獨特之處?

  總台央視記者 袁藝:金秋時節好“豐(feng) ”景,田間地頭話豐(feng) 收。大家好,我是袁藝,這裏是安徽黟縣的西遞村,青磚粉黛,這是典型的徽派建築,我們(men) 現在來到的胡大哥院子裏擺放的都是今年豐(feng) 收的農(nong) 作物,這是剛從(cong) 地裏采摘的紅辣椒,我們(men) 所在的西遞村,由於(yu) 地處丘陵山區氣候潮濕,在每年的9到11月份,這裏的村民就會(hui) 利用晴好天氣將收獲的農(nong) 作物進行晾曬以便保存,除了各家的房前屋後,還可以拿到村裏的廣場進行集中晾曬。

  村民從(cong) 四麵八方匯聚在牌樓廣場,西遞是一座千年古村,我身後的牌坊始建於(yu) 明代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曆史了,每當有重要活動就會(hui) 在這裏舉(ju) 行,今天大家用一場充滿儀(yi) 式感的曬秋來慶祝豐(feng) 收,我們(men) 來看看都有什麽(me) ?

  大家夥(huo) 不僅(jin) 要比誰的收成好,還要看誰家曬秋擺的造型有創意能吸睛成為(wei) C位,五顏六色的竹匾裏像是一個(ge) 個(ge) 調色盤,成為(wei) 了西遞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也賦予了曬秋更多的新意和魅力,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打卡。

(責編: 蘭周加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