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hui) 上宣布,為(wei) 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將推出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係列措施,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這些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第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的最低首付比;第三,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ge) 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wan) 億(yi) 元;引導商業(ye) 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約0.5個(ge) 百分點左右;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dong) 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和增持股票……細數這套金融政策“組合拳”,不難看出,中國人民銀行正通過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為(wei) 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宏觀政策是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此次推出的金融政策“組合拳”,充分發揮了貨幣政策對金融和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既符合市場期待,又實現精準調控,有利於(yu) 進一步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有利於(yu) 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促發展,將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提供更堅實的政策支撐。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yu)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社會(hui) 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均衡投放,從(cong) 而更好支撐經濟穩定增長。而降低政策利率,則有利於(yu) 帶動市場利率下行,讓企業(ye) 能夠從(cong) 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低成本的融資支持。這些措施將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使得很多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更容易從(cong) 銀行借錢,從(cong) 而有更充裕的資金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不僅(jin) 是這一次的“組合拳”,今年以來,我國一直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在2月、5月、7月先後三次實施了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貨幣政策的成效不斷顯現,融資成本處於(yu) 曆史低位。而此次降準政策實施後,我國銀行業(ye) 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大概是6.6%,與(yu) 國際上主要經濟體(ti) 的央行相比還有一定的空間。潘功勝也表示,在存款準備金率方麵,到年底之前還有三個(ge) 月時間,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情況,有可能進一步再下調0.25—0.5個(ge) 百分點。既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同時又為(wei) 未來留有餘(yu) 地,有力護航中國經濟平穩向前。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順應了市場對政策的期待,有利於(yu) 減輕購房者負擔。去年8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就曾推動商業(ye) 銀行有序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收到了較好效果。今年5月17日,全國房貸利率的政策下限放開之後,新發放貸款利率在市場報價(jia) 利率基礎上減點幅度擴大,利率水平大幅下降,再一次拉大了新老房貸的利差,廣大存量房業(ye) 主一直期盼能夠盡快享受到政策紅利。此次中國人民銀行擬指導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將惠及5000萬(wan) 戶家庭,1.5億(yi) 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約1500億(yi) 元左右。廣大購房者節省了購房開支,能夠把更多資金用在家庭消費上,有助於(yu) 促進擴大消費和投資,從(cong) 而緩解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推動中國經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在中國人民銀行曆史上還是第一次,旨在穩定股市、提振信心,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股市是宏觀經濟的風向標,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A股市場表現較為(wei) 疲弱,對於(yu) 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微觀主體(ti) 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形成挑戰。為(wei) 支持股市穩定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即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zhuan) 項再貸款,充分體(ti) 現了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增進宏觀政策協同。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為(wei) 5000億(yi) 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將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同時,此次創設的股票回購、增持專(zhuan) 項再貸款,也能夠激勵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dong) 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將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獨特的製度優(you) 勢和日趨成熟的宏觀調控能力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優(you) 勢。在24日的發布會(hui) 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yun) 澤和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吳清同時宣布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係列舉(ju) 措,三部門齊心協力,將為(wei)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金融血脈暢通,經濟才會(hui) 身強體(ti) 健。相信金融政策“組合拳”的持續發力,將會(hui) 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蓄積強勁動能,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馳而不息、行穩致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