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經濟大省挑大梁|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從“三張答卷”看河南經濟發展新成色

發布時間: 2024-09-26 22:54:00 來源: 新華社

  鄭州,龍湖之畔,一座建築麵積超8萬(wan) 平方米的中原科技城數智研發中心正拔地而起,將為(wei) 河南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引擎”。

  當前,河南正通過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持續推動經濟轉型、拓展消費空間、擴大對外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活力更旺,在新起點上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

  “創新答卷”:科技創新激發轉型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河南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69.6%、65.0%、54.1%。處於(yu) 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liang) 大國家戰略交匯點的河南,正以創新驅動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河南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人力資源充裕,是傳(chuan) 統的材料、裝備、食品工業(ye) 大省。麵對新形勢新要求,河南迫切需要構建一個(ge) 與(yu) 製造強省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破解製造業(ye) 結構“重”、創新“弱”、鏈條“短”問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從(cong) 2021年起,麵對“不成創新高地,就成發展窪地”的緊迫形勢,河南將“創新驅動、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置於(yu) 全省十大發展戰略之首,錨定發展方向,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河南成立省級科技創新委員會(hui) ,財政科技支出連續突破300億(yi) 元、400億(yi) 元大關(guan) 。創新體(ti) 係上,中原農(nong) 穀、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三足鼎立”,省實驗室等高層次創新平台多點開花。

  5月16日,中國農(nong) 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中原農(nong) 穀實驗室內(nei) 進行高粱樣品篩選。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河南省科學院前瞻布局了量子、智慧創智等16家研究所,牽頭組建墨子、黃淮等省實驗室和中原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與(yu) 骨幹企業(ye) 聯合啟動20餘(yu) 項“卡脖子”技術難題攻關(guan) ……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程度不斷加深。

  不久前召開的2024世界製造業(ye) 大會(hui) 上,河南24家企業(ye) 上榜“2024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近年來,河南把製造業(ye) 作為(wei) 主攻方向,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戰略,助推產(chan) 業(ye) 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含新量更足。河南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近3年分別年均增長10.8%、14.6%。3年來,河南引導規上工業(ye) 企業(ye) 與(yu) 高校共建1503家研發中心;41家省產(chan) 業(ye) 研究院啟動重大技術攻關(guan) 項目319個(ge) ;建設50家省中試基地,累計轉化科技成果391項。

  “當前,河南努力把科技創新這一‘關(guan) 鍵變量’,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壯大。”河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消費答卷”:優(you) 化供給拓展增長新空間

  在位於(yu) 鄭州的“隻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21座劇場分布其中,借助“聲、光、電、畫”等高度集成化與(yu) 智能數字係統,景區創新文旅消費新場景,讓遊客在欣賞話劇的同時,感受“移步易景、轉眼千年”,沉浸式體(ti) 驗厚重的中原文化與(yu) 燦爛的華夏文明。

  去年觀劇人數1200萬(wan) 人次,超七成來自省外,“85後”客群占比超八成;今年上半年,客流量接近1000萬(wan) ……憑借亮眼的數據,這個(ge) 景區成為(wei) 全國文旅市場的一匹黑馬。

  近年來,河南立足豐(feng) 厚的文化資源,通過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科技賦能,發展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產(chan) 品,不斷提升文化供給水平,為(wei) 國內(nei) 外遊客提供多樣態的文旅消費新體(ti) 驗。

  從(cong) 考古盲盒到種子冰箱貼,從(cong) 玉佩棒棒糖到文物修複套裝,近年來,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創類新產(chan) 品屢出爆款,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截至目前,其文創產(chan) 品已超過2000款,涵蓋了玩具、文具、糕點、樂(le) 器、服飾等多個(ge) 品類,合作企業(ye) 200多家,2023年銷售額達4000多萬(wan) 元。

  2023年2月28日,遊客在洛陽市洛邑古城遊玩。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成立近30年的胖東(dong) 來商超,近年來憑借趕超景區的火爆人氣頻頻出圈,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紛至遝來,被一些網友稱為(wei) “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選材良心”“貨真價(jia) 實”“對消費者極度貼心”是胖東(dong) 來商超變“景點”的流量密碼。

  高品質的供給激發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更高質量的供給。今年1-8月份,河南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7451.96億(yi) 元,同比增長5.7%。蜜雪冰城、鍋圈食匯、巴奴火鍋……一批消費領域的龍頭企業(ye) 不斷打造新亮點、新場景、新業(ye) 態,為(wei) 拓展國內(nei) 大市場的活力與(yu) 潛力持續注入新動能。

  “開放答卷”:樞紐建設暢通循環新通道

  伴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長鳴,一列滿載260餘(yu) 台比亞(ya) 迪商品車的列車,從(cong) 新建鄭州國際陸港鐵路作業(ye) 場站緩緩駛出,隨後將經甘肅蘭(lan) 州等地,出口至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依托鄭州國際陸港的物流便利優(you) 勢,更多“河南造”的比亞(ya) 迪汽車正在走向世界。

  西融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東(dong) 聯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南聯長江經濟帶……地處眾(zhong) 多經濟帶交匯處的河南,正緊抓新機遇,不斷推動交通區位優(you) 勢向樞紐經濟優(you) 勢轉變,積極打造橫貫東(dong) 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內(nei) 對外經濟新走廊。

  在周口中心港碼頭,多位船老大直言,無論是建設規模還是配套設施,周口中心港都令人稱道。吸引他們(men) 來周口“闖碼頭”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運輸需求。

  以周口港、淮濱港為(wei) 代表的內(nei) 河航運加快融入“絲(si) 路海運”;建成“米”字形高鐵網並實現“市市通高鐵”;鄭州機場形成橫跨歐美亞(ya) 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ti) 的國際樞紐航線網絡;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8300公裏……目前,河南已形成空港、陸港、公路港、水港、口岸銜接融合的多式聯運大格局,為(wei) 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的通道保障。

  4月25日拍攝的鄭州航空港區比亞(ya) 迪總裝工廠新能源汽車“宋Pro”生產(chan) 線。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立足完備的立體(ti) 交通網絡,河南以物流聚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擴大對外開放。鄭州航空港區依托“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培育了以富士康、超聚變為(wei) 頭雁的萬(wan) 億(yi) 級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智能終端、新能源、服務器等3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還發展了生物醫藥、半導體(ti) 、航空物流等一批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中原的零食茶葉、東(dong) 北的工程機械、珠三角地區的家電機械……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搭乘中歐班列(鄭州)走出國門。乘著中部地區崛起的東(dong) 風,不沿邊、不靠海的河南,正加速擁抱世界,從(cong) “內(nei) 陸腹地”奮力邁向“開放高地”。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