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磅礴力量——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呈現新麵貌

發布時間: 2024-09-27 08:41:00 來源: 國家民委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ti) 中華民族的曆史。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共同書(shu) 寫(xie) 了悠久的曆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wei) 大的民族精神。

  “各族人民親(qin) 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2019年,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如是強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wei) 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dang) 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

  領航定向,行穩致遠。黨(dang) 的二十大以來,全國各族人民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新征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呈現嶄新麵貌,進一步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磅礴力量。

  思想之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擘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宏偉(wei) 藍圖

  萬(wan) 山磅礴有主峰。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和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展現出越來越光明的前景,歸根結底在於(yu) 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為(wei) 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掌舵領航,根本在於(yu) 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同年9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思想基礎”。

  10年來,從(cong) 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cong) 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次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同各族群眾(zhong) 麵對麵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理論不斷深化——

  2017年10月,黨(dang) 的十九大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寫(xie) 入黨(dang) 章;

  2018年3月,“中華民族”首次寫(xie) 入我國《憲法》;

  2023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明確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2024年7月,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鮮明提出“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製度機製”。

  理論所指,行之所向。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一個(ge) 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大原創性論斷,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鞏固和拓展了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指明了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命運共同體(ti)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民族隻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五十六個(ge) 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

  ……

  字字千鈞、振聾發聵,思想的火炬照亮中華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從(cong) 各民族勠力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民族地區3121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風雨同舟戰勝新冠疫情、甘肅積石山地震等一次次災難考驗,再到眾(zhong) 誌成城成功舉(ju) 辦北京冬奧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等重大活動……在共克時艱、共創榮光中,各民族心靠得更緊、情融得更深,團結奮進的決(jue) 心和信心更加強大。

  理論源於(yu) 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理論探索與(yu) 實踐,正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絕佳案例。

  2023年2月,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chuan) 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共同印發意見,對建立和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理論研究體(ti) 係作出部署,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5月14日,《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工程推進會(hui) 在京召開。民族畫報社滕俊 胡琪攝

  整合資源、完善機製,建立“定榜揭榜”“掛帥攻關(guan) ”、定向委托等選題申報機製;優(you) 化學科設置,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學科建設;編纂《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重點工程……一係列舉(ju) 措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重大基礎性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從(cong)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高度掌握曆史敘述權和話語權,為(wei)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提供不竭的理論源泉和思想動力。

  2024年2月,由國家民委組織編寫(xie) 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概論》教材正式在全國出版發行。作為(wei) 第一部全麵係統闡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統編教材,《概論》教材立足中華民族整體(ti) 視角,以斷代史為(wei) 經線,以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為(wei) 緯線,緊扣不同時段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發展脈絡,發行僅(jin) 半年時間即覆蓋近千所高校,更成為(wei) 廣受喜愛的幹部培訓和社會(hui) 教育讀本。

  實踐之路——推動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

  2021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一個(ge) 民族也不能少。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隻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一個(ge) 民族也不能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踐行的。


在湘西十八洞村,講解員施豔琴為(wei) 遊客們(men) 講解十八洞村的故事(2023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看望苗族貧困村民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我這次到湘西來,主要是看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同大家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眾(zhong) 生活還很艱苦,感到責任重大。”正是在這次考察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不僅(jin) 開啟了苗鄉(xiang) 巨變,更引領全國脫貧攻堅事業(ye) 進入全新曆史階段。

  2020年11月,中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曆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5月1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展廳裏,講解員為(wei) 遊客帶來公益講解。韋穎琛攝

  2021年4月,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現在全中國56個(ge) 民族都脫貧了,兌(dui) 現了我們(men) 的莊嚴(yan) 承諾。但我們(men) 還不能停步,接下來要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邁進,一個(ge) 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長征!”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說:“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更好的日子”,體(ti) 現在頂層設計中,是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落實到日常生活裏,是一日三餐的柴米油鹽、社區學校的琅琅書(shu) 聲、開在家門口的老年食堂、拎包就能入住的長租公寓……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而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的經濟基礎和本質要求。在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共同走向現代化的實踐路上,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意義(yi) ,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yi) ,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yi) 。

  今年7月以來,由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組織的“鑄牢共同體(ti) 中華一家親(qin) ”中央媒體(ti) 采訪團,走進內(nei) 蒙古、廣西、寧夏、西藏、新疆,探訪民族地區的新發展新麵貌。

  從(cong) 塞北草原到八桂大地,從(cong) 塞上江南到雪域高原,一個(ge) 個(ge) 美麗(li) 的村寨,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一項項寶貴的非遺,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在記者們(men) 的鏡頭中和文字裏,大好河山與(yu) 豐(feng) 饒物產(chan) 、經濟騰飛與(yu) 文化繁榮的景象,匯聚成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yan) 感、榮譽感與(yu) 日俱增。

  “黑龍江是一片美好的土地。”2024年6月,在國家民委聯合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的“民營企業(ye) 進邊疆·龍江行”大會(hui) 上,一批民營企業(ye) 走進黑龍江,尋找投資興(xing) 業(ye) 的機會(hui) 。最終,大會(hui) 達成簽約項目99個(ge) ,簽約金額391.8億(yi) 元。一股創新創業(ye) 的活水,湧動在白山黑水間。

  日前召開的全國民委係統對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會(hui) 議上提及,5年來,國家民委和對口支援省市民族工作部門幫助培訓西藏、新疆幹部人才約5300人次,組織開展西藏、新疆民族工作部門幹部學習(xi) 交流活動約7500人次,推動幹部雙向交流1900餘(yu) 人,為(wei) 兩(liang) 地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日光城拉薩,一所“北京中學”讓高海拔農(nong) 牧區孩子們(men) 夢想的種子生出新芽;藏西阿裏,71歲幾近失明的紮珍老人在陝西省援藏醫生的診療下,重獲光明與(yu) 希望;珠峰腳下,日喀則白朗縣溫室大棚讓當地群眾(zhong) 吃上了新鮮蔬菜……

  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一些邊疆民族地區。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以“融”為(wei) 導向,從(cong) 實行轉移支付、對口支援、西部大開發,到設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推進興(xing) 邊富民行動、開展“民營企業(ye) 進邊疆”行動、和美村寨建設……近年來,伴隨一項項扶持政策和資金項目落地生根,民族地區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地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增強。

  團結之力——推動中華民族成為(wei) 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團結奮鬥

  民族團結重在交心。2015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基層民族團結優(you) 秀代表時強調,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正是各族群眾(zhong) 彼此加深理解、增進親(qin) 情的交心過程。

  2021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廣大的民族地區和眾(zhong) 多的民族,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基於(yu) 的國情特色。隻有引領各民族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以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才能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手挽手,中華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

  金秋九月,位於(yu) 北京西單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體(ti) 驗館遊人如織。聽歌賞舞、體(ti) 驗非遺技藝……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景觀“濃縮”在有著600多年曆史的蒙藏學校舊址內(nei) ,讓人們(men) 在一館之內(nei) 就能飽覽中華家園之美。

  沿著長安街繼續西行約一公裏,民族文化宮內(n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文物古籍展吸引著八方來客。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廳,1500餘(yu) 件文物與(yu) 古籍穿越千年時光,見證中華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發展壯大的曆史脈絡與(yu)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賡續前行的生命力。

  “我想用新生代年輕的視角,把古老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現出來。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傳(chuan) 統的、民族的,也可以是很潮的選擇。”在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分論壇上,來自浙江寧波北侖(lun) 區中學的“網紅”音樂(le) 教師陳嘉瑋即興(xing) 演唱了一曲傳(chuan) 統藏族音樂(le) 。作為(wei) 一名“95後”漢族姑娘,她給自己起了一個(ge) 好聽的藏族名字“措香”。


8月9日,首檔民族音樂(le) 交流特別節目《樂(le) 在其中》音樂(le) 盛典正式開播,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場別開生麵的民族音樂(le) 盛宴。

  由國家民委策劃指導的《樂(le) 在其中》民族音樂(le) 交流特別節目同樣在今年暑期掀起了“最炫民族風”。不同風格的民族樂(le) 器與(yu) 唱腔演繹出中華文化的絢爛多彩與(yu)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詩情畫意。

  “這次活動,讓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56個(ge) 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參加“京蒙手拉手 中華一家親(qin) ”各族青少年暑期實踐交流營活動後,來自內(nei) 蒙古的小學生金熙晨說。

  “遠方客人到景寧,山笑水笑人歡唱……”今年9月,“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走進景寧佘族自治縣,佘鄉(xiang) 古城非遺文化巡遊熱鬧非凡,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為(wei) 推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

  一件件文物、一項項文藝展示、一場場主題活動……將概念轉化為(wei) 實體(ti) ,將思想轉化為(wei) 行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走進和美村寨,抵達邊境國門,深入千家萬(wan) 戶。

  近年來,國家民委、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最新精神,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完善相關(guan) 配套機製,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與(yu) 創建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深度融合。“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計劃”“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等項目綿綿用力,促進各族群眾(zhong) 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如今在中華大地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主線正越來越深度融入人民生活,成為(wei) 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共同心聲、一致行動。


卓嘎(左)、央宗姐妹倆(lia) 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西藏玉麥鄉(xiang) 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幾十年如一日,以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著祖國邊境數千平方公裏國土,書(shu) 寫(xie) 著“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家國情懷;在海拔4655米、“連鷹都飛不過”的詹娘舍哨所,達吉、次仁曲珍和普赤三位藏族阿媽,幾十年風雪無阻,義(yi) 務為(wei) 邊防戰士背菜上山……這是膾炙人口的“老故事”。

  新疆柯爾克孜族大叔阿布都加帕爾·猛德幫助自駕遊客,在拒收報酬時自豪地亮出黨(dang) 員徽章;一心戍邊的塔吉克族“雄鷹”拉齊尼·巴依卡勇救落入冰窟的兒(er) 童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新疆維吾爾族兄弟為(wei) 受傷(shang) 江蘇司機免費代駕八天八夜千裏奔走……這是爭(zheng) 相傳(chuan) 頌的“新故事”。

  自1988年國務院首次隆重召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至今,這一專(zhuan) 項模範表彰已逐步被納入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製度體(ti) 係,七次大會(hui) 累計表彰逾9400個(ge) 模範集體(ti) 和個(ge) 人。

  作為(wei) 一項頂層設計和製度性安排,模範表彰鮮明體(ti) 現了黨(dang) 的意誌、人民意誌、國家意誌。今年,這一模範表彰首次以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名義(yi) 開展,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高度重視與(yu) 親(qin) 切關(guan) 懷,充分體(ti) 現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立意高遠與(yu) 宏闊深邃,對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現安放於(yu) 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內(nei) 的民族團結誓詞碑。雲(yun) 南日報社記者陳飛/攝

  今年9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後代回信說:“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五十六個(ge) 民族就是相親(qin) 相愛的一家人。希望你們(men) 發揚先輩光榮傳(chuan) 統,更好續寫(xie) 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chuan) 。各族人民都要把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牢記心間、融入血液,共守祖國疆土、共建美好家園,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

  山以險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湧成其壯闊。正是一個(ge) 個(ge) 平凡而偉(wei) 大的人物,一代代中國人精神的傳(chuan) 承,如一麵麵鏡子,照見了不同時代各民族的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照見了中華兒(er) 女團結凝聚、踔厲奮發的昂揚姿態,照見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向心力與(yu) 感召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不久,我們(men) 將迎來新中國75周年華誕。站在新的起點上,讓我們(men) 56個(ge) 民族、14億(yi) 中華兒(er) 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奮鬥!前進!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