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個(ge)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和368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受到表彰!
9月27日上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舉(ju) 行。以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名義(yi) 開展這一表彰,這在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是第一次。
受到表彰的模範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y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實績突出,評選表彰旨在引領各族人民堅定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高度認同,團結奮進新征程、積極建功新時代。
他們(men) ,有紮根戈壁荒漠為(wei) 國戍邊的牧民,有堅守長城腳下向海內(nei) 外遊客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故事的宣講員,有響應國家號召奔赴邊疆學校播撒民族團結“種子”的支教服務隊……
一心向黨(dang) ,團結奮鬥。
這是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的生動縮影——
回望來路,1988年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已召開7次,共表彰了9400多個(ge) 模範集體(ti) 和模範個(ge) 人。從(cong) “山海情深”的寧夏閩寧鎮,到續寫(xie) “齊心協力建包鋼”新篇的包鋼黨(dang) 委,再到長年牧守邊疆的卓嘎、央宗姐妹……一段段感人故事,定格民族團結進步的溫暖瞬間。
以更大的時間維度看,新中國成立75年來,獨龍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群眾(zhong) “一步跨千年”擺脫貧困,各民族共同實現全麵小康。天翻地覆的變化,靠的正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各族人民攜手同心、團結奮進。
新時代,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主線,中華民族成為(wei) 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ti)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
2022年7月6日,雲(yun) 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班利村的小演員為(wei) 遊客表演。新華社記者江文耀 攝
看,文化創新交融,展現新氣象——
觸摸“花瓣牆”、敲擊“同心鼓”,沉浸式感悟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形成曆史……這個(ge) 中秋節,不少遊客走進北京民族文化宮,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文物古籍展中領略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ti) 。
為(wei) 遊客帶來生動講解的,是一支青春洋溢的兼職講解團隊。他們(men) 將百萬(wan) 餘(yu) 字的講解詞了熟於(yu) 心,對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曆史如數家珍,讓文物古籍走下高閣、煥發時代光彩。
如今,文物古籍跨越千年“上新”展覽、600多歲的蒙藏學校舊址“變身”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體(ti) 驗館,各民族美美與(yu) 共的畫卷徐徐鋪展,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可觸可及。
2023年8月2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文物古籍展”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宮。新華社記者王明玉 攝
看,社會(hui) 互嵌共融,形成新格局——
上海靜安區,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區;新疆巴楚縣,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兩(liang) 地相隔萬(wan) 裏,卻有著割舍不斷的“山海情”。
城市白領赴巴楚縣精準幫扶、各族少年兒(er) 童到滬學習(xi) 交流……上海靜安區白領驛家兩(liang) 新組織促進中心以援疆扶貧工作為(wei) 引領,為(wei) 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入青春力量。
近年來,突出增進共同性的方向,以“互嵌”為(wei) 導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項計劃”深入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佳話不勝枚舉(ju) 。
看,經濟共富共享,匯聚新力量——
尼洋河畔,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熱鬧非凡。春天裏,漫山遍野的桃樹下,村民牽馬唱歌,遊客打卡拍照……
桃樹變“寶樹”,走出“桃花經濟”芳香路!這個(ge) 漢、藏、珞巴等多民族群眾(zhong) 聚居的村莊,每年接待遊客近15萬(wan) 人次,各族群眾(zhong) 生活越發紅火。
2012年以來,741億(yi) 元中央財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落實落地,支持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等項目2.4萬(wan) 多個(ge) 。各地發展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各族兒(er) 女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一起跑出“加速度”,跑向未來。
2024年3月31日,遊客在西藏林芝嘎拉村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看,精神一脈相承,續寫(xie) 新篇章——
浙江嘉興(xing) ,56個(ge) 民族的朋友遠道而來。去年9月,2023年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成員相聚南湖湖畔,共享偉(wei) 大祖國榮光。
望著南湖上的紅船,曾因幫助遊客脫困、亮出黨(dang) 徽拒絕報酬而走紅網絡,柯爾克孜族“黨(dang) 徽大叔”阿布都加帕爾·猛德十分感慨:“黨(dang) 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讓牧民生活越來越好,今後我要更好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與(yu) 各族群眾(zhong) 齊心協力,為(wei) 實現中國夢團結奮鬥。”
希望的田野、美麗(li) 的村寨、幸福的歡歌,各族群眾(zhong) 在“雙向奔赴”中結下深厚情誼,傳(chuan) 遞和諧、幸福與(yu) 喜悅。
五十六個(ge) 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向著明天,各族兒(er) 女相親(qin) 相愛如一家,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將更加絢爛綻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